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专利查询>林江俊专利>正文

防电磁干扰遮蔽罩结构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3740365 阅读:235 留言:0更新日期:2012-04-11 18:40
一种防电磁干扰遮蔽罩结构,其具有一罩体,该罩体内部设有一容置空间,用以容纳电子组件,该罩体顶部近二侧边缘处设有二第一侧断开线(如细缝、预断线、孔洞线等),该二第一侧断开线中间设有一中间断开线(如细缝、预断线、孔洞线等),使该罩体顶部形成二片可向上掀起的盖板,藉以组成一遮蔽罩,该遮蔽罩能覆盖于一安装在电路板上的电子组件外部,从而可藉该遮蔽罩提供电磁波遮蔽效果,以防止电磁波干扰影响到电子组件的运作,且其设计可大幅的降低所需物料成本。(*该技术在2015年保护过期,可自由使用*)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技术有关于一种防电磁干扰遮蔽罩结构,尤指一种能用以覆盖于电子组件外部,提供电磁波遮蔽效果,且可降低成本的遮蔽罩结构。
技术介绍
为了防止电磁波干扰(EMI)影响到芯片、中央处理器等电子组件的运作,市面上已有一种用以防止电磁干扰的遮蔽罩(如图1),该遮蔽罩7包括有一下盖71及一上盖72,该下盖71呈框型,该上盖72为一对应于下盖71的板状体,该上盖72固接于下盖71顶部,藉以组成一中空状的遮蔽罩7,而能覆盖于一安装在电路板8上的电子组件9外部,该遮蔽罩7并适当的固定于电路板8上,从而可藉该遮蔽罩7提供电磁波遮蔽效果,以防止电磁波干扰影响到电子组件9的运作。但,上述习知遮蔽罩7为两件组合式,其下盖71及上盖72皆为金属冲件,皆需模具成型,故其制造成本较高。所以,由上可知,上述习知的遮蔽罩结构,在实际使用上,显然具有不便与缺失存在,而可待加以改善。于是,本创作人有感上述缺失的可改善,特潜心研究并配合学理的运用,终于提出一种设计合理且有效改善上述缺失的本技术。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的主要目的,在于提供一种防电磁干扰遮蔽罩结构,其能用以覆盖于电子组件外部,提供电磁波遮蔽效果,且其设计可大幅的降低所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一种防电磁干扰遮蔽罩结构,其特征在于,具有一罩体,该罩体内部设有一容置空间,该罩体顶部近二侧边缘处设有二第一侧断开线,该二第一侧断开线中间设有一中间断开线,使该罩体顶部形成二片可向上掀起的盖板。

【技术特征摘要】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林江俊
申请(专利权)人:林江俊
类型:实用新型
国别省市:71[中国|台湾]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