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气溶胶产生装置及其加热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37391140 阅读:21 留言:0更新日期:2023-04-27 07:29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提供一种气溶胶产生装置及其加热装置,该加热装置用于气溶胶产生装置,其包括热源以及设置于该热源外围的低温区,该低温区与该热源之间具有间隔;该加热装置还包括隔热保温装置,该隔热保温装置设置于该热源和/或该低温区上,隔热保温装置通过红外辐射的方式在热源与低温区之间传热;其中,热源相较于低温区吸收更多由红外辐射产生的热量。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通过设置隔热保温装置,使气溶胶产生装置能够达到隔热效果好以及体积小的效果,同时显著提高了加热装置的能效。时显著提高了加热装置的能效。时显著提高了加热装置的能效。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气溶胶产生装置及其加热装置


[0001]本技术涉及气溶胶产生装置领域,更具体地说,涉及一种气溶胶产生装置及其加热装置。

技术介绍

[0002]相关技术中,通用加热器具普遍能效不高,热源无用功占比大,主要原因是通用加热器具都是采用空气隔热,隔热材料隔热等措施,其原理上都是采用低热导率的措施减缓热量的流通;采用这种路径很容易实现,但是需要付出的条件就是隔热材料需要个缓冲空间,这个缓冲空间必须足够大;缓冲空间越小,其隔热作用衰减得就越厉害,这就产生了一个矛盾,隔热效果需要好,那个整个隔热组件体积就需要做的比较大,整个器具就必须做的比较大,对于用户来说便携性就下降。
[0003]在电磁周圈加热时,由于感受器热容大,发热能量高,线圈本体发热的同时也离感受器近,感受器热量很容易传递到线圈上,整体能量损失大,为了解决这个问题,常规方法是在线圈与感受器之间预留足够的空气间隙,但收效不高,同时对于应用该方案的器具产生外壳温度偏高而烫手的次生问题。

技术实现思路

[0004]本技术要解决的技术问题在于,针对现有技术的上述缺陷,提供一种改进的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加热装置,用于气溶胶产生装置,其包括热源以及设置于所述热源外围的低温区,所述热源用于加热气溶胶产生基质,所述低温区与所述热源之间具有间隔;其特征在于,还包括隔热保温装置,所述隔热保温装置设置于所述热源和/或所述低温区上,所述隔热保温装置通过红外辐射的方式在所述热源与所述低温区之间传热;其中,所述热源相较于所述低温区吸收更多由红外辐射产生的热量。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加热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热源包括感受器,所述隔热保温装置包括涂抹在所述感受器外壁的增强红外辐射的第一红外涂料层以及设置在所述低温区上并环绕所述感受器的用于反射红外的反射面。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加热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热源包括感受器以及设置在所述感受器外壁且与所述感受器相连接的发热线圈。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加热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隔热保温装置包括涂抹在所述感受器外壁以及所述发热线圈上的增强红外辐射的第一红外涂料层以及设置在所述低温区上并环绕所述感受器和所述发热线圈的用于反射红外的反射面。5.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加热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隔热保温装置包括环绕所述感受器和所述发热线圈设置的用于反射红外的反射面,且所述反射面与所述感受器以及所述发热线圈之间具有间隔。6.根据权利要求4或5所述的加热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反射面的材料包括高红外反射率材料。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加热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热源包括感受器,所述加热装置还包括设置在低温区上且环绕所述感受器的发热线圈,所述发热线圈与所述...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黄祖富梁峰金祖涛
申请(专利权)人:深圳麦时科技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