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池顶盖不良品拆解工装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37405771 阅读:20 留言:0更新日期:2023-04-30 09:32
本发明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电池顶盖不良品拆解工装,包括下模组及上模组,下模组的下合模面处对应于电池顶盖的第一极柱组件的位置处形成有相适配的第一凹槽、对应于电池顶盖的第二极柱组件的位置处形成有相适配的第二凹槽,上模组的上合模面处对应于第一凹槽的位置处形成有第一冲头、对应于所述第二凹槽的位置处形成有第二冲头,所述第一冲头及第二冲头用于将第一极柱组件和第二极柱组件分别冲入所述第一凹槽和第二凹槽,使得所述第一极柱组件及与其层叠在一起的对应部分、所述第二极柱组件及与其层叠在一起的对应部分均脱离电池顶盖。本发明专利技术所述的电池顶盖不良品拆解工装能够对电池顶盖不良品进行拆解。顶盖不良品进行拆解。顶盖不良品进行拆解。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电池顶盖不良品拆解工装


[0001]本专利技术涉及电池顶盖不良品拆解领域,特别涉及一种电池顶盖不良品拆解工装。

技术介绍

[0002]请参阅图1,电池顶盖100包括形成有第一极柱安装孔111、第二极柱安装孔112的盖板110、焊接安装于所述第一极柱安装孔111处的第一极柱组件120、焊接安装于所述第二极柱安装孔112处的第二极柱组件130、设置于盖板110背面的绝缘板140、第一连接件150和第二连接件160,所述绝缘板140对应于所述第一极柱组件120的位置处形成有第一穿孔141,对应于所述第二极柱组件130的位置处形成有第二穿孔142,所述第一连接件150的连接凸柱151透过所述第一穿孔141与所述第一极柱组件120焊接而成,所述第二连接件160的连接凸柱161透过所述第二穿孔142与所述第二极柱组件130焊接而成。第一极柱组件120和第二极柱组件130分别为正极柱组件和负极柱组件,第一连接件150和第二连接件160分别为与所述正极柱组件焊接的正极连接件和负极连接件。所述盖板110通常由铝制成,绝缘板140通常采用塑料制成,所述绝缘板140与所述盖板110通常采用注塑连接在一起。所述正极柱组件通常采用铝极柱和塑料包胶件组成,负极柱组件通常采用铜铝复合极柱和塑料包胶件组成,正极连接件为铝连接件,负极连接件为铜连接件。电池顶盖100若加工不良形成不良品时,通常情况是直接将电池顶盖100作为整体进行回收售卖等,由于电池顶盖100由铜、铝、塑料等多种材料组装成一体,整体回收利用率极低,而铜、铝、塑料的价格各不相同,若一并回收售卖,则无疑是当作废品出售,极大的降低了自身价值。因此,迫切需要研发一种能够将极柱组件、盖板、连接件进行拆解的电池顶盖不良品拆解工装。

