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经血干细胞培养基及其制备方法和用途技术

技术编号:37384879 阅读:10 留言:0更新日期:2023-04-27 07:25
一种经血干细胞培养基及其制备方法和用途,包括:所述的培养基采用DMEM/F12作为基础培养基,向其中加入青霉素、链霉素、姜黄素、复合氨基酸、葡萄糖、红色诺卡式菌细胞壁骨架等。此培养基不仅能保证经血来源间充质干细胞的大量增殖,还可以促进外泌体的分泌及活性。此外将间充质干细胞与其分泌的外泌体组合物可应用于生殖系统、呼吸系统等方面的疾病。呼吸系统等方面的疾病。呼吸系统等方面的疾病。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经血干细胞培养基及其制备方法和用途


[0001]本专利技术属于细胞治疗领域,具体地,本专利技术提供了一种经血干细胞培养基及其制备方法和用途。

技术介绍

[0002]经血来源干细胞是从女性月经血中提取的,具有多向分化潜能的间充质干细胞。其具有很强的增殖能力,在体外倍增时间为数小时,在多次传代下仍能保证细胞核型和染色体稳定,有定向趋化能力,也可分化为多种功能性细胞,可调节免疫反应并以旁分泌途径分泌各种生物活性成分,促进组织和细胞再生。
[0003]经血来源干细胞外泌体是经血来源干细胞发挥旁分泌功能的主要物质,属于胞外囊泡的一种,粒径大小为30

150nm,其中含有脂质、RNA和蛋白质,从间充质干细胞中提取的外泌体在组织再生和损伤恢复方面具有与其来源细胞相同的功效。
[0004]经血来源间充质干细胞已被应用在很多方面,包括生殖系统、神经系统、呼吸系统中等。经血来源干细胞外泌体虽然不具有间充质干细胞所具有的的分化再生能力,但其具有其来源细胞相同的功效,并且其降低了经血来源干细胞治疗发生免疫排斥、栓塞或肿瘤形成的风险。

技术实现思路

[0005]为解决现有技术中存在的问题,本专利技术的目的之一在于提供一种经血来源间充质干细胞培养基。
[0006]为实现上述目的,本专利技术采用以下技术方案:
[0007]一种经血来源间充质干细胞培养基,包括以下成分:DMEM/F12、青霉素、链霉素、姜黄素、复合氨基酸、红色诺卡式菌细胞壁骨架、葡萄糖、维生素、pH缓冲剂。r/>[0008]所述的经血来源间充质干细胞培养基组成成分为,按照质量百分比:60

80% DMEM/F12、1

3%青霉素、0.5

2.3%链霉素、1.3

2.8%姜黄素、5

13%复合氨基酸、3

8%红色诺卡式菌细胞壁骨架、8

13%葡萄糖、3

7%维生素、3

5%pH缓冲剂。
[0009]优选的,所述的复合氨基酸为脯氨酸、苯丙氨酸、甘氨酸、亮氨酸、苏氨酸、盐酸精氨酸、天冬氨酸的等质量比混合物。
[0010]进一步优选的,所述的维生素为生物素、烟酸、叶酸,其质量比为(1

5):(1

3):1。
[0011]优选的,所述的pH缓冲剂为碳酸氢钠。
[0012]进一步地,本专利技术还提供了一种经血来源间充质干细胞培养方法,其步骤包括:(1)将原代经血来源间充质干细胞用完全培养基在37℃、5%CO2条件下培养,当原代间充质干细胞长至密度为85

95%时,将其进行消化传代,扩大培养;(2)将传代培养的细胞以每孔300000

500000个细胞接种在含有本专利技术制备的干细胞培养基的8孔板中培养,培养过程中将其使用低功率MHz级声辐射进行处理30

50分钟,处理完毕后,培养4天(37℃、5%CO2);(3)经过离心、过滤分离外泌体及间充质干细胞,使用胎盘蓝染液测定细胞计数。
[0013]优选的,其所述的传代培养为:将培养的原代细胞重新接种在本专利技术制备的的培养基中,将其在37℃、5%CO2条件下培养3天。
[0014]优选的,其所述的低功率

MHz级声辐射的功率在2

4W之间,频率为10MHz。
[0015]更进一步的,本专利技术提供了一种治疗宫腔粘连、肺纤维化、肺损伤的干细胞组合物,其组成成分包括经血来源间充质干细胞及其外泌体。
[0016]宫腔粘连是造成妇女不孕的主要原因之一,目前主要依靠手术治疗,但中重度宫腔粘连的术后复发率很高。目前已在临床试验中证实移植自体经血来源干细胞可改善薄型子宫内膜症状,使患者能够利用辅助生殖技术受孕,且经血来源干细胞与富血小板血浆联合应用可提升治疗效果。也有研究发现经血来源干细胞是通过激活Hippo/TAZ通路来改善宫腔粘连症状的。此外,经血来源干细胞的胞外囊泡(经血来源干细胞

