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具有局部补强功能的织物的织造方法技术

技术编号:37676702 阅读:13 留言:0更新日期:2023-05-26 04:41
本发明专利技术涉及一种具有局部补强功能的织物的织造方法,包括以下步骤:步骤S1、通过花线梳栉编织横移压纱提花功能层:以花线梳栉提花形式在面料的最上层形成立体感很强的由TPU材料进行编织;步骤S2、由底布双贾卡梳栉编织出由厚组织、薄组织、网孔组织相互配合形成的立体、平面、网孔结构;步骤S3、通过两把成圈型地梳栉编织成圈功能层:两把成圈型地梳各自织出直编链、变化编链、经平、重经、经段组织,或配合织出对拉成圈、正六角网等双地梳组织;步骤S4、通过地梳栉编织衬纬加固加弹功能层:地梳栉引导纱线做纬向垫纱。本发明专利技术的方法织造出来的产品具备优良的耐水洗牢度,耐摩擦牢度、防撕裂、防爆破等物理性能。破等物理性能。破等物理性能。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具有局部补强功能的织物的织造方法


[0001]本专利技术涉及纺织面料织造领域,特别是一种具有局部补强功能的织物的织造方法。

技术介绍

[0002]纺织面料经历了多年的发展,在舒适、工艺、手感、品质、风格,设计等方面均有着很大的提升,消费者对其要求亦日益提高,如何在控制成本的同时,既满足消费者的需求,且具有新奇感和竞争力,是目前行业内其同追求的目标。现有市场上的纺织面料大多存在较多的问题,市场上补强的织物基本都是采取后加工利用涂料或补强片等后期工艺添加而成,而且很多面料都是在一个平面上,虽有层次,但是立体感稍差,有的织物在局部容易磨损的位置强度不足,且后加工成本大,损耗大。

技术实现思路

[0003]本专利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具有局部补强功能的织物的织造方法,能够解决织物存在的功能层不耐磨、不耐水洗,织物结构不稳定等问题。
[0004]为实现上述目的,本专利技术提供如下技术方案:一种具有局部补强功能的织物的织造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0005]步骤S1、通过花线梳栉编织横移压纱提花功能层:使用TPU材料为原料,以花线梳栉提花形式在面料的最上层形成立体感很强的由TPU材料编织形成的各种图案纹路;
[0006]步骤S2、通过底布双贾卡梳栉编织成圈提花功能层:使用涤纶纱或异性纱为原料,搭配可任意变换的贾卡提花图案,由底布双贾卡梳栉编织出由厚组织、薄组织、网孔组织相互配合形成的立体、平面、网孔结构;
[0007]步骤S3、通过两把成圈型地梳栉编织成圈功能层:使用涤纶纱或异性纱为原料,两把成圈型地梳各自织出直编链、变化编链、经平、重经、经段组织,或配合织出对拉成圈、正六角网等双地梳组织;
[0008]步骤S4、通过地梳栉编织衬纬加固加弹功能层:地梳栉引导纱线做纬向垫纱。
[0009]进一步的,所述步骤S1中的花线梳栉为共24把的压纱型花梳PB1

24,PB1

24由TPU1200D

600D满穿的纱架交织而成,花线梳栉的最大横移在8毫米以内。
[0010]进一步的,所述步骤S1中的花线梳栉所采用的材料为TPU纱。
[0011]进一步的,所述步骤S2中的双贾卡梳栉中为JB25

26两把贾卡型号组合的前贾卡梳栉和JB27

28两把贾卡型号组合的后贾卡梳栉,JB25

26所采用的纱线原料为100D

200D涤纶加捻或无捻,JB25

26的穿纱方式为两把前贾卡型号分别由两组480条一穿一空而组合的960条纱架满穿交织而成;JB27

28所采用的纱线原料为100D

200D阳离子低弹加捻或无捻,JB27

28的穿纱方式为两把后贾卡型号分别由两组480条一穿一空而组合的960条纱架满穿交织而成。
[0012]进一步的,所述步骤S2中的JB25

26和JB27

28的基础垫纱数码为0

1/3

2//,
JB25

26和JB27

28在垫纱数码为0

1/3

2//的基础上进行偏移交织出不同的纹理效果。
[0013]进一步的,所述步骤S3中的成圈型地梳栉为两把贾卡梳栉JB29和JB30,JB29所采用的纱线原料为直径为0.1mm的鱼丝或100D的高强丝,JB29的穿纱方式为满穿盘头480*2条交织而成;JB30所采用的纱线原料为直径为0.1mm的鱼丝或100D的低弹轻网,JB30的穿纱方式为满穿盘头480*2条交织而成。
[0014]进一步的,所述步骤S3中的JB29和JB30的基础垫纱数码为1

0/0

1//,JB29和JB30在垫纱数码为1

0/0

1//的基础上进行编链加固。
[0015]进一步的,所述步骤4中的地梳栉和经向编织的成圈地梳层配合,采用一穿一空或者一穿三空的穿纱方式做出规则的网孔组织;或者采用满穿走基础垫纱数码1

