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立体性强的抓绒面料的织造方法技术

技术编号:37382735 阅读:14 留言:0更新日期:2023-04-27 07:23
本发明专利技术涉及一种立体性强的抓绒面料的织造方法,包括以下步骤:步骤S1、设备的选择:采用压纱双贾卡机器进行,从前往后分别是贾卡梳栉JB1、底梳梳栉GB2、底梳梳栉GB3、贾卡梳栉JB4和底梳梳栉GB5;步骤S2、穿纱方式:贾卡梳栉JB1、底梳梳栉GB2、底梳梳栉GB3和贾卡梳栉JB4均满穿纱线,底梳梳栉GB5不使用;步骤S3、编织:底梳梳栉GB2和底梳梳栉GB3走小花纹形成面料的基础底部,贾卡梳栉JB1和贾卡梳栉JB4在织物基础底部表面交织,形成立体花纹。本发明专利技术将各把梳栉完美的融合在一起,再配上恰到好处的纱线等工艺内容,能够生产出了一款层次感很强,泾渭分明,手感光滑,透气性强的轻薄面料。透气性强的轻薄面料。透气性强的轻薄面料。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立体性强的抓绒面料的织造方法


[0001]本专利技术涉及纺织面料织造领域,特别是一种立体性强的抓绒面料的织造方法。

技术介绍

[0002]面料已有数万年历史,最初只是遮体御寒,适应环境的而产生的用品,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人们对面料的要求也越来越高,不仅注重面料的款式和色彩,也注重面料的服用性能。服用性能是指为满足人体穿着所具备的性能,比如舒适性,洗涤性,色牢度,都属于服用性能。人们在选择面料时,大多希望面料的服用性能良好,能满足日常穿着需求。随着时代的进步,社会越来越发达,生活水平日益提高,人们不再考虑温饱问题,开始对穿着要求越来越高,面料的舒适性能是人们不能忽视的一个方面。而目前市面上有很多绒感面料存在较多的问题传统的衣服面料虽然保暖作用达到了,但是在透气性方面却大打折扣,有些衣服的面料存在静电很大的问题,并且整个面料都是在一个平面上,立体性不强。

技术实现思路

[0003]本专利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立体性强的抓绒面料的织造方法,能够解决现有面料保暖性和透气性不能兼具、面料整体过于平面的问题。
[0004]为实现上述目的,本专利技术提供如下技术方案:一种立体性强的抓绒面料的织造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0005]步骤S1、设备的选择:采用压纱双贾卡机器进行,从前往后分别是贾卡梳栉JB1、底梳梳栉GB2、底梳梳栉GB3、贾卡梳栉JB4和底梳梳栉GB5;
[0006]步骤S2、穿纱方式:贾卡梳栉JB1、底梳梳栉GB2、底梳梳栉GB3和贾卡梳栉JB4均满穿纱线,底梳梳栉GB5不使用;
[0007]步骤S3、编织:底梳梳栉GB2和底梳梳栉GB3走小花纹形成面料的基础底部,贾卡梳栉JB1和贾卡梳栉JB4在织物基础底部表面交织,形成立体花纹。
[0008]进一步的,所述步骤2中的贾卡梳栉JB1采用的纱线为阳离子50D

200D低弹轻网,底梳梳栉GB2采用的纱线为涤纶50D

150D低弹轻网,底梳梳栉GB3采用的纱线为涤纶50D

150D高强丝,贾卡梳栉JB4采用的纱线为涤纶50D

150D高强丝。
[0009]进一步的,所述步骤2中的每个梳栉均具有6个盘头,每个梳栉上的每个盘头均为616根纱线满穿。
[0010]进一步的,所述步骤3中贾卡梳栉JB1对应的送经量为1051MM/腊克,底梳梳栉GB2对应的送经量为1220MM/腊克,底梳梳栉GB3对应的送经量1200MM/腊克,贾卡梳栉JB4对应的送经量为1140MM/腊克。
[0011]进一步的,所述步骤3中贾卡梳栉JB1采用纱线的纱线含量为21.6%,底梳梳栉GB2采用纱线的纱线含量为18.8%,底梳梳栉GB3采用纱线的纱线含量为24.6%,贾卡梳栉JB4采用纱线的纱线含量为35%。
[0012]进一步的,所述步骤3中贾卡梳栉JB1的基础垫纱数码为:0