细胞外囊泡)也能安全有效地促进子宫内膜的修复。
[0017]宫腔粘连也继发于宫腔内炎症,促炎因子白细胞介素6和干扰素γ增加负反馈地使基质金属蛋白酶活性下降,促进了子宫内膜纤维化的产生,经血来源干细胞具有比脐血间充质干细胞更强的促进基质金属蛋白酶表达的能力,可能是治疗宫腔粘连的原因之一。
[0018]而姜黄素和红色诺卡式菌细胞壁骨架能够与经血来源的间充质干细胞上的T钙粘蛋白结合,刺激了外泌体的产生和分泌。本研究团队发现,经过姜黄素和红色诺卡式菌细胞壁骨架刺激的经血来源间充质干细胞的外泌体的分泌量相比于未刺激的间充质干细胞的外泌体分泌量,产量增加了三倍之多。
[0019]本专利技术与现有技术相比,有以下优点及益处:
[0020](1)常见的培养基中大部分培养基中含有动物胚胎血清,动物血清中含有病毒,会造成传播病毒的风险。本专利技术制备的培养基将动物血清替换为复合氨基酸,能够为细胞繁殖提供营养物质,并且降低了传播病毒的风险。
[0021](2)本专利技术中含有的姜黄素和红色诺卡式菌细胞壁骨架,姜黄素和红色诺卡式菌细胞壁骨架能够与经血来源的间充质干细胞上的T钙粘蛋白结合,刺激了外泌体的产生和分泌,还出乎预料地增强了外泌体的活性。
[0022](3)本专利技术制备的培养基配合本专利技术提供的培养方法,二者存在协同作用,能够刺激间充质干细胞大量的分泌外泌体。
附图说明
[0023]图1为样品3制备的培养基培养的原代间充质干细胞细胞样貌图。
[0024]图2为样品3制备的培养基培养的P5代间充质干细胞细胞样貌图。
[0025]图3为样品3制备的培养基制备的外泌体的TEM图。
[0026]图4为外泌体数量与粒径的关系图。
[0027]图5为不同培养基的粒径峰值下的粒径的数量图。
具体实施方式
[0028]下面结合具体实施例,进一步阐述本专利技术。应理解,这些实施例仅用于说明本专利技术而不用于限制本专利技术的范围。下列实施例中未注明具体条件的实验方法,通常按照常规条件,或按照制造厂商所建议的条件。除非另外说明,否则百分比和份数按重量计算。
[0029]实施例1培养基的制备
[0030]样品1:本样品提供了一种经血干细胞培养基,包括以下质量分数的组分:74%DMEM/F12、1%青霉素、1%链霉素、2%姜黄素、5%复合氨基酸、3%红色诺卡式菌细胞壁骨架、8%葡萄糖、3%维生素、3%pH缓冲剂。
[0031]其中,复合氨基酸为脯氨酸、苯丙氨酸、甘氨酸、亮氨酸、苏氨酸、盐酸精氨酸、天冬氨酸;维生素为生物素、烟酸、叶酸,其质量比为2.5:3:1;pH缓冲剂为碳酸氢钠。
[0032]样品2:本样品提供了一种经血干细胞培养基,包括以下质量分数的组分:67%DMEM/F12、1%青霉素、1%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经血干细胞培养基,其特征在于,所述的干细胞培养基成分包括:DMEM/F12、青霉素、链霉素、姜黄素、复合氨基酸、红色诺卡式菌细胞壁骨架、葡萄糖、维生素、pH缓冲剂。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经血干细胞培养基,其特征在于,所述的干细胞培养基组成成分为:60

80%DMEM/F12、1

3%青霉素、0.5

2.3%链霉素、1.3

2.8%姜黄素、5

13%复合氨基酸、3

8%红色诺卡式菌细胞壁骨架、8

13%葡萄糖、3

7%维生素、3

5%pH缓冲剂。3.如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一种经血干细胞培养基,其特征在于,所述的复合氨基酸为脯氨酸、苯丙氨酸、甘氨酸、亮氨酸、苏氨酸、盐酸精氨酸、天冬氨酸中的一种或几种。4.如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一种经血干细胞培养基,其特征在于,所述的维生素为生物素、烟酸、叶酸中的一种或几种。5.如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一种经血干细胞培养基,其特征在于,所述的pH缓冲剂为碳酸氢钠、磷酸钠或者磷酸钾缓冲液。6.一种经血来源间充质干细胞培养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以下步骤:(1)将原代经血来源间充质干细...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史辛艺
申请(专利权)人:深圳新赛尔生物科技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