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子装置机壳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3739294 阅读:143 留言:0更新日期:2012-04-11 18:40
一种电子装置机壳,可配装电气构件,如电源供应器等。该电子装置机壳主要包含:主壳体与固定架。其中主壳体至少包括一后面板及一侧面板,于该后面板上并开设一配接口;而该固定架则装设于该后面板的配接口,并被侧面板紧抵。其中,该电气构件螺锁于固定架,并使该电气构件的部分外露于该配接口。(*该技术在2009年保护过期,可自由使用*)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技术是关于一种电子装置机壳,特别是指一种具有电气构件固定架可装置如电源供应器的电气构件而使整体装配性简易的电子装置机壳。一般资讯用的电子装置包括从个人电脑、笔记型电脑、工作站以至服务器等,甚至如Wide Ultra SCSI等介面串接而具有储存阵列功能的外接式电子装置,如硬盘柜、光盘柜等,这些电子装置所使用的电源多是电源系统所在地区的交流电,电压大多在100至250伏特之间。对于电子装置内部各种精细的零组件而言,直接使用这种电压的交流电将会造成电子装置的损坏,且这些电子装置中,以个人电脑为例,主机板、光盘驱动器或冷却风扇的供需电流为电压在12伏特以下的直流电,电源供应器即负责将系统外高电压的交流电转换为适当电压的直流电。所以,电源供应器在电子装置中成为电力的中枢,系统内的所有次系统主机板、光盘驱动器、软盘驱动器、硬盘及冷却风扇都必须与电源供应器连接以获得电力提供。而随着电子装置功能日益增强,内部装设的周边扩充装置日益增多,于是往往在装设过程因相互装置位置的阻隔与牵制,造成许多装配作业的不便,所以近来多有业者朝向改善其整体装配简易性加以设计,以求能便于进行装配。电源供应器作为各电气构件的供电中枢需分别与之相连,且其体积庞大,其装设位置及装设方式相应影响整体装配的简易性,从而在整个系统中扮演着重要角色,故业界在这方面来求整体装配简易的设计是多种多样。如美国专利第5,032,592号,其电源供应器以铰链为轴旋转,并以一杆状的紧固装置将电源供应器固定在电脑壳体中,该电源供应器虽可旋转出电脑壳体外,以利组拆其它电子元件。但铰链结构及紧固装置相当昂贵,且这种装置结构仅适用于特定规格的电源供应器,会增加电脑成本,与电脑系统规格化、电脑价格日趋下降的潮流甚不相符,且铰链结构使电源供应器的组拆造成麻烦。其它类似已知技术如美国专利第5,172,305及5,745,342号等也存在同样的缺点。又如台湾专利申请第86208945号,它揭露了一种电源供应器固定框穴,其上开设有扣孔,电源供应器一侧则装置一定位构件,该定位构件设有扣钩,可置入该电源供应器固定框穴的扣孔中而固定电源供应器,该电源供应器的固定较简便。但,其固定构造除具固定框穴外,还需另加装一定位构件,构件组成增多相应提高成本,而至于电源供应器与固定框穴组合的模组如何固定于电脑壳体上其并未揭露。再如台湾专利申请第86213339号,它揭露了一种电源供应器固定架结构,其设有搭承边缘,另一侧设有扣夹弹片,该扣夹弹片卡扣于机壳顶侧的卡夹制孔,该搭承边缘则另加以锁制元件锁固于机壳后侧板的摺撑缘。这种设计是为简易固定架的装配,但仍需加锁一锁制元件,不甚理想,而且无法简易电源供应器的装配,也无法空出其它电子元件的组拆操作空间,也就是说无法方便其它电子元件装配维修。所以,按照已知技术设计的壳体完全无法同时达到降低成本、简易整体装配性及方便其它元件装折维修等精细考量,而同样的问题也存在于其他电气构件(如风扇组、液晶显示面板等),故实为业界亟待改善之处。本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具有电气构件固定架可使电气构件整体装配简易的电子装置机壳,其中,该电气构件包括电源供应器或风扇组等。本技术的技术方案在于,该电子装置机壳包括主壳体与装设于主壳体后面板上的固定架,可配装电气构件,其中主壳体至少包括一后面板及一侧面板,在后面板上并开设一配接口;而该固定架则具有第一板部和第二板部,其周缘设有卡扣部,可卡固于该后面板的配接口内,并被侧面板紧抵。