电路板夹持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3740666 阅读:101 留言:0更新日期:2012-04-11 18:40
一种电路板夹持装置应用在相互间隔堆栈的至少二个电路板中,且二个电路板是以多个间隔柱予以间隔固定,该电路板夹持装置包括固定件、压制件及迫紧件,该固定件立设在其一电路板上、且对应邻近于该间隔柱,该压制件压制该间隔柱并可设置在该固定件上,该迫紧件设置在该压制件上并与该压制件结合;因此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的电路板夹持装置,能够保证至少二个电路板稳固地相互堆栈与确实结合,由于固定件及压制件采用了绝缘材料,可防止电路板或其零件因间隔固定组件的接触造成短路,同时具有易于组装、方便拆卸的特点。(*该技术在2014年保护过期,可自由使用*)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技术是关于一种夹持装置,特别是关于一种用于夹持至少二个电路板的电路板夹持装置
技术介绍
为提高电子装置(例如计算机)处理效能,电子装置的主板经常会增设许多的功能电路,这些功能电路可能与该主板共同布线(Layout),或者在另一块独立电路板上布线。对于用另一块独立电路板增加处理效率,一般是在主板上设置多个间隔柱,借由多个间隔柱共同承载、固定该电路板,该电路板通过间隔柱叠置在该主板上。然而,一般为了达到易于拆装及节省成本的目的,往往使用塑料材质的间隔柱,使得间隔柱的强度不足,无法使外加的电路板稳固地叠置在主板上。若改用金属材质的间隔柱作为间隔固定组件,则因金属材质的间隔柱很容易和电路板及主板上高密度配置的零件接触导致短路,因此一般不会采用金属材质的间隔柱。再者,在高密度配置零件的电路板拆装过程中,若仅用间隔柱作为间隔固定组件,除了该间隔柱的体积甚小不便于拆装外,在有限空间下,手指很容易碰触电路板上的零件,进而因静电现象造成零件的损毁。同时,在高密度配置零件的主板中可供设置间隔柱的空间也十分有限,通常无法设置直径较大的间隔柱,只有使用直径较小的间隔柱。因此,仅用间隔柱作为间隔固定组件,并无法提供稳固、高强度的固定,位在上层的电路析容易产生晃动。因此,如何提供一种夹持至少二个电路板的夹持装置,使二个电路板能够稳固地相互堆栈并确实结合,防止电路板或其零件因间隔固定组件的接触造成短路,并提供较为简易的拆装设计,是目前亟待解决的课题。
技术实现思路
为了解决上述现有技术的缺点,本技术的主要目的在于提供一种电路板夹持装置,使至少二个电路板能够稳固地相互堆栈与确实结合。本技术的另一目的在于提供一种电路板夹持装置,防止电路板或其零件因间隔固定组件的接触造成短路。本技术的再一目的在于提供一种易于组装、拆卸的电路板夹持装置。为达到上述及其它目的,本技术提供一种电路板夹持装置。该电路板夹持装置应用在相互间隔堆栈的至少二个电路板中,且二个电路板是使用多个间隔柱间隔、固定,该电路板夹持装置包括固定件,立设在其一电路板上且对应邻近于该间隔柱,该固定件顶端具有第一结合部;压制件,压制该间隔柱并可设置在该固定件上,且具有一贯孔;以及迫紧件,设置在该压制件上,其底端具有可穿过该贯孔、与该第一结合部相互结合的第二结合部。借该压制件对该间隔柱的压制,可使二个电路板得以稳固地相互堆栈与确实结合上述该第一结合部与该第二结合部分别是可相互配合的第一螺纹与第二螺纹。较佳的选择是该第一螺纹是内螺纹,第二螺纹是外螺纹。该固定件是一柱体,第一结合部位于其顶端中央。该固定件最好是由一绝缘管体中套设一螺帽组成。且该固定件两侧具有相互平行的切面,可在安装该固定件时提供握持。该压制件具有一侧向延伸的压制部,可借该压制部压制该间隔柱。该压制部底面最好具有至少一凹槽,可供定位套接该间隔柱。该迫紧件的第二结合部与该压制件底面之间套设一扣环,防止该迫紧件与该压制件相互分离,该迫紧件具有一缩小段供套设该扣环。另外,该迫紧件具有一位于压制件上的操作部,且该操作部外表面具有例如压花结构的粗糙面。该迫紧件最好是一带头螺栓,且借由套设该套环该。再者,该固定件及该压制件均为绝缘体,借由该绝缘的固定件邻近设置在间隔柱一侧,以及利用该绝缘的压制部覆盖并压制该间隔柱的顶端,可防止电路板或其零件因间隔固定组件接触造成短路。因此本技术的电路板夹持装置,能够保证至少二个电路板稳固地相互堆栈与确实结合,由于固定件及压制件采用了绝缘材料,可防止电路板或其零件因间隔固定组件的接触造成短路,同时具有易于组装、方便拆卸的特点。