阀、阀组和具有阀和/或阀组的部件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37368078 阅读:15 留言:0更新日期:2023-04-27 07:14
本发明专利技术涉及一种阀,包括:壳体(1),具有至少第一开口(1.1)、第二开口(1.2)和第三开口(1.3);第一致动元件(6.1)和第二致动元件(6.2),各自能够沿着共同的纵向轴线沿着壳体(1)的引导件移动;复位元件(5),设置在第一致动元件(6.1)与第二致动元件(6.2)之间,通过施加力,复位元件(5)将第一致动元件(6.1)和第二致动元件(6.2)保持在静止位置,在静止位置,第一致动元件(6.1)关闭或打开第一开口(1.1),以及第二致动元件(6.2)关闭或打开第三开口(1.3);第一导线(4.1),用形状记忆合金形成或由形状记忆合金制成,并且布置在第一致动元件(6.1)上和壳体(1)的与第一致动元件(6.1)相对的部分上;以及第二导线(4.2),用形状记忆合金形成或由形状记忆合金制成,并且布置在第二致动元件(6.2)上和壳体(1)的与第二致动元件(6.2)相对的部分上;其中,通过将电流施加到相应的第一导线或第二导线(4.1、4.2)以及产生的相应导线(4.1、4.2)的收缩,相应的致动元件(6.1、6.2)能够克服由复位元件(5)施加的力而从静止位置移动至致动位置。从静止位置移动至致动位置。从静止位置移动至致动位置。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阀、阀组和具有阀和/或阀组的部件


[0001]本专利技术涉及一种阀、包括多个这种阀的阀组、以及具有至少一个这种阀和/或阀组的部件,其中,特别地,该阀是气动阀,该部件是车辆座椅。

技术介绍

[0002]阀用于控制最多样化的
中的一种或多种流体。例如,在生产设备中,在单作用缸中使用阀。另外,在医疗装置中使用阀,例如用于控制血压测量装置的臂带,以及在车辆技术中使用阀。
[0003]在机动车辆中的现代座椅系统中,除了用于倾斜靠背或用于设置到前部的距离的常规机构之外,其它调节轴也集成在靠背、座垫和头枕中。另一个舒适部件是气动系统,特别地,利用该气动系统可支承或减轻身体的各个部分。该气动系统的基础由大量的气垫形成,气垫附接在内饰件和覆盖物下面,并通过具有强力压缩机的快速作用阀进行充气和放气。为此,原则上,正在寻求两种不同的解决方案:在电动系统中,借助于小型化的提升磁体或螺线管电动机来控制气流。在这里,永磁转子在圆筒线圈中移动。这里的缺点是重量大、能量消耗大和发声。
[0004]用于致动阀的另一选择是基于使用热形状记忆合金(SMA)作为致动器。如果这些材料加热到某一温度以上,则它们经历可逆的结构转变,这伴随着性能和外部几何形状(例如长度)的变化。更确切地说,这些合金是根据它们的温度以两种不同的结构状态出现的合金。在室温下,存在马氏体结构,在面心立方晶格的情况下,在约80℃的特定极限温度下,该马氏体结构转变为奥氏体结构。在转变为奥氏体状态期间,由形状记忆合金制成的导线缩短,由此其可做功,并且例如,克服复位元件的作用致动阀元件。这提供了一种主动原理,利用该原理可在乃至最小的构造空间中无噪音地产生力和冲程。
[0005]例如,DE102005060217B4公开了一种3/3通阀,其中阀级在承载件上一式两份地施加。然而,这里的缺点是数量相对多的部件,这是由于承载件上的重复设计所必需的。

