板件固定柱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3736002 阅读:169 留言:0更新日期:2012-04-11 18:40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板件固定柱,用以固定一板件,板件固定柱包含有一柱体、一勾固件及至少一翼板。柱体抵撑于板件的底面,并以一定位销穿过接近板件边缘处的定位孔。勾固件具有一弯折臂及一卡勾,其中弯折臂一端延伸于柱体,且卡勾位于弯折臂的另一端。卡勾可于一扣持位置勾住板件的边缘,或者是于一释放位置脱离板件。翼板可摆动地装设于弯折臂上,其中翼板常态地位于一第一位置,且翼板可被拨动至一第二位置并抵靠柱体,而推动弯折臂相对于柱体弯曲,以带动卡勾由扣持位置移动至释放位置,而轻易地释放板件。(*该技术在2016年保护过期,可自由使用*)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新型涉及一种板件的固定装置,特别是一种有助于方便拆装板件的板件 定位柱。
技术介绍
电子装置机壳内部的印刷电路板必须有效地固定于机壳内侧。且印刷电路 板与机壳内壁保持一间隔距离,以避免印刷电路板底面的电路接点、焊点、突 出的接脚与机壳内壁接触而短路。现有技术中主要以螺柱来固定印刷电路板,并使印刷电路板与机壳内壁保 持一间隔距离。其作法是将多个螺柱固定于机壳内壁上,且各螺柱的顶面具有一螺 L。接着将印刷电路板放置于螺柱上,使印刷电路板的定位孔重合于各螺 柱的螺孔上,以螺丝穿过定位孔并锁入螺孔中,以固定印刷电路板。然而这种 作法必须使用螺丝固定,操作较为不便,且金属制的螺丝容易造成接点短路的 问题,因此必须在螺丝与印刷电路板接触处加上绝缘垫圈。针对上问题,便有利用嵌合柱(PUSHPIN) 50的固定方式被提出,如图 l及图2所示,嵌合柱50供快速固定印刷电路板(板件10)。嵌合柱50主要包 含有一柱体51、 一定位销52及一勾部53。柱体51固定于机壳内壁(基座30), 而定位销52突出于柱体51的顶面。勾部53环绕于定位销52的前段,并沿径 向突出。定位销52具有一切槽521,以将定位销52沿轴向分割为二部分,使 定位销52可承受一径向的压力后,内縮变形而縮小直径。柱体51的顶部用以 抵撑印刷电路板的底面,并以定位销52穿过接近电路板的定位孔11。定位销 52可受到定位孔11边缘挤压而内縮,使勾部53穿过定位孔11,然后勾抵于 印刷电路板的顶面,藉以固定印刷电路板,并使印刷电路板与机壳内壁之间保 持一间隔距离。前述的嵌合柱50,可快速地将印刷电路板固定,然而欲拆除印刷电路板 时,必须施力拔除印刷电路板,以使定位销52变形,以利勾部53穿过定位孔11。但是为了加强固定效果,勾部53外型的设计并不利于反向脱出定位孔11, 使得移除印刷电路板非常困难,甚至造成印刷电路板或是嵌合柱50本身损毁 上述现有技术的电路板固定结构,虽然组装上操作容易,但若要对于电路 板进行拆装却相当困难。
技术实现思路
鉴于以上的问题,本技术提供一种板件固定装置,可快速地固定一板 件,又可容易地将板件移除。为达成上述目的,本新型提供一种板件固定柱,用以固定一板件,例如--印刷电路板,其中板件的邻近边缘处具有至少一定位孔。此种板件固定柱包含 有一柱体、 一勾固件以及至少一翼板。柱体抵撑于板件的底面,并以一定位销 穿过接近板件边缘处的定位孔。勾固件具有一弯折臂及一卡勾,其中弯折臂一 端延伸于柱体,且卡勾位于弯折臂的另一端。卡勾可于一扣持位置勾住电路板 的边缘,或者是于一释放位置脱离电路板。翼板可摆动地装设于弯折臂上,其 中翼板常态地位于一第一位置,且翼板可被拨动至一第二位置并抵靠柱体,而 推动弯折臂相对于柱体弯曲,以带动卡勾由扣持位置移动至释放位置,而轻易 地释放板件。本新型的功效在于,板件固定柱本身包含有可摆动的翼板,可提供使用者 推动而带动卡勾脱离电路板边缘,不仅有利于将电路板组装于板件固定柱,更 可提供使用者方便且容易地将电路板自板件固定柱拆卸下。以F在实施方式中详细叙述本新型的详细特征以及优点,其内容足以使任 何熟悉相关技术的人了解本新型的
技术实现思路
