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件插拔结构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3736958 阅读:229 留言:0更新日期:2012-04-11 18:40
一种组件插拔结构,用以辅助将一组件单元插置结合在一机架中或由该机架中予以取出。该插拔结构是在标的组件单元之前侧面设有一本体基座,并在该本体基座邻近于其顶面一适当距离处设置有一贯穿之枢轴。至少一可旋动板体,藉由该枢轴而枢连结合于该本体基座之预定位置,该可旋动板体包括有一凸缘部以及一延伸臂,并在该延伸臂结合有一把手。当该把手之可扳动端受到一贴近或远离本体基座之扳动操作时,该把手透过该可旋动板体以枢轴为旋动中心而受到旋动,并使该可旋动板体之凸缘部随之旋动。该组件插拔结构更包括有一锁定机构,用以使该把手在受到旋动贴近于该本体基座时,将把手锁定定位于该本体基座。(*该技术在2014年保护过期,可自由使用*)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技术是关于一种组件插拔结构,特别是一种可作为组件单元插置结合在一机架中或由该机架中予以取出之辅助插拔结构。
技术介绍
在多种电子或计算机设备中,为了便于功能扩充、便于组装、以及便于维护检修,故经常会采用功能组件之型态将不同功能之组件单元以可插拔的型态,组装在一机架中。例如在目前所广泛使用之组件化工业控制设备、量测设备、控制系统、计算机设备…等场合中,即经常会使用到该可插拔之组件单元组立架构。在采取此类可插拔组件组装的架构中,一般是在该机架中设计了多个组件单元之定位结构,来使各个功能组件单元得以稳固定位在该机架定部空间之预定位置。传统的组件定位结构,一般是采用锁固螺丝将组件单元锁定在机架之预定位置中。此种固定式之定位结构,虽然具有定位稳固、结构简易之优点,但在组件之组装、日后的功能扩充以及维护检修方面却极为不便。因此,业者乃设计出以滑轨或滑槽等导引及定位结构,来使组件单元插置结合在机架中之结构,以提供组件快速插拔(Plug In/Out)的便利性。然而,在使用此类型的组件单元组立结构时,往往机构设计未尽周严,故经常亦无法兼顾作动确实、省力、低成本之效果。由于先前技术中所使用之锁固螺丝定位结构、或以滑轨或滑槽作为导引及定位之传统结构,皆有其缺失,故业者乃亟思设计出一种又能达到组件快速插拔、又能达到定位确实、以及适合制作及组装之组件插拔结构,且最好能在插拔操作过程中又能达到省力、简便之效果。然而,在设计能符合上述需求之插拔结构时并不容易,因为该插拔结构必需配合及受限于组件单元的插拔需求、机架之有限空间、机架本身之结构、邻近组件间之插拔操作空间…等,只要在其中一个因素未考虑周全,即有可能使设计出之产品效果大打折扣。目前所已知的习用组件插拔结构设计中,即仍存在了许多缺点,而无法符合上述之需求。
技术实现思路
缘此,本技术之主要目的即是提供一种组件单元之插拔结构,用以将一组件单元稳固插置结合在一机架中,在该插拔结构之设计中,并不需要在该组件与机架间以锁固螺丝予以锁定。本技术之另一目的是提供一种定位确实之组件插拔结构,该插拔结构巧妙配合机架之简易开槽以及本身之凸缘结构,而可使整个插拔结构及组件单元位在锁定位置时,可稳固卡制定位在该机架内部空间之预定位置而不致脱出。本技术之另一目的是提供一种便于插拔之组件插置结构,当欲将该插置定位之组件单元由机架分离取出时,藉由本技术之结构设计及配合操作者之简易操作,而可快速、省力、简便地将组件单元由机架中予以分离取出。本技术之另一目的是提供一种以旋动操作使组件抽拔之组件插拔结构,当欲将该插置定位之组件单元由机架分离取出时,藉由本技术之结构设计,操作者只需简易之旋动操作,即可使组件单元顺利地由机架中予以分离取出。本技术为解决习知技术之问题所采用之技术手段是在一标的组件单元之前侧面设有一本体基座,并在该本体基座邻近于其顶面一适当距离处设置有一贯穿之枢轴。至少一可旋动板体,藉由该枢轴而枢连结合于该本体基座之预定位置,该可旋动板体包括有一凸缘部以及一延伸臂,并在该延伸臂结合有一把手。当该把手之可扳动端受到一贴近或远离本体基座之扳动操作时,该把手透过该可旋动板体以枢轴为旋动中心而受到旋动,并使该可旋动板体之凸缘部随之旋动。一锁定机构可使该把手在受到旋动贴近于该本体基座时,将该把手锁定定位于该本体基座,该锁定机构包括有一解脱键,设置在该把手之可扳动端;一卡勾,由该解脱键面向于该本体基座方向之内侧面凸伸出;一卡制槽,开设在该本体基座底部并相对应于该凸伸出之卡勾,并形成有一卡制部。