技术实现思路

[0006]因此,本专利技术的目的是提供一种阀,该阀避免了所提到的缺陷,即,该阀可以以简单的方式配置成具有尽可能少的部件和较轻的重量。
[0007]该目的通过根据主权利要求的根据本专利技术的阀来实现。在从属权利要求中描述了有利的实施方式和发展。
[0008]根据本专利技术的阀包括具有至少第一开口、第二开口和第三开口的壳体。阀还包括第一致动元件和第二致动元件,第一致动元件和第二致动元件中的每个均可沿着壳体的引导件沿着共同的纵向轴线移动。在第一致动元件和第二致动元件之间设置有复位元件,该复位元件通过施加力将第一致动元件和第二致动元件保持在静止位置,在该静止位置,第一致动元件关闭或打开第一开口,第二致动元件关闭或打开第三开口。根据本专利技术的阀还包括第一导线,该第一导线由形状记忆合金形成或由形状记忆合金支承,并且该第一导线
布置在第一致动元件上和与第一致动元件相对的、壳体的部分上。另外,该阀包括第二导线,该第二导线由形状记忆合金形成或由形状记忆合金支承,并且该第二导线布置在第二致动元件上和与第二致动元件相对的、壳体的部分上。通过将电流施加到相应的第一导线或第二导线以及产生的相应导线的收缩,相应的致动元件可克服由复位元件施加的力而从静止位置移动至致动位置。
[0009]两个调节元件均可具有调节元件主体和密封元件。可替代地,相应的致动元件也可包括将相应的致动元件主体连接至相关密封元件的连接杆。
[0010]在静止位置,第一致动元件主体和第二致动元件主体彼此具有第一距离。相比之下,在致动位置,第一致动元件主体和第二致动元件主体彼此具有小于第一距离的第二距离。
[0011]因此,如果将电流施加到相应的导线,则导线被加热,改变到奥氏体状态,并因此缩短。如果电流中断,则导线再次冷却,进入马氏体状态,并在相应致动元件的静止位置重新获得其预定长度。
[0012]两个致动元件和壳体可设计成使得两个致动元件可在壳体的引导件上或壳体的引导件内移动。
[0013]由于复位元件作用在两个致动元件上,因而可实现所需部件和阀的重量的减小,同时实现两个致动元件的可靠致动和对一种或多种流体的体积流量的相关控制。例如,压缩空气可用作流体。然而,也可使用其它气体或不导电的液体。形状记忆合金还确保第一致动元件和第二致动元件能够以定向和可再现的方式移动。一旦由导线的收缩引起的力过补偿由复位元件引起的力,相应的致动元件就移动。因此,根据本专利技术的阀具有共用引导件和复位元件的两个阀级。因此,可显着地减少部件数量。在操作期间,两个阀级可同时或分别致动。两个阀级均可以以共同的末端位置接触操作。通过根据本专利技术的阀,可产生供给到阀的两种流体的混合物。为此,可经由第一开口供应第一流体,并且可经由第三开口供应不同于第一流体的第二流体。为此,两个阀级,即第一开口和第三开口,可至少部分地同时或短时间连续地打开或关闭。
[0014]第一致动元件和第二致动元件均可沿引导件以相反的运动方向相对于彼此平移。这种被引导的线性运动确保致动元件以易于实现和限定的方式运动。例如,两个致动元件彼此相对的运动可通过滑动表面进行。
[0015]第一致动元件和第二致动元件可布置在壳体中,使得两个致动元件彼此直接接触,从而可实现紧凑的设计。
[0016]两个致动元件中的每个均可具有圆柱形端部,其中致动元件可布置在壳体中,使得相应的端部面向另一端部。在这里,可选择相应端部的直径,使得一个致动元件可移动至另一个致动元件中。还可设置两个致动元件的端部具有相同的直径,但是两个端部中的一个的直径是锥形的,使得该端部可容纳在形成于另一个致动元件内部的空腔中。
[0017]因此,第一致动元件和第二致动元件优选地至少部分地为中空圆柱体的形式。在特别优选的方式中,复位元件布置在第一致动元件的内部和第二致动元件的内部。代替在致动元件的内部,复位元件也可布置在致动元件上,以便在外部包围致动元件。
[0018]复位元件可设计成返回弹簧,优选地设计成压缩弹簧,以便能够永久地在两个致动元件上施加限定的压力和相应的力。
[0019]根据本专利技术的阀可设计成使得在通电状态下,第一开口和/或第三开口由相应致动元件的相关密封元件关闭或打开。因此,在断电状态下,阀可配置成“NC阀”(NC

常闭)或“NO阀”(NO

常开)。
[0020]在作为NC阀的实施方式的情况下,致动元件主体可直接连接至两个致动元件中的密封元件。
[0021]相比之下,在作为NO阀的实施方式的情况下,密封元件可通过用于两个致动元件的连接杆连接至致动元件主体。在这种配置中,在纵向轴线方向上延伸的连接杆至少部分地穿过相应的开口,即,连接杆至少部分地突出到由开口形成的开口通道中,其中相应的密封元件在相应的致动元件的致动位置关闭相关联的开口。在根据本专利技术的阀作为NO阀的配置中,相应的密封元件不像在NC阀的配置中那样关闭相应开口的向内的密封座上的相应开口,而是关闭相应开口的向外的阀座上的相应开口。向内指向意味着在阀中心的方向上,即在复位元件的方向上。另一方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阀,用于控制一种或多种流体,特别地,所述阀为气动阀,所述阀包括:壳体(1),具有至少第一开口(1.1)、第二开口(1.2)和第三开口(1.3);第一致动元件(6.1)和第二致动元件(6.2),所述第一致动元件(6.1)和所述第二致动元件(6.2)各自能够沿着共同的纵向轴线沿着所述壳体(1)的引导件移动;复位元件(5),设置在所述第一致动元件(6.1)与所述第二致动元件(6.2)之间,通过施加力,所述复位元件(5)将所述第一致动元件(6.1)和所述第二致动元件(6.2)保持在静止位置,在所述静止位置,所述第一致动元件(6.1)关闭或打开所述第一开口(1.1),以及所述第二致动元件(6.2)关闭或打开所述第三开口(1.3);第一导线(4.1),用形状记忆合金形成或由形状记忆合金制成,并且布置在所述第一致动元件(6.1)上和所述壳体(1)的与所述第一致动元件(6.1)相对的部分上;以及第二导线(4.2),用形状记忆合金形成或由形状记忆合金制成,并且布置在所述第二致动元件(6.2)上和所述壳体(1)的与所述第二致动元件(6.2)相对的部分上;其中,通过将电流施加到相应的第一导线(4.1)或第二导线(4.2)以及产生的相应导线(4.1、4.2)的收缩,相应的致动元件(6.1、6.2)能够克服由所述复位元件(5)施加的力而从所述静止位置移动至致动位置。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阀,其中,所述第一致动元件(6.1)和所述第二致动元件(6.2)布置成在所述壳体(1)上彼此直接触碰接触,所述致动元件(6.1、6.2)经由滑动表面相对于彼此移动。3.根据前述权利要求中任一项所述的阀,其中,所述第一致动元件(6.1)和所述第二致动元件(6.2)各自形成为中空圆柱体的形状,以及所述复位元件(5)布置在所述第一致动元件(6.1)的内部中,并且布置在所述第二致动元件(6.2)的内部中。4.根据前述权利要求中任一项所述的阀,其中,所述复位元...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肯尼
申请(专利权)人:A凯塞汽车系统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