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具有防松防渗油缸盖的缓冲油缸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37394846 阅读:11 留言:0更新日期:2023-04-27 07:32
本发明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具有防松防渗油缸盖的缓冲油缸,所述缸体内侧设置有内密封环,缸体外侧设置有外密封环,缸体顶部连接有防渗缸盖,防渗缸盖包括缸盖本体,且缸盖本体内部设置有与缸体相匹配的密封槽机构,所述密封槽机构内侧顶部设置有防渗啮齿,且缸体上开设有与防渗啮齿相匹配的啮槽,所述缸盖本体底部与外密封环相接触,且缸盖本体通过若干组移动套筒机构与缸体卡合连接,所述缸盖本体顶部设置有若干组防松机构,且防松机构与外密封环底部相连。该具有防松防渗油缸盖的缓冲油缸,本装置为解决现有的缓冲油缸使用的缸盖容易发生松脱的问题,通过在缸盖本体外侧设置若干组移动套筒机构,同时在缸盖本体顶部设置有若干组防松机构。松机构。松机构。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具有防松防渗油缸盖的缓冲油缸


[0001]本专利技术涉及缓冲油缸
,具体为一种具有防松防渗油缸盖的缓冲油缸。

技术介绍

[0002]液压油缸一般指液压缸,液压缸是将液压能转变为机械能的、做直线往复运动或摆动运动的液压执行元件,它结构简单、工作可靠,用它来实现往复运动时,可免去减速装置,并且没有传动间隙,运动平稳,因此在各种机械的液压系统中得到广泛应用,液压缸输出力和活塞有效面积及其两边的压差成正比;液压缸基本上由缸筒和缸盖、活塞和活塞杆、密封装置、缓冲装置与排气装置组成,缓冲装置与排气装置视具体应用场合而定,其他装置则必不可少。
[0003]现有的液压缸的缸筒封口与缸盖之间的密封通常是通过橡胶制成的密封圈来实现,但是随着密封圈的长期使用,密封圈会发生变形,密封圈与封口之间容易发生松脱,且缸筒封口与缸盖之间除了密封圈外并没安装其他的密封结构,非常容易造成渗漏,实用性差,因此提出一种具有防松防渗油缸盖的缓冲油缸。