1/3

2//,底梳梳栉GB2
和底梳梳栉GB3的基础垫纱数码均为:1

0/0

1//,贾卡梳栉JB4的基础垫纱数码为:0

0/2

2//。
[0013]进一步的,还包括步骤4、后整理:将染色后的成品布放在装有砂皮辊或金属辊的磨毛机上。
[0014]本专利技术的有益效果:与现有技术相比,本专利技术将各把梳栉完美的融合在一起,再配上恰到好处的纱线,织造出的面料轻薄,手感柔软,层次感很强,泾渭分明,手感光滑,透气性强,再后加工抓绒处理,能够让面料更加具有保暖性。
附图说明
[0015]图1本专利技术织造出的面料织物的意匠示意图;
[0016]图2为本专利技术梳栉的基础垫纱数码;
[0017]图3为本专利技术的造出的面料织物实样测试报告。
具体实施方式
[0018]下面结合附图对本专利技术做进一步说明。
[0019]请参阅图1至图2,本专利技术提供了一实施例:一种立体性强的抓绒面料的织造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0020]步骤S1、设备的选择:采用压纱双贾卡机器进行,从前往后分别是贾卡梳栉JB1、底梳梳栉GB2、底梳梳栉GB3、贾卡梳栉JB4和底梳梳栉GB5;
[0021]步骤S2、穿纱方式:贾卡梳栉JB1、底梳梳栉GB2、底梳梳栉GB3和贾卡梳栉JB4均满穿纱线,底梳梳栉GB5不使用;
[0022]步骤S3、编织:底梳梳栉GB2和底梳梳栉GB3走小花纹形成面料的基础底部,贾卡梳栉JB1和贾卡梳栉JB4在织物基础底部表面交织,形成立体花纹。织物底用两把底梳交织走各式各样的小花纹形成面料的基础底部,同时还有一把成圈贾卡和一把衬纬贾卡在织物表面交织,形成立体花纹。在织物底层的衬托下,再在织物表面走出我们喜欢的纹路,实现1+1大于2的效果。
[0023]请继续参阅图1至图2所示,本专利技术一实施例中,所述步骤2中的贾卡梳栉JB1采用的纱线为阳离子50D

200D低弹轻网,底梳梳栉GB2采用的纱线为涤纶50D

150D低弹轻网,底梳梳栉GB3采用的纱线为涤纶50D

150D高强丝,贾卡梳栉JB4采用的纱线为涤纶50D

150D高强丝。优选的,JB1可采用阳离子100D/72F低弹轻网,底梳梳栉GB2可采用涤纶75D/72F低弹轻网,底梳梳栉GB3可采用涤纶100D/36F高强丝,贾卡梳栉JB4可采用涤纶150D/48F高强丝。
[0024]请继续参阅图1至图2所示,本专利技术一实施例中,所述步骤2中的每个梳栉均具有6个盘头,每个梳栉上的每个盘头均为616根纱线满穿。
[0025]请继续参阅图1至图2所示,本专利技术一实施例中,所述步骤3中贾卡梳栉JB1对应的送经量为1051MM/腊克,底梳梳栉GB2对应的送经量为1220MM/腊克,底梳梳栉GB3对应的送经量1200MM/腊克,贾卡梳栉JB4对应的送经量为1140MM/腊克。
[0026]请继续参阅图1至图2所示,本专利技术一实施例中,所述步骤3中贾卡梳栉JB1采用纱线的纱线含量为21.6%,底梳梳栉GB2采用纱线的纱线含量为18.8%,底梳梳栉GB3采用纱线的纱线含量为,24.6%,贾卡梳栉JB4采用纱线的纱线含量为35%。
[0027]请继续参阅图2所示,本专利技术一实施例中,所述步骤3中贾卡梳栉JB1的基础垫纱数码为:0

1/3

2//,在0

1/3

2//的基础上进行偏移走出不同的花型;底梳梳栉GB2和底梳梳栉GB3的基础垫纱数码均为:1

0/0

1//,贾卡梳栉JB4的基础垫纱数码为:0

0/2

2//,在0

0/2

2//的基础上进行偏移配合贾卡梳栉JB1走出不同的立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立体性强的抓绒面料的织造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以下步骤:步骤S1、设备的选择:采用压纱双贾卡机器进行,从前往后分别是贾卡梳栉JB1、底梳梳栉GB2、底梳梳栉GB3、贾卡梳栉JB4和底梳梳栉GB5;步骤S2、穿纱方式:贾卡梳栉JB1、底梳梳栉GB2、底梳梳栉GB3和贾卡梳栉JB4均满穿纱线,底梳梳栉GB5不使用;步骤S3、编织:底梳梳栉GB2和底梳梳栉GB3走小花纹形成面料的基础底部,贾卡梳栉JB1和贾卡梳栉JB4在织物基础底部表面交织,形成立体花纹。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立体性强的抓绒面料及其织造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步骤2中的贾卡梳栉JB1采用的纱线为阳离子50D

200D低弹轻网,底梳梳栉GB2采用的纱线为涤纶50D

150D低弹轻网,底梳梳栉GB3采用的纱线为涤纶50D

150D高强丝,贾卡梳栉JB4采用的纱线为涤纶50D

150D高强丝。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立体性强的抓绒面料及其织造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步骤2中的每个梳栉均具有6个盘头,每个梳栉上的每个盘头均为616根纱线满穿。4.根据权利要求...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郑春乐叶美月林瑞珍蔡雪芬
申请(专利权)人:福建利港新材料科技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