当该把手受旋动而贴近于该本体基座时,该卡勾恰通过该本体基座之卡制槽,并卡扣于该本体基座之卡制部。由于本技术之组件插拔结构设计完善配合组件单元的插拔需求、机架之空间运用、兼机架本身之结构、以及考虑到邻近组件间之插拔操作空间等各项因素,故可以使组件单元在插置结合于机架时,能达到组件快速插拔、又能达到定位确实之效果。且整个组件插拔结构在制作方面,由于适合以一般模具制作之方式予以完成及组立,故亦有制作容易之优点。在操作方面,本技术采用最适合人体工学的把手扳动操作,故可达到操作简便之效果,且在插拔操作时,均不会影响到邻近组件单元之定位。附图说明本技术所采用的具体结构设计、以及如何达到上述效果及目的之原理,将藉由以下之实施例及附图作进一步之说明。图1为本技术中之组件插拔结构结合在一组件单元,并将该组件单元插置结合在一机架内之立体图。图2是本技术中之组件插拔结构结合在一组件单元,且该组件单元由机架分离出时之立体分解图。图3是本技术之组件插拔结构结合在一组件单元,且该组件插拔结构之把手位于锁定位置。图4为本技术之组件插拔结构结合在一组件单元,且该组件插拔结构之把手位于解锁状态。图5为图3中A部份之放大图。图6为本技术之插拔结构结合在一组件单元时之部份剖面侧视图,且该组件插拔结构之把手位于锁定位置。图6A为图6中B部份之放大图。图6B为图6中C部份之放大图。图7为本技术之插拔结构结合在一组件单元时之部份剖面侧视图,且该组件插拔结构之把手位于解锁状态。图7A为图7中D部份之放大图。具体实施方式参阅图1所示,其为本技术中之组件插拔结构结合在一组件单元,并将该组件单元插置结合在一机架内之立体图,而图2为本技术中之组件插拔结构结合在一组件单元,且该组件单元由机架分离出时之立体分解图。如图所示,一机架1主要由一底板11、一顶板12、一左侧板13、以及一右侧板14组构成一具有内部空间之框架结构。在该机架1之底板11上设有导引结构,例如该导引结构包括有多个前后方向之导轨15(或导槽),而在该顶板12对应于各个导轨15且邻近于该顶板12之前侧缘处,则开设有多个卡扣槽16。该机架1之内部空间中可容置多个组件单元2,该组件单元2之底部设有对应于该机架1之底板11上之导轨15的凹槽(未示),以使该组件单元2插置结合在该机架1之内部空间时,得以该凹槽对应于机架1之底板11之导轨15之导引,而可将该组件单元2滑动推移入该机架1之内部空间中。图3为本技术之组件插拔结构结合在一组件单元,且该组件插拔结构之把手位于锁定位置,而图4为本技术之组件插拔结构结合在一组件单元,且该组件插拔结构之把手位于解锁状态。如图所示,本技术之组件插拔结构3结合在组件单元2之前侧面,用以辅助将该组件单元2插置结合在机架1之内部空间或由该机架1中予以取出。该组件插拔结构3包括有一本体基座31,并在邻近于该本体基座31之顶面一适当距离处,设有一贯穿该本体基座31之枢轴32。一对可旋动板体4分别配置在该本体基座31之两侧面,并藉由该枢轴32而枢连结合于该本体基座31之预定位置。故该可旋动板体4可以该枢轴32为旋转中心而受到旋动。图5为图3中A部份之放大图,其显示该可旋动板体4之结构是包括有一凸缘部41,该凸缘部41之前缘作为卡制缘41a,而后缘则作为推抵缘41b,此一推抵缘41b具有一曲弧状边缘。该可旋动板体4另具有一延伸臂42,该延伸臂42大约是以相反于该凸缘部41之方向延伸出。该可旋动板体4之延伸臂42可结合有一把手5之顶端。该把手5之延伸长度大约等于该本体基座31之顶缘至底缘之长度,并且使其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一种组件插拔结构,其特征在于该插拔结构包括有:一本体基座,可结合于该组件单元之前侧面;一枢连机构,包括有一枢轴,贯穿设置在邻近于该本体基座顶面一适当距离处;至少一可旋动板体,藉由该枢轴而枢连结合于该本体基座之预定位置,该可旋动板体包括有一凸缘部以及一延伸臂,该凸缘部之前缘系作为卡制缘,而后缘则系作为推抵缘;一把手,其顶端系结合于该可旋动板体之延伸臂,而底端则延伸出作为可扳动端;当该把手之可扳动端受到一贴近或远离本体基座之扳动操作时,该把手透过该可旋动板体以枢轴为旋动中心而受到旋动,并使该可旋动板体之凸缘部随之旋动,并使该旋动板体之凸缘部之前缘卡制于该机架之一预定卡扣槽中,而将该组件单元稳固插置结合在该机架中。

【技术特征摘要】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黄建发
申请(专利权)人:上海环达计算机科技有限公司神达电脑股份有限公司
类型:实用新型
国别省市:31[中国|上海]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