而该电气构件螺锁于固定架,并使该电气构件的部份外露于该配接口。通过上述方案,本技术具有构造简单、整体装置简易和组拆及维修方便等功效。以下结合附图对本技术作进一步描述。附图说明图1是本技术与电源供应器的立体组合图,其上未装置侧面板。图2是本技术与电源供应器的立体分解图。图3是本技术另一视角的立体组合图,其中电源供应器未装置。图4A是本技术操作视图,其中该固定架装置于第一位置。图4B是本技术操作视图,其中该固定架是装置于第二位置。请参阅图1至图3,其中本技术电子装置机壳1至少包括一主壳体2及一固定架4,其上可装设电源供应器3。其中该主壳体2包括一后面板21及一侧面板22,固定架4可直接扣接于开设在后面板21上的配接口210,电源供应器3则进一步螺锁于开设在固定架4上的开口410,固定架4也可与电源供应器3先行组装成为一电源供应器组合,再直接卡扣于后面板21的配接口210,而位于外部的交流电源则是通过开口410与电源供应器3连接,并转换成为电子装置正常运作下所需的直流电源。该固定架4包括第一板部41与第二板部42。前述开口410即开设于该第一板部41上,该开口410可供电源供应器3装置固定,使电源供应器3的插座31及通风孔32外露,以利与外部的电力连接及散热通风,开口410的周缘设有孔416,电源供应器3可通过螺丝51穿过孔416以及电源供应器3上相对螺孔(图未示)加以锁固。该第一板部41的周缘向里延伸为摺边411,沿摺边411周缘则进一步分别设有滑轨412及第一抵接部414。其中滑轨412分设于上、下缘,且是自上、下缘相对卷折而成的框状,该第一抵接部414是自侧缘进一步延伸者,滑轨412上并进一步设有倒钩413,其是自该滑轨412的框状底边进一步与原底边反向水平翻折而成,垂片415则是自第一抵接部414终止边并与其垂直向外弯折延伸而成。该第二板部42是自第一板部41的另一侧缘延伸弯折设置,并与第一板部41互为垂直,是用于抵靠电源供应器3的侧表面33。该第二板部42上、下缘向里对称弯折二支撑缘424,其是抵撑于电源供应器3的上、下表面34、35,前侧缘则向外设有侧摺边426,侧摺边426又向前翻折延伸一与第二板部42平行具有阶差的挡止面428,其是抵靠于侧面板22的内表面,该第二板部42后部则开设一卡钩422,可配合后面板21相同结构的卡钩217与侧面板22的相应卡钩222卡扣而固定侧面板22。该后面板21的配接口210也如前述的第一板部41般周缘向内延伸为摺边211,与摺边411搭接配合,其上、下缘设有滑槽212,该滑槽212内腔尺寸稍大,以使固定架4的滑轨412在其中滑动配合,且滑槽212相应于倒钩413处开设有扣孔213,扣孔213相应于倒钩413滑行方向进一步向前延伸较窄的沟槽214。摺边211侧缘则进一步向前延伸并向配接口210弯折形成第二抵接部215,与固定架4的第一抵接部414抵靠,并且相应于垂片415设有卡固孔216。后面板21与配接口210邻接的侧缘设有卡钩217,可与固定架4的卡钩422共同卡固侧面板22。当固定架4或固定架4与电源供应器3的组合装置于该主壳体2时,摺边211、411配合搭接,其中的倒钩413是卡固于沟槽214中,垂片415扣于卡固孔216中,固定架4的挡止面428则挡止于侧面板22的内表面,通过侧面板22的压力可抵紧固定架4于配接口210中,从而固定电源供应器3于电子装置壳体1中。此时,该固定架4的开口410是位于主壳体2的配接口210之中,可使电源供应器3的插座31及通风孔32与主壳体2外部的空间通连,以与外部的电力连接及通风散热。请参阅图4A及图4B,其中图4A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一种电子装置机壳,其上可装置电气构件,包括一主壳体,该主壳体具有后面板及侧面板,用于承载电气构件,其特征在于:主壳体上并配置有固定架,其卡扣在主壳体的后面板上,并为侧面板抵紧,且进一步锁固于电气构件上而使三者成一体。

【技术特征摘要】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廖年强
申请(专利权)人:富金精密工业深圳有限公司鸿海精密工业股份有限公司
类型:实用新型
国别省市:94[中国|深圳]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