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音频输出入接口之防尘防潮套覆结构,藉由一套覆构件插置盖覆在一音频输出入接口之插置孔中,以达到该音频输出入接口防尘及防潮等目的。该套覆构件之结构包括有一罩体结构以及一插塞柱体,该插塞柱体恰可插置入该音频输出入接口之插置孔中。当该插塞柱体插置在该音频输出入接口之插置孔中时,该罩体结构之罩覆端面恰盖覆在该音频输出入接口之插置孔。该插塞柱体之外环面更包括有一凹环部,而该音频输出入接口之插置孔中之弹性接触片则具有一弯折区段,当该塞柱体插置入该音频输出入接口之插置孔中时,该弹性接触片之弯折区段恰对应地紧密抵制接触于该插塞柱体之凹环部。该罩体结构在相对应于其罩覆端面之外端面系更凸伸出有一外端凸部。(*该技术在2014年保护过期,可自由使用*)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技术关于一种电脑装置讯号连接接口之防护构件,特别是关于一种音频输出入接口之套覆结构。
技术介绍
在目前所普遍使用之电脑装置中,大都配置有音频输出入接口,以将该电脑装置所产生之音频输出信号由该音频输出入接口送至声音装置(例如喇叭)或是将外界音源产生装置(例如麦克风)所产生之音频信号经由该音频输出入接口送至该电脑装置中。除了电脑装置已普遍配置了该音频输出入接口之外,在其它许多种电子设备中亦普遍配置了该音频输出入接口,例如音响设备、量测设备…等。该音频输出入接口一般是以音效输入接口(Audio Input Port)或音效输出接口(Audio Output Port)之型态配置在一音频界面卡,而该音频界面卡再插置在该电脑装置之界面插槽中。典型的音频输出入接口之结构主要是在该音频输出入接口之本体前端形成一插置孔,而在该音频输出入接口之内部空间中之后端处,凸伸有一适当长度之中央接触柱,而在本体之内部空间之内侧壁面处则形成有一对弹性接触片。藉由该中央接触柱及弹性接触片与外界音频装置之连接插头之对应接触点而可达到电路之接触连接。然而,目前配置有音频输出入接口之电脑装置、音响设备、量测设备…等各种设备中,其音频输出入接口并无防尘设计,故当该音频输出入接口未插接外界音频装置之连接插头时,该音频输出入接口即呈现裸露的状态。此一状况使得该音频输出入接口之插置孔极易受到外界灰尘、粉尘、异物所侵入,也使得外界的湿气直接经由该开放的插置孔而侵入该音频输出入接口内部。特别是当该音频输出入接口所配置之电脑装置或电子装置是处于多尘、高湿、环境酸碱度高的场所时(例如贩卖场所或工业场所),则其音频输出入接口极容易因为蒙尘或受潮氧化而导致接触不良,产生讯号不良或噪声的产生。一旦该音频输出入接口受到水气、湿气、灰尘…等侵入或氧化变质后,日后要使用该音频输出入接口来连接外界音频装置时,即可能会遇到不可预期的状况。
技术实现思路
缘此,本技术之主要目的即是针对前述已有技术之缺失而提供一种音频输出入接口之防尘防潮套覆结构,藉由一套覆构件插置盖覆在一音频输出入接口之插置孔中,以隔绝外界水气及灰尘进入该音频输出入接口之插置孔中。本技术之另一目的是提供一种可套覆结合于音频输出入接口或由该音频输出入接口取出之防尘防潮套覆结构,当该音频输出入接口未插接外界音频装置之连接插头时,可以一套覆构件插置盖覆在该音频输出入接口之插置孔中;而当日后欲插接外界音频装置之插头时,则可以将该套覆构件由该音频输出入接口之插置孔中取出,以便连接外界音频装置。本技术之另一目的是提供一种具有防护套覆构件之音频输出入接口,藉由一套覆构件套覆结合在音频输出入接口,可使该音频输出入接口不论在组件之组装、拆解、运送等过程时,能有效地保护该音频输出入接口不致受到碰撞或表面的损伤。为达到上述之目的本技术所采用之技术手段是设计出一套覆构件,其结构主要包括有一罩体结构,该罩体结构呈一罩覆体之结构;一插塞柱体,由该罩体结构之罩覆端面中央处凸伸出,而形成有一自由端,且该插塞柱体恰可插置入该音频输出入接口之插置孔中。当该插塞柱体插置在该音频输出入接口之插置孔中时,该罩体结构之罩覆端面恰盖覆在该音频输出入接口之插置孔,以隔绝外界水气及灰尘进入该音频输出入接口之插置孔中。较佳地,该罩体结构之罩覆端面系在该插塞柱体之外环缘形成一环形凹部空间,以使该套覆构件插置盖覆在该音频输出入接口之插置孔中时,藉由该环形凹部空间套覆在该音频输出入接口之插置孔之整个外环面。