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加热不燃烧雾化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37397497 阅读:35 留言:0更新日期:2023-04-30 09:26
本发明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加热不燃烧雾化装置包括:加热模组,加热模组包括加热组件、第一绝缘支架以及至少两个呈闭合圆环状的第一螺纹件,各第一螺纹件之间间隔地沿着第一绝缘支架的轴向布置且转动中心位于同一直线上,加热组件安装于第一绝缘支架上,加热组件与各第一螺纹件电连接用以加热气溶胶基质;供电模组,包括第二绝缘支架和至少两个呈闭合圆环状的第二螺纹件,各第二螺纹件用以与电池连接,各第二螺纹件之间间隔地沿着第二绝缘支架的轴向布置且转动中心位于同一直线上;其中,各第一螺纹件用以与各第二螺纹件一一对应连接并形成电通路,保证加热组件和电池之间长时间稳定的大电流导通,确保电连面积足够大,保障电连性能的稳定。能的稳定。能的稳定。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加热不燃烧雾化装置


[0001]本专利技术涉及气溶胶生
,尤其涉及一种加热不燃烧雾化装置。

技术介绍

[0002]目前市场上的气溶胶发生装置具主要包括两种类型,通过雾化雾化液形成可抽吸气溶胶的气溶胶发生装置和通过低温加热不燃烧的方式加热气溶胶制品材料形成可抽吸气溶胶。其中,采用加热不燃烧的方式生成气溶胶,相对采用雾化液生成气溶胶的方式一般需要较大的电流。在加热不燃烧装置中,一般是将加热模组和主机之间设计为可拆卸连接,这样便于清理加热模组上的气溶胶基质残留物。
[0003]但是,现有技术中的加热不燃烧装置的加热模组和主机之间主要是通过磁吸的方式形成连接,并且在磁吸的同时,使得设置在加热模组和主机之间的电极形成电接触。但是,采用该种连接方式,在长时间的大电流通过下,一般会存在加热模组和主机之间的电极容易被烧蚀的情况。

技术实现思路

[0004]本专利技术的目的是提供一种加热不燃烧雾化装置,旨在解决现有技术中加热不燃烧装置的加热模组和主机之间的电极容易被烧蚀的技术问题。
[0005]为了解决上述问题,根据本申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加热不燃烧雾化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加热模组,所述加热模组包括加热组件(1)、第一绝缘支架(5)以及至少两个呈闭合圆环状的第一螺纹件(2),各所述第一螺纹件(2)之间间隔地沿着所述第一绝缘支架(5)的轴向布置且转动中心位于同一直线上,所述加热组件(1)安装于所述第一绝缘支架(5)上,所述加热组件(1)与各所述第一螺纹件(2)电连接用以加热气溶胶基质;供电模组,包括第二绝缘支架(7)和至少两个呈闭合圆环状的第二螺纹件(3),各所述第二螺纹件(3)用以与电池(4)连接,各所述第二螺纹件(3)之间间隔地沿着所述第二绝缘支架(7)的轴向布置且转动中心位于同一直线上;其中,各所述第一螺纹件(2)用以与各所述第二螺纹件(3)一一对应连接并形成电通路。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加热不燃烧雾化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螺纹件(2)上的螺纹面和/或所述第二螺纹件(3)上的螺纹面至少部分呈凸起设置。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加热不燃烧雾化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加热组件(1)至少包括第一接线柱(11)以及第二接线柱(12),所述第一接线柱(11)和所述第二接线柱(12)分别与不同的所述第一螺纹件(2)相连接。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加热不燃烧雾化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电池(4)至少包括第一极接线端和第二极接线端,第一极接线端和第二极接线端分别与不同的所述第二螺纹件(3)相连接。5.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加热不燃烧雾化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绝缘支架(5)内设置有具有第一开口的第一腔...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张森林廖振龙赵波洋赵贯云
申请(专利权)人:深圳市吉迩技术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