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新型卧式双向成型机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37374214 阅读:43 留言:0更新日期:2023-04-27 07:18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涉及卧式成型机的技术领域,公开了一种新型卧式双向成型机,包括箱体,所述箱体的上端一侧固定设置有储料罐,所述箱体的上端中间位置固定设置有螺杆挤出机,所述储料罐的输出端和螺杆挤出机的输入管贯通连接,所述箱体的内部对称设置有一对动模以及一对定模。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中,该设计的一种新型卧式双向成型机在实际使用时通过设置的双向加工结构,配合型腔装配结构,使得装置的加工效率得到双倍提升,同时型腔的装配设计,使得装置可以根据需求更换对应的型腔进行加工,设置的水冷结构,使得装置在注塑后,物料能够快速的冷却成型,进一步提高了装置的加工效率,整体结构设计实用性较好,值得推广。值得推广。值得推广。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新型卧式双向成型机


[0001]本技术涉及卧式成型机的
,尤其涉及一种新型卧式双向成型机。

技术介绍

[0002]成型机,又称注塑成型机,在现有的注塑成型中有卧式注塑成型机和立式注塑成型机两类,现有的卧式注塑成型机在实际应用中,有着或多或少的缺点,具体体现在无法做到根据加工需求对模具进行快速更换,更换较为繁琐,同时模具可拆卸式结构,也导致了型腔内物料在冷却成形时,无法将热量高效的传导向设置的冷却结构处,虽然相比较不设置冷却结构的装置成形效率更高,但是依旧存在上限。
[0003]经检索,中国专利公开了一种注塑成型机(公布号为CN217670874U),该专利技术虽然可以通过设置脱模件,脱模件能够粘连在动模板侧面的塑料件较为轻松的推落,同时也能够有效减小对刚成型的塑料件造成的变形程度,能够有效地保护塑料件,有效避免了传统脱模方式对塑料件造成的损坏,但是依旧存在成型速度慢,进而影响加工效率的缺点,以及型腔不方便进行快速拆卸更换,无法根据加工需求快速的更换对应型号的型腔的缺点,因此,本领域技术人员提供了一种新型卧式双向成型机,以解决上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新型卧式双向成型机,包括箱体(1),其特征在于:所述箱体(1)的上端一侧固定设置有储料罐(3),所述箱体(1)的上端中间位置固定设置有螺杆挤出机(4),所述储料罐(3)的输出端和螺杆挤出机(4)的输入管贯通连接,所述箱体(1)的内部对称设置有一对动模(13)以及一对定模(15),所述箱体(1)的内部位于侧边位置对称滑动设置有一对动模(13),所述箱体(1)的内部靠近中间位置对称固定设置有一对定模(15),一对所述定模(15)和一对动模(13)相互对应配合;一对所述动模(13)以及一对定模(15)的前端中间位置均开设有装配槽(24),一对所述动模(13)位于装配槽(24)的位置均固定设置有第二装配型腔(26),一对所述定模(15)位于装配槽(24)的位置均固定设置有第一装配型腔(22),一对所述第一装配型腔(22)以及第二装配型腔(26)的侧边中间位置均开设有卡槽(21),一对所述动模(13)和一对定模(15)位于装配槽(24)的四侧侧边中间位置均固定设置有电动伸缩卡杆(25),多个所述电动伸缩卡杆(25)均和多个卡槽(21)相互卡合配合,一对所述定模(15)位于装配槽(24)的底端中间位置均固定设置有注塑道(28),一对所述第一装配型腔(22)的底端中间位置均固定设置有密封配合块(27),一对所述密封配合块(27)均和一对注塑道(28)相互密封卡合贯通配合;一对所述动模(13)位于装配槽(24)的底端位置均等距固定设置有多个散热片(20)一对所述第二装配型腔(26)的底端均和多个散热片(20)导热接触配合,一对所述动模(13)的内部靠近装配槽(24)的位置固定设置有冷却水箱(18),一对所述冷却水箱(18)的输出端和出水口(11)贯通连接,一对所述冷却水箱(18)的输入端和进水口(9)贯通连接,一对所述冷却水箱(18)靠近多个散热片(20)的一侧侧壁固定设置有导热板(19),所述导热板(19)和多个散热片(20)相互导热接触配合。2.根据权...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田晓洪王俊阳
申请(专利权)人:青岛三巨电子部件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