附图说明图1是本技术电路板夹持装置的大部分解示意图;图2是本技术电路板夹持装置的局部分解示意图;图3是本技术电路板夹持装置的应用例示意图;以及图4是本技术电路板夹持装置的另一应用例示意图。具体实施方式实施例以下实施例进一步说明本技术的技术手段,并非用于限制本技术的范畴。请参阅图1及图2,本技术的电路板夹持装置1包括压制件11、固定件13以及迫紧件15。在本实施例中,该压制件10及固定件11均例如是塑料材质的绝缘体,该迫紧件则例如是金属材质的螺栓,最好是一带头螺栓。该压制件11具有供穿设迫紧件15的贯孔115,其顶部设有一侧向延伸的压制部111,且该压制部111底面具有至少一凹槽113。该固定件13的顶端中央具有一第一结合部131,且该固定件13两侧具有相互平行的切面133,在安装该固定件13时提供握持。在本实施例中是以说明该内螺纹的第一结合部131为主,在实际制作上,该固定件13可由一例如塑料材质的绝缘管体中套设一金属材质的螺帽组成,借此可提供较佳的结合强度以及防止例如采用塑料材质的第一结合部131因经常操作出现损坏(如崩牙)。该迫紧件15是设置在该压制件11上,其底端具有可穿过该贯孔115、且与该第一结合部131相互结合的第二结合部151,顶端则具有一操作部153,介于该操作部153与该第二结合部151之间则具有一缩小段155。在本实施例中,该第二结合部151例如是一外螺纹,该操作部153的外圆表面则具有例如压花结构的粗糙面,该缩小段155的高度是以约略相等于该第二结合部151加上该贯孔115两者的总高度为佳。另外,该迫紧件15的第二结合部151贯穿该压制件11的贯孔115后,是借由一例如C型扣环的扣环17套设在该缩小段155。由于该扣环17的内径约等于该缩小段155的外径,且该扣环17的外径还大于该贯孔115,因此可用于防止该迫紧件15与该压制件11相互分离;并且可将该迫紧件15的活动距离限制在缩小段155位于该贯孔115中的上、下距离,其活动距离仅约等于该第二结合部151的高度。虽上述第一结合部131与该第二结合部151是分别以内螺纹与外螺纹为例,应了解的是,该第一结合部131与该第二结合部151是以提供相互结合的作用为主,纵使将第一结合部131设为内螺纹以及将该第二结合部151设为外螺纹,也可提供相同的旋锁结合作用。因此,该第一结合部131与该第二结合部151除了可例如是相配合的第一螺纹与第二螺纹以外,凡是提供结合作用的设计均应涵盖于本技术。图3是本技术电路板夹持装置的应用例示意图。如图所示,本技术的电路板夹持装置1可应用在相互间隔堆栈的第一电路板2及第二电路板3中,且第一电路板2与第二电路板3之间是用多个间隔柱4间隔、固定的,其中该第一电路板2例如是主板,该第二电路板3例如是提高该主板功能的功能电路板。该间隔柱4是顶端具有螺孔41、底端具有螺杆43的结构,且一般具有多种高度规格,例如可视第一电路板2上若干零件设置高度,选择使用适当高度规格的间隔柱4。多个间隔柱4是设置在第一电路板2与第二电路板3之间的角落或其它适当处,以及设置在上层的第二电路板3上,借以共同承载并固定该第一电路板2及该第二电路板3。安装上例如是先将一间隔柱4依其螺柱43锁固在第一电路板2预设的穿孔(搭配底面另设的螺帽或预植的一金属制螺纹套管),再在其上叠置该第二电路板3后,利用一高度规格最小的间隔柱4充当螺栓,依其螺柱43由该第二电路板4上预设的穿孔锁固至下层间隔柱的螺孔41,进而完成安装。由于间隔柱4的结构设计与安装方式均为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一种电路板夹持装置,应用在相互间隔堆栈的至少二个电路板中,且二个电路板是以多个间隔柱间隔、固定的,其特征在于,该电路板夹持装置包括:    固定件,立设在其一电路板上且对应邻近于该间隔柱,该固定件顶端具有第一结合部;    压制件,压制该间隔柱并可设置在该固定件上,且具有一贯孔;以及    迫紧件,设置在该压制件上,其底端具有可穿过该贯孔、与该第一结合部相互结合的第二结合部。

【技术特征摘要】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张显德
申请(专利权)人:英业达股份有限公司
类型:实用新型
国别省市:71[中国|台湾]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
相关领域技术
  • 暂无相关专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