1/0

0//,配合用长丝或弹力丝做纵向加固,或者采用满穿走基础垫纱数码1

1/0

0//,或配合用氨纶做纵向加弹;或者走基础垫纱数码3

S/0

0//配合100D以上的原料做加厚遮光,或配合氨纶做纬向加弹。
[0016]本专利技术的有益效果:与现有技术相比,本专利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织造一体成型的并且具有反光警示功能的环保型纺织面料的方法,将功能层配上反光纱材料,含有警示功能的纺织材料一体编织成型,在面料的最上层形成立体感很强的功能层,使警示功能的纺织材料整体具有结构稳定牢固的效果。双地梳成圈功能层,可以让面料牢固异常,同时具备优良的耐水洗牢度,耐摩擦牢度、防撕裂、防爆破等物理性能优异,选用纺织服用、鞋用材料编织,材料易降解,环保可回收。带有警示功能的花型图案可以根据需要变化多样,广泛可适用服装、鞋材、家具、消防警示、广告包装等领域。
附图说明
[0017]图1为本专利技术的梳栉横移压纱提花功能层的意匠示意图;
[0018]图2为本专利技术的贾卡梳栉成圈提花功能层的意匠示意图;
[0019]图3为本专利技术的双地梳成圈功能层的意匠示意图;
[0020]图4为本专利技术的方法生产出来的产品的性能测试结果图。
具体实施方式
[0021]下面结合附图对本专利技术做进一步说明。
[0022]请参阅图1至图3,本专利技术提供了一实施例:一种具有局部补强功能的织物的织造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0023]步骤S1、通过花线梳栉编织横移压纱提花功能层:使用TPU材料为原料,以花线梳栉提花形式在面料的最上层形成立体感很强的由TPU材料编织形成的各种图案纹路;压纱提花功能层提供不同图案纹路的提花层的同时还提供具有补强功能的功能层;如图1所示,图1其中的B与F为2种补强效果不同的垫纱方式,1

5为在不同横列可以表达出不同的垫纱效果从而达到不同的补强效果。
[0024]步骤S2、通过底布双贾卡梳栉编织成圈提花功能层:使用涤纶纱或异性纱为原料,搭配可任意变换的贾卡提花图案,由底布双贾卡梳栉编织出由厚组织、薄组织、网孔组织相互配合形成的立体、平面、网孔结构;其中搭配可任意变换的贾卡提花图案,能够提花出的图案千变万化。前后两层贾卡还可能通过不同颜色的纱线原料搭配形成特殊颜色和手感的
风格;如图2所示,图2其中H为偏移,T为不偏移,2套贾卡型号通过这种方式来任意变换的贾卡提花图案。
[0025]步骤S3、通过两把成圈型地梳栉编织成圈功能层:使用涤纶纱或异性纱为原料,两把成圈型地梳各自织出直编链、变化编链、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具有局部补强功能的织物的织造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以下步骤:步骤S1、通过花线梳栉编织横移压纱提花功能层:使用TPU材料为原料,以花线梳栉提花形式在面料的最上层形成立体感很强的由TPU材料编织形成的各种图案纹路;步骤S2、通过底布双贾卡梳栉编织成圈提花功能层:使用涤纶纱或异性纱为原料,搭配可任意变换的贾卡提花图案,由底布双贾卡梳栉编织出由厚组织、薄组织、网孔组织相互配合形成的立体、平面、网孔结构;步骤S3、通过两把成圈型地梳栉编织成圈功能层:使用涤纶纱或异性纱为原料,两把成圈型地梳各自织出直编链、变化编链、经平、重经、经段组织,或配合织出对拉成圈、正六角网等双地梳组织;步骤S4、通过地梳栉编织衬纬加固加弹功能层:地梳栉引导纱线做纬向垫纱。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具有局部补强功能的织物的织造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步骤S1中的花线梳栉为其24把的压纱型花梳PB1

24,PB1

24由TPU 600

1200D满穿的纱架交织而成,花线梳栉的最大横移在8毫米以内。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具有局部补强功能的织物的织造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步骤S1中的花线梳栉所采用的材料为TPU纱。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具有局部补强功能的织物的织造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步骤S2中的双贾卡梳栉中为JB25

26两把贾卡型号组合的前贾卡梳栉和JB27

28两把贾卡型号组合的后贾卡梳栉,JB25

26所采用的纱线原料为100D

200D涤纶加捻或无捻,JB25

26的穿纱方式为两把前贾卡型号分别由两组480条一穿一空而组合的960条纱架满穿交织而成;JB27

28所采用的纱线原料为100D

200D阳离子低弹加捻或无捻,JB27

28的穿纱方式为两把后贾卡型号分别由两组480条一穿一空而组合的...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郑春乐叶美月林瑞珍池航蔡雪芬
申请(专利权)人:福建利港新材料科技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