并据以实施,且根据本说明书所揭 露的内容、权利要求保护范围及附图,任何熟悉相关技术的人可轻易地理解本 新型相关的目的及优点。以上关于本新型内容的说明及以下之实施方式的说明是用以示范与解释 本新型的原理,并且提供本新型的权利要求保护范围更进一步的解释。附图说明图1为现有技术中板件藉由嵌合柱固定于基座的立体示意图; 图2为现有技术嵌合柱的立体示意图3为本新型板件固定柱与板件的立体分解图; 图4为本新型板件固定柱之立体示意图; 图5为图4中板件固定柱的侧视图; 图6为图4中板件固定柱的仰视图; 图7为图4中板件固定柱的正视图8为本新型板件固定柱中,翼板位于第一位置的示意图; 图9为本新型板件固定柱中,翼板位于第二位置的示意图; 图IO为本新型板件固定柱中,卡勾位于扣持位置的立体示意图; 图ll为本新型板件固定柱中,卡勾位于释放位置的立体示意图。 其中,附图标记为10...................................板件11...................................定位孔20...................................板件固定柱21...................................柱体211.................................顶面22...................................环状凸缘23...................................定位销24...................................勾固件241.................................弯折臂242.................................卡勾25...................................翼板30...................................基座50...................................嵌合柱51...................................柱体52...................................定位销521.................................切槽53...................................勾部具体实施方式为使对本新型的目的、构造、特征、及其功能有进一步的了解,兹配合实施例详细说明如下。请参阅图3、图4、图5、图6及图7,为本技术实施例所提供的一种 板件固定柱20,其中板件固定柱20用以将板件10 (例如一印刷电路板)固定 于一基座30。基座30可为个人计算机、工业计算机或服务器等的计算机机壳的一部份, 用以承载电子组件。板件IO可为装设于各种计算机机壳内部的印刷电路板, 具有各种印刷电路及集成电路芯片,其中板件10为略呈矩形的板体,其任两 对角的边缘处分别开设有一定位孔11。板件固定柱20包含有一柱体21、 一勾固件24及二翼板25,其中柱体21、 勾固件24及翼板25为一体成型。柱体21大致为一圆柱型塑料射出成型材质的支撑构件,但其外观形状并 不以此为限,只要可提供支撑功能的柱状结构件即可。柱体21的底部固定于 基座30,且柱体21的顶面211凸出形成一定位销23。柱体21以顶面支撑于 板件10的底面,并以定位销23穿过板件10的定位孔11,以对于板件10进 行定位。柱体21的顶面211的外周形成一环状凸缘22,环绕柱体21的外周1, 其中环状凸缘23的直径大于定位孔11的直径,而柱体21的直径亦大于定位 孔11的直径,使柱体21不会穿过定位孔11,并以柱体21的顶面211及环状 凸缘22用以抵住板件10的底面。勾固件24为一勾臂状塑料射出成型材质的构件,其包含有一弯折臂241 及一卡勾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一种板件固定柱,用以固定一板件,该板件的邻近边缘处具有至少一定位孔,其特征在于,该板件固定柱包含有:    一柱体,其顶面抵撑于该板件的底面,其中该柱体的顶面凸出一定位销,用以穿过该板件的定位孔;    一勾固件,具有一弯折臂及一卡勾,该弯折臂的一端延伸于该柱体的侧面,且该卡勾位于该弯折臂的另一端,其中该卡勾可于一扣持位置勾住该电路板的边缘,或者是于一释放位置脱离该电路板;及    至少一翼板,可摆动地装设于该勾固件的弯折臂,其中该翼板常态地位于一第一位置,且该翼板可被拨动至一第二位置并抵靠该柱体,而推动该弯折臂相对于该柱体弯曲,藉以带动该卡勾由该扣持位置移动至该释放位置。

【技术特征摘要】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陈文华
申请(专利权)人:英业达股份有限公司
类型:实用新型
国别省市:71[中国|台湾]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