此外,该罩体结构在相对应于其罩覆端面之外端面系更凸伸出有一外端凸部,以便使用者藉由该外端凸部,将该套覆构件套覆结合该音频输出入接口、或是将该套覆构件由该音频输出入接口予以分离。藉由本技术所提供之音频输出入接口之防尘防潮套覆结构,可以使得配置有音频输出入接口之计算机装置、音响设备、量测设备…等各种设备,在暂时未使用到该音频输出入接口时,可以用本技术之套覆构件插置套覆在该音频输出入接口,使该音频输出入接口不致任意受到外界灰尘、粉尘、异物所侵入,亦可有效避免外界湿气直接经由该开放的插置孔而侵入该音频输出入接口内部,如此可使该音频输出入接口内部之金属接触点之表面不致受到氧化变质,以确保日后欲再使用时仍能保有良好的电接触性。相较于先前技术中未能提供音频输出入接口之任何防护设计,本技术显然具有明显的增进效果。此外,当本技术插置在音频输出入接口中时,亦可在组件之组装、拆解、运送时,有效地保护该音频输出入接口不致受到碰撞或表面的损伤。再者,本技术所提供之套覆构件可以一般橡胶类材质之下脚料回收制造,故可达到成本低廉与废料回收之附加效果。附图说明本技术所采用的具体技术,将藉由以下之实施例及附图作进一步之说明。图1是本技术之套覆构件可结合在一音频输出入接口时之立体分解图。图2是图1中2-2断面之剖视图。图3是本技术之套覆构件套覆结合在一音频输出入接口时之立体图。图4是图3中4-4断面之剖视图。图5是本技术之套覆构件之前视立体图。图6是图5中6-6断面的剖视图。具体实施方式同时参阅图1至图4所示,其中图1是本技术套覆构件可结合在一音频输出入接口时之立体分解图,而图2是图1中2-2断面之剖视图。图3是本技术之套覆构件套置结合在音频输出入接口时之立体图,而图4是图3中4-4断面之剖视图。如图所示,一典型的音频输出入接口1是在一本体11内部形成有一内部空间,并在其前端具有一插置孔12。在该本体11之内部空间中之后端处,凸伸有一适当长度之中央接触柱13,而在本体11之内部空间之内侧壁面处则形成有一对弹性接触片14,且在弹性接触片14之间可形成有一弯折区段141。该音频输出入接口1之本体11底部向下地凸伸出有数支焊接脚15,可藉由该焊接脚15而将该音频输出入接口1之本体11焊固在一电路基板16上,并可达到电路连接之目的。本技术之套覆构件2可插置结合在该音频输出入接口1之插置孔12中、或是由该音频输出入接口1之插置孔12中予以分离取出。图5所示是本技术之套覆构件2之前视立体图,而图6是图5中6-6断面的剖视图。本技术之套覆构件2包括有一插塞柱体21、一罩体结构22、一外端凸部23,各构件最好是以一体成型之方式予以制成。该插塞柱体21之直径、长度恰可配合插置入该音频输出入接口1之插置孔12中,并受到该插置孔12中之弹性接触片14之夹持接触。较佳地,该插塞柱体21之外环面在对应于该音频输出入接口1之本体11内部之弹性接触片14之弯折区段141处,更包括有一凹环部211,以使该塞柱体21插置入该音频输出入接口1之插置孔12中,藉由该凹环部211与该弹性接触片14之弯折区段141相抵制紧密接触,而使该防尘套2在未受外拉力量或该外拉力量小于一预定值时,不致任意脱出。该套覆构件2之罩体结构22大致上呈一圆形罩覆体之结构,该罩体结构22在面向于该插塞柱体21之侧壁面(即罩覆端面)形成一环形凹部空间221,以使该插塞柱体21插置结合在该音频输出入接口1之插置孔12中时,得藉由该罩体结构22之环形凹部空间221恰罩覆在该音频输出入接口1之插置孔12之整个外环面。此外,本技术之套覆构件2之罩体结构22在罩覆端面之相对应外端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一种音频输出入接口之防尘防潮套覆结构,其特征在于:包括有一套覆构件,可用来插置盖覆在一音频输出入接口,该套覆构件包括有:一罩体结构,该罩体结构呈一罩覆体之结构;一插塞柱体,由该罩体结构之罩覆端面中央处凸伸出,而形成有一自由端 ,且该插塞柱体恰可插置入该音频输出入接口之插置孔中;当该插塞柱体插置在该音频输出入接口之插置孔中时,该罩体结构之罩覆端面恰盖覆在该音频输出入接口之插置孔。
【技术特征摘要】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洪敏雄,
申请(专利权)人:上海环达计算机科技有限公司,神达电脑股份有限公司,
类型:实用新型
国别省市:31[中国|上海]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