技术实现思路

[0004]本专利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具有防松防渗油缸盖的缓冲油缸,以解决上述
技术介绍
中提出的现有的缓冲油缸使用的缸盖容易发生松脱渗油的问题。
[0005]为实现上述目的,本专利技术提供如下技术方案:一种具有防松防渗油缸盖的缓冲油缸,包括缸体,所述缸体内部设置有活塞,且活塞顶部固定连接有活塞杆,所述缸体内侧设置有内密封环,且缸体外侧设置有外密封环,所述内密封环下方安装有若干组上拉缓冲机构,且缸体内侧底部设置有下压缓冲机构,所述缸体顶部连接有防渗缸盖,且活塞杆一端贯穿至防渗缸盖外侧,所述防渗缸盖包括缸盖本体,且缸盖本体内部设置有与缸体相匹配的密封槽机构,所述密封槽机构内侧顶部设置有防渗啮齿,且缸体上开设有与防渗啮齿相匹配的啮槽,所述缸盖本体底部与外密封环相接触,且缸盖本体通过若干组移动套筒机构与缸体卡合连接,所述缸盖本体顶部设置有若干组防松机构,且防松机构与外密封环底部相连接。
[0006]优选的,所述缸盖本体与活塞杆之间设置有防尘圈,且防尘圈靠近活塞一侧设置有密封圈。
[0007]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提高缸盖本体与活塞杆之间的密封性。
[0008]优选的,所述密封槽机构包括第一密封环以及第二密封环,且第一密封环以及第二密封环内侧包覆有一层密封层,所述第一密封环底部与内密封环顶部卡合连接,第二密封环底部与外密封环顶部卡合连接。
[0009]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提高缸体与缸盖本体连接的密封性。
[0010]优选的,所述移动套筒机构包括第一安装箱,所述第一安装箱与缸盖本体外侧相连接,且第一安装箱外侧设置有转把,所述转把与第一安装箱内部设置的第一螺纹杆相连
接,且第一螺纹杆外侧与移动套筒螺纹连接,所述缸体上开设有与移动套筒相匹配的套筒卡槽,且移动套筒与第一安装箱内部设置的限位板滑动连接。
[0011]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使缸体与防渗缸盖相连接。
[0012]优选的,所述防松机构包括第二安装箱,且第二安装箱位于缸盖本体上方,所述第二安装箱通过弧形安装板与外密封环底部固定连接。
[0013]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使缸体与防渗缸盖之间抵紧。
[0014]优选的,所述第二安装箱内部设置有电动螺纹杆,且电动螺纹杆外侧连接有移动板,所述移动板与第二安装箱内部滑动连接,且移动板通过对称设置的连接杆与第二安装箱外侧设置的第一限位板相连接,所述第一限位板底部通过若干组弹簧轴与第二限位板顶部相连接。
[0015]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带动第二限位板进行移动。
[0016]优选的,所述上拉缓冲机构包括第一缓冲板,且第一缓冲板底部设置有若干组硅胶圆珠,所述第一缓冲板顶部通过双重缓冲机构与内密封环底部相连接。
[0017]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对活塞上拉力进行缓冲。
[0018]优选的,所述双重缓冲机构包括第一缓冲套筒,所述第一缓冲套筒一侧与第一缓冲板相连接,且第一缓冲套筒内部设置有若干组第一缓冲弹簧,所述第一缓冲弹簧另一端与第一连接板相连接,且第一连接板与第一缓冲套筒内部滑动连接,所述第一连接板通过若干组支杆与第二缓冲套筒内部滑动连接的第二连接板相连接,所述第二连接板通过若干组第二缓冲弹簧与第二缓冲套筒内壁相连接,且第二缓冲套筒外侧与内密封环底部相连接。
[0019]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对活塞上拉力进行缓冲。
[0020]优选的,所述下压缓冲机构包括第二缓冲板,且第二缓冲板顶部设置有缓冲层,所述第二缓冲板与缸体内部滑动连接,且第二缓冲板通过若干组第三缓冲弹簧与缸体内侧底部相连接。
[0021]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对活塞下压力进行缓冲。
[0022]与现有技术相比,本专利技术的有益效果是:该具有防松防渗油缸盖的缓冲油缸,
