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减小二次谐振电感面积的版图结构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37384384 阅读:34 留言:0更新日期:2023-04-27 07:24
本发明专利技术涉及半导体集成电路技术领域,公开了本发明专利技术提供一种减小二次谐振电感面积的版图结构,其包括输入端口P1、第一电感器L1a、第二电感器L1b、电容C、传输线LT、第三电感器L2和输出端口P2。输入端口P1连接第一电感器L1a和电容C的输入端,第一电感器L1a的输出端连接第二电感器L1b和传输线LT的输入端,第二电感器L1b输出端连接电容C的输出端,传输线LT的输出端连接第三电感器L2的输入端,第三电感器L2的输出端连接输出端口P2。本发明专利技术通过上述设计,在保证二次谐振产生的零点位置不变的同时,有效降低二次谐振电感的面积,从而实现芯片小型化设计,满足了现阶段的市场需求。满足了现阶段的市场需求。满足了现阶段的市场需求。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减小二次谐振电感面积的版图结构


[0001]本专利技术涉及半导体集成电路
,尤其涉及一种减小二次谐振电感面积的版图结构。

技术介绍

[0002]二次谐振电路是在并联谐振器上串联一个接地电感,在滤波器电路中会在带外相应的高端产生一个传输零点,增加滤波器的带外抑制和频率选择性。5G无线通信将采用大规模多输入多输出系统,移动终端对滤波器的数量需求急剧增加,又因为终端设备向微型模组化发展的趋势导致其对芯片尺寸的要求更高,因此要求滤波器朝着小型化、高性能以及低成本方向发展。
[0003]目前常用的二次谐振版图如图1所示,输入端口P01连接第一电感器L01和电容C0的输入端,电容C的输出端连接第一电感器L01的输出端和传输线LT0的输入端,传输线LT0的输出端连接第二电感器L02的输入端,第二电感器L02的输出端连接输出端口P02。根据传输零点的产生原理,并联谐振L01和C0不变的情况下,接地电感L02越大,传输零点的位置越靠近通带,滤波器的频率选择性越好。在芯片滤波器中,电容面积一般远小于电感面积,如图1

2所示,因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减小二次谐振电感面积的版图结构,其包括输入端口P1、第一电感器L1a、第二电感器L1b、电容C、传输线LT、第三电感器L2和输出端口P2,其特征在于:所述输入端口P1连接所述第一电感器L1a和所述电容C的输入端,第一电感器L1a的输出端连接所述第二电感器L1...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胡善文张志涛黄瑞顾玲张欣雷张胜凯徐翠华廖祥黄晶晶
申请(专利权)人:安徽矽芯微电子科技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