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多梳幻隐提花织物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37035894 阅读:75 留言:0更新日期:2023-03-25 19:17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涉及纺织技术领域,具体指一种多梳幻隐提花织物,该织物为单面织物,其采用单针床贾卡机编织而成,包括四层编织组织,所述编织组织依次包括:平面组织结构的面纱层;连接于所述面纱层之上的地梳提花层,且其包括沿织物横向间隔分布的纵向凸条部和纵向凹条部,连接于所述地梳提花层之上的幻影提花层,其为若干浮线组织结构,每根浮线组织沿织物的纵向延伸,且若干浮线组织分布于地梳提花层的纵向凸条部的左侧或者右侧;以及连接于所述幻影提花层之上并用于定浮线组织的压纱层。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首创性提出单层的变色网布,具有的优良的轻薄透气性能,且面料结构稳定,是经编网布兼具变色和提花的一次创新,且工艺环保。且工艺环保。且工艺环保。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多梳幻隐提花织物


[0001]本技术涉及纺织
,具体指一种多梳幻隐提花织物。

技术介绍

[0002]经编面料常被用作鞋材面料,且为满足鞋材潮流设计,变色类面料随之产生,变色面料指的是在不同的角度下呈现不同的颜色。目前的变色经编面料的生产方式包括以下几种:
[0003]一是在面料表面涂覆变色涂层,但涂层易在使用过程中磨损和脱落,使用寿命不长,且需经过后续的涂覆加工,工艺流程长,且不环保,并且影响面料的透气性等;二是通过在面料贴合变色材料,其同样存在工艺流程长,不耐使用等问题;第三种是编织的方式,通过组织设计以及不同表观性能的纱线的运用编织得到变色经编面料,编织得到的经编面料的使用寿命长,且工艺流程短,利于环保,因此被越来越多的应用和开发,但目前通过编织得到的经编面料均为三明治结构,其轻薄性欠佳,且颜色变换主要是利用面层的网孔结构透出下层的不同颜色达到变色目的,或者通过面层编织纱线颜色不同且按照设计重叠遮盖部分颜色来达到变色目的,限制了经编变色面料的风格,且在平面小范围晃动时变色效果欠佳,例如:
[0004]专利CN216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多梳幻隐提花织物,其特征在于:该织物为单面织物,其采用单针床贾卡机编织而成,包括四层编织组织,所述编织组织依次包括:面纱层,所述面纱层为第一纱线形成的平面组织结构;地梳提花层,所述地梳提花层连接于所述面纱层之上,且为第二纱线形成,所述地梳提花层包括沿织物横向间隔分布的纵向凸条部和纵向凹条部;幻影提花层,所述幻影提花层连接于所述地梳提花层之上,且为第三纱线形成的若干浮线组织结构,每根浮线组织沿织物的纵向延伸,且若干浮线组织分布于地梳提花层的纵向凸条部的左侧或者右侧;以及压纱层,所述压纱层连接于所述幻影提花层之上,且为第四纱线的至少一部分与所述第三纱线形成的浮线交错并将所述浮线组织固定。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多梳幻隐提花织物,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纱线为变化经平组织1

0/2

2/2

3/1

1//,所述第二纱线为编链组织1

0/1

1/0

1/1

1//,所述第三纱线为两种纱线,且两种纱线均为变化衬纬组织0

0/1

1/0

0/1

1//,所述第四纱线为编链组织1

0/1

1/1

2/1

1//。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多梳幻隐提花织物,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纱线为变化经平组织1

0/2

2/3

4/1

1//,所述第二纱线为编链组织1

0/1

1/0

1/1

1//,所述第三纱线包括四种纱线,该四种纱线分别为衬纬组织0

0/1

1/0

0/1

1//,衬纬组织0

0/1

1/0

0/1

1//,衬纬组织1

1/1

1/0

0/0

0//以及衬纬组织1

1...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许金升施雅玲张英东刘恋谢雪芳许学潮钟其武许俊杰吴雷张震
申请(专利权)人:信泰石狮科技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