技术实现思路

[0003]针对上述现有技术的不足,本专利技术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提供一种能够对电池顶盖不良品进行拆解的电池顶盖不良品拆解工装。
[0004]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专利技术采用的一个技术方案是:提供一种电池顶盖不良品拆解工装,包括:
[0005]下模组,其下合模面处对应于电池顶盖的第一极柱组件的位置处形成有相适配的第一凹槽、对应于电池顶盖的第二极柱组件的位置处形成有相适配的第二凹槽;以及
[0006]上模组,其上合模面处对应于第一凹槽的位置处形成有第一冲头、对应于所述第二凹槽的位置处形成有第二冲头;所述第一冲头及第二冲头用于将第一极柱组件和第二极柱组件分别冲入所述第一凹槽和第二凹槽,使得所述第一极柱组件及与其层叠在一起的对应部分、所述第二极柱组件及与其层叠在一起的对应部分均脱离电池顶盖。
[0007]其中,在水平投影面上,所述第一凹槽位于所述第一极柱组件与电池顶盖之间的第一环形焊缝之内或与所述第一环形焊缝重合,所述第二凹槽位于所述第二极柱组件与电池顶盖之间的第二环形焊缝之内或与所述第二环形焊缝重合。
[0008]其中,所述第一凹槽及第二凹槽的深度大于所述第一极柱组件及第二极柱组件凸
出于电池顶盖的距离;当电池顶盖置于所述下合模面时,所述第一极柱组件及第二极柱组件的凸出部分分别置于所述第一凹槽及第二凹槽中定位;当冲压所述第一极柱组件及第二极柱组件时,所述第一冲头及第二冲头将所述第一极柱组件及第二极柱组件分别冲入所述第一凹槽及第二凹槽的槽底面,使得所述第一极柱组件及与其层叠在一起的对应部分、所述第二极柱组件及与其层叠在一起的对应部分均脱离电池顶盖。
[0009]其中,所述第一冲头及第二冲头均包括一级冲头以及与所述一级冲头同轴设置的二级冲头,所述二级冲头的横截面面积小于所述一级冲头的横截面面积,且所述二级冲头在合模状态下时凸出于所述一级冲头的下端面;所述第一凹槽及第二凹槽均具有与所述一级冲头相适配的一级凹槽以及与所述二级冲头相适配的二级凹槽;所述一级凹槽的形状与对应的极柱组件形状相适配,所述二级凹槽自所述一级凹槽的槽底面向远离上模组的方向凹设而成;当电池顶盖置于所述下合模面时,所述第一极柱组件及第二极柱组件的凸出部分分别置于两一级凹槽中定位;
[0010]当冲压所述第一极柱组件及第二极柱组件时,两一级冲头将两极柱组件分别冲入两一级凹槽中,使得第一极柱组件、与第一极柱组件层叠在一起的第一连接件对应部分、绝缘板对应部分以及盖板对应部分均脱离所述电池顶盖,使得第二极柱组件、与第二极柱组件层叠在一起的第二连接件对应部分、绝缘板对应部分以及盖板对应部分均脱离所述电池顶盖;两二级冲头将两极柱组件中位于第三环形焊缝中的部分分别冲入两二级凹槽中,使得两极柱组件与对应的连接件的连接凸柱相互脱离;其中,两极柱组件与两连接件的连接凸柱周缘焊接以形成所述第三环形焊缝。
[0011]其中,所述上模组包括上模脱料结构,所述上模脱料结构包括上固定座以及浮动安装于所述上固定座上方的浮动座,所述浮动座与所述上固定座之间形成有浮动弹簧;所述上固定座上沿开合模方向开设有浮动安装孔,所述浮动安装孔内设有一浮动安装柱,所述浮动座上对应于所述浮动安装柱的位置处形成有与所述浮动安装柱滑动配合的滑配孔,所述浮动安装柱远离所述浮动安装孔的一端具有防止所述浮动座脱离所述上固定座的抵持部;
[0012]所述上固定座面向所述下模组的一面形成所述上合模面,所述上合模面上对应于所述第一冲头及第二冲头的位置处形成有第一镶槽及第二镶槽,所述第一冲头及第二冲头的一级冲头分别固定于所述第一镶槽及第二镶槽内;所述第一镶槽与上固定座同轴贯通形成有供第一冲头的二级冲头向下冲出的第一滑孔,所述第二镶槽与上固定座同轴贯通形成有供第二冲头的二级冲头向下冲出的第二滑孔;两所述二级冲头的上端与所述浮动座固定连接,下端分别穿设于所述第一滑孔和第二滑孔中;在所述浮动座未抵于所述上固定座上时,两所述二级冲头的下端面位于对应的滑孔中,在所述浮动座抵于所述上固定座上时,两所述二级冲头的下端面冲出对应滑孔以凸出于所述一级冲头的下端面。
[0013]其中,所述滑配孔具有靠近所述上固定座方向的小直径段以及远离所述上固定座方向的大直径段,所述小直径段的孔径大于所述浮动安装孔的孔径;所述浮动安装柱包括活动穿设于所述小直径段中的套筒以及螺接于所述套筒和浮动安装孔中的螺柱,所述抵持部为所述套筒上远离所述上固定座的一端向外延伸而形成的抵环,所述抵环的一面与所述大直径段与小直径之间的台阶面相抵,所述抵环的另一面与所述螺柱的螺柱头相抵。
[0014]其中,所述浮动座与所述上固定座之间还设置有若干导向柱。