[0023](1)本装置为解决现有的缓冲油缸使用的缸盖容易发生松脱的问题,通过在缸盖本体外侧设置若干组移动套筒机构,且缸盖本体通过移动套筒机构与缸体卡合连接,同时在缸盖本体顶部设置有若干组防松机构,且防松机构与外密封环底部相连接,旋转转把可以使移动套筒进行移动,从而使移动套筒与缸体卡合连接,对缸体与缸盖本体的位置进行一定程度的限定,同时可通过开启电动螺纹杆,在电动螺纹杆的作用下第二限位板进行移动使第二限位板底部与缸盖本体顶部紧贴,此时弹簧轴处于压缩状态,在弹簧轴的反作用力以及第二限位板抵紧力的作用下,缸盖本体与缸体之间相互抵紧,从而减小缸盖本体与缸体发生松脱的可能性。
[0024](2)本装置为解决现有的缓冲油缸使用的缸盖容易发生渗油的问题,通过在缸盖本体内部设置有与缸体相匹配的密封槽机构,密封槽机构内侧顶部设置有防渗啮齿,且缸体上开设有与防渗啮齿相匹配的啮槽,同时密封槽机构包括第一密封环以及第二密封环,且第一密封环以及第二密封环内侧包覆有一层密封层,当缸体与防渗缸盖连接时,缸体顶部插入密封槽机构内部,防渗啮齿的设置可以提高连接顶部的密封性,同时在第一密封环
以及第二密封环内侧包覆有一层密封层可以进一步提升密封槽机构与缸体连接的密封性,防止渗油情况发生。
[0025](3)本装置为解决活塞与缸体内侧顶部易发生碰撞的问题,通过在内密封环下方安装有若干组上拉缓冲机构,当活塞在拉力的作用下向上移动与第一缓冲板相接触,此时第一缓冲板底部设置硅胶圆珠可以起到一定的缓冲作用,避免活塞与第一缓冲板发生撞击,在活塞力的作用下第一缓冲板进行移动,从而使双重缓冲机构中的第一缓冲弹簧以及第二缓冲弹簧处于压缩状态,在第一缓冲弹簧以及第二缓冲弹簧的作用下对第一缓冲板所受外力进行缓冲,从而对作用在活塞上的拉力进行缓冲,避免活塞与缸体顶部撞击。
[0026](4)本装置为解决活塞与缸体内侧底部易发生碰撞的问题,通过在缸体内侧底部设置有下压缓冲机构,当活塞在推力的作用下向下移动与第二缓冲板相接触,第二缓冲板顶部设置有缓冲层可以避免活塞与第二缓冲板发生撞击,在活塞推力的作用下第二缓冲板进行移动从而使第三缓冲弹簧处于压缩状态,从而对作用在活塞上的推力进行缓冲,避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具有防松防渗油缸盖的缓冲油缸,包括缸体(1),所述缸体(1)内部设置有活塞(2),且活塞(2)顶部固定连接有活塞杆(3),所述缸体(1)内侧设置有内密封环(4),且缸体(1)外侧设置有外密封环(5),所述内密封环(4)下方安装有若干组上拉缓冲机构(6),且缸体(1)内侧底部设置有下压缓冲机构(7),所述缸体(1)顶部连接有防渗缸盖(8),且活塞杆(3)一端贯穿至防渗缸盖(8)外侧,其特征在于:所述防渗缸盖(8)包括缸盖本体(801),且缸盖本体(801)内部设置有与缸体(1)相匹配的密封槽机构(802),所述密封槽机构(802)内侧顶部设置有防渗啮齿(8021),且缸体(1)上开设有与防渗啮齿(8021)相匹配的啮槽,所述缸盖本体(801)底部与外密封环(5)相接触,且缸盖本体(801)通过若干组移动套筒机构(803)与缸体(1)卡合连接,所述缸盖本体(801)顶部设置有若干组防松机构(804),且防松机构(804)与外密封环(5)底部相连接。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具有防松防渗油缸盖的缓冲油缸,其特征在于:所述缸盖本体(801)与活塞杆(3)之间设置有防尘圈(805),且防尘圈(805)靠近活塞(2)一侧设置有密封圈(806)。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具有防松防渗油缸盖的缓冲油缸,其特征在于:所述密封槽机构(802)包括第一密封环(8022)以及第二密封环(8023),且第一密封环(8022)以及第二密封环(8023)内侧包覆有一层密封层(8024),所述第一密封环(8022)底部与内密封环(4)顶部卡合连接,第二密封环(8023)底部与外密封环(5)顶部卡合连接。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具有防松防渗油缸盖的缓冲油缸,其特征在于:所述移动套筒机构(803)包括第一安装箱(8031),所述第一安装箱(8031)与缸盖本体(801)外侧相连接,且第一安装箱(8031)外侧设置有转把(8032),所述转把(8032)与第一安装箱(8031)内部设置的第一螺纹杆(8033)相连接,且第一螺纹杆(8033)外侧与移动套筒(8034)螺纹连接,所述缸体(1)上开设有与移动套筒(8034)相匹配的套筒卡槽,且移动套筒(8034)与第一安装箱(8031)内部设置的限位板(8035)滑动连接。5.根据...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王建江严汝华王德军
申请(专利权)人:建湖双湖机械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