[0015]其中,所述下模组包括下模脱料结构以及设于所述下模脱料结构上端的凹模板,所述凹模板上朝向所述上模组的一面形成所述下合模面,所述第一凹槽及第二凹槽均形成于所述凹模板上,且所述第一凹槽及第二凹槽的槽底面均能够沿所述开合模方向移动;
[0016]所述下模脱料结构包括具有一安装槽的下固定座,所述安装槽形成于所述第一凹槽及第二凹槽的下方;所述下模脱料结构还包括能够沿所述开合模方向活动设置于所述安装槽中的下模脱料板、形成于所述下模脱料板与安装槽的槽底面之间的弹性部以及沿开合模方向穿设于所述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电池顶盖不良品拆解工装,其特征在于,包括:下模组,其下合模面处对应于电池顶盖的第一极柱组件的位置处形成有相适配的第一凹槽、对应于电池顶盖的第二极柱组件的位置处形成有相适配的第二凹槽;以及上模组,其上合模面处对应于第一凹槽的位置处形成有第一冲头、对应于所述第二凹槽的位置处形成有第二冲头;所述第一冲头及第二冲头用于将第一极柱组件和第二极柱组件分别冲入所述第一凹槽和第二凹槽,使得所述第一极柱组件及与其层叠在一起的对应部分、所述第二极柱组件及与其层叠在一起的对应部分均脱离电池顶盖。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电池顶盖不良品拆解工装,其特征在于:在水平投影面上,所述第一凹槽位于所述第一极柱组件与电池顶盖之间的第一环形焊缝之内或与所述第一环形焊缝重合,所述第二凹槽位于所述第二极柱组件与电池顶盖之间的第二环形焊缝之内或与所述第二环形焊缝重合。3.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电池顶盖不良品拆解工装,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凹槽及第二凹槽的深度大于所述第一极柱组件及第二极柱组件凸出于电池顶盖的距离;当电池顶盖置于所述下合模面时,所述第一极柱组件及第二极柱组件的凸出部分分别置于所述第一凹槽及第二凹槽中定位;当冲压所述第一极柱组件及第二极柱组件时,所述第一冲头及第二冲头将所述第一极柱组件及第二极柱组件分别冲入所述第一凹槽及第二凹槽的槽底面,使得所述第一极柱组件及与其层叠在一起的对应部分、所述第二极柱组件及与其层叠在一起的对应部分均脱离电池顶盖。4.如权利要求3所述的电池顶盖不良品拆解工装,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冲头及第二冲头均包括一级冲头以及与所述一级冲头同轴设置的二级冲头,所述二级冲头的横截面面积小于所述一级冲头的横截面面积,且所述二级冲头在合模状态下时凸出于所述一级冲头的下端面;所述第一凹槽及第二凹槽均具有与所述一级冲头相适配的一级凹槽以及与所述二级冲头相适配的二级凹槽;所述一级凹槽的形状与对应的极柱组件形状相适配,所述二级凹槽自所述一级凹槽的槽底面向远离上模组的方向凹设而成;当电池顶盖置于所述下合模面时,所述第一极柱组件及第二极柱组件的凸出部分分别置于两一级凹槽中定位;当冲压所述第一极柱组件及第二极柱组件时,两一级冲头将两极柱组件分别冲入两一级凹槽中,使得第一极柱组件、与第一极柱组件层叠在一起的第一连接件对应部分、绝缘板对应部分以及盖板对应部分均脱离所述电池顶盖,使得第二极柱组件、与第二极柱组件层叠在一起的第二连接件对应部分、绝缘板对应部分以及盖板对应部分均脱离所述电池顶盖;两二级冲头将两极柱组件中位于第三环形焊缝中的部分分别冲入两二级凹槽中,使得两极柱组件与对应的连接件的连接凸柱相互脱离;其中,两极柱组件与两连接件的连接凸柱周缘焊接以形成所述第三环形焊缝。5.如权利要求4所述的电池顶盖不良品拆解工装,其特征在于:所述上模组包括上模脱料结构,所述上模脱料结构包括上固定座以及浮动安装于所述上固定座上方的浮动座,所述浮动座与所述上固定座之间形成有浮动弹簧;所述上固定座上沿开合模方向开设有浮动安装孔,所述浮动安装孔内设有一浮动安装柱,所述浮动座上对应于所述浮动安装柱的位置处形成有与所述浮动安装柱滑动配合的滑配孔,所述浮动安装柱远离所述浮动安装孔的一端具有防止所述浮动座脱离所述上固定座的抵持部;所述上固定座面向所述下模组的一面形成所述上合模面,所述上合模面上对应于所述
第一冲头及第二冲头的位置处形成有第一镶槽及第二镶槽,所述第一冲头及第二冲头的一级冲头分别固定于所述第一镶槽及第二...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陆国强
申请(专利权)人:深圳市长盈精密技术股份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