机动车中燃料管线的流体联接器及其与相应配对件的组合及建立两个流体管线连接的方法技术

技术编号:33526760 阅读:28 留言:0更新日期:2022-05-19 01:50
本发明专利技术涉及一种流体联接器,特别是用于机动车辆中的燃料管线的流体联接器,包括壳体(20)、阻挡部件(44)和检测套筒(60),壳体(20)包括用于配对件(50)的容座(43),阻挡部件(44)布置在容座(43)中或容座(43)上,并且能够接合在配对件(50)的阻挡肋(52)的后方,使得配对件(50)在轴向方向上固定在容座(43)中,以及检测套筒(60)轴向可移动地设置在容座(43)中并且包括至少一个第一接合部(61)以及至少一个第二接合部(62),当第一接合部(61)插入配对件(50)时能够与阻挡肋(52)接合,使得检测套筒(60)沿配对件(50)的插入方向轴向移出初始位置,该第二接合部(62)沿插入方向设置在第一接合部(61)的后方,并且当将配对件(50)拉出时,能够与阻挡肋(52)接合,使得检测套筒(60)与配对件(50)的插入方向相反地轴向移出检测位置,进入初始位置,以及其中,检测套筒(60)包括至少一个检测部(64),在初始位置,检测部(64)容纳在容座(43)内,使得检测部(64)从外部不可见,在检测位置检测部(64)从容座(43)突出使得检测部(64)从外部可见。检测部(64)从外部可见。检测部(64)从外部可见。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机动车中燃料管线的流体联接器及其与相应配对件的组合及建立两个流体管线连接的方法


[0001]本专利技术涉及一种流体联接器,特别是用于机动车辆中的燃料管线的流体联接器,以及该流体联接器与相应的配对件的组合。然而,流体联接器也可用于机动车辆中的其它流体管线。实例包括冷却水管线、滤网清洗管线、氢气管线、空气管线和曲轴箱通风系统。此外,本专利技术涉及一种用于建立两个流体管线的连接的方法。

技术介绍

[0002]机动车辆中的燃料管线通常具有用于可拆卸地连接两个燃料管线的流体联接器,例如连接到燃料箱中的潜水泵以便替换有缺陷的潜水泵。为此,这些流体联接器被认为是快速和容易地可拆卸和可连接的。
[0003]如图7所示,DE102016001610A1公开了这种流体联接器。用于可拆卸地连接两个流体管线的端部的这种插入式联接器包括插入部分(图7中未示出)和由第一套筒部分3和第二套筒部分5组成的套筒部分。当插入时,插入部分轴向锁定在第二套筒部分5中,并被接纳成可绕其轴线旋转,其中,第二套筒部分5又以轴向锁定的方式容纳在第一套筒部分3中,并使得第二套筒部分5可绕公共轴线以不同的旋转角度插入。
[0004]第二套筒部分5支撑致动元件7,该致动元件7可以在锁定位置和解锁位置之间移动,在锁定位置示出了插入部分的轴向拉出固定,在解锁位置释放拉出固定。为此,可以与插入部分的阻挡肋接合的阻挡部件12设置在接片11的可弹性变形的端部上。
[0005]在接片11的静止状态,阻挡部件12与插入部分的阻挡肋(未示出)接合。为了释放接合,致动元件7沿箭头14的方向移动,与接片11的弹性恢复力相反,以便径向向外移动阻挡部件12,从而脱离与阻挡肋的接合。
[0006]这种构造提供了这样的选择,即,在考虑到相应的安装条件的同时,将支撑致动元件7的第二套筒部分5相对于插入部分和第一套筒部分3的旋转角度位置设定为并由此将插入式联接器的致动位置设定为可接近致动元件7而没有任何障碍物。此外,窗口15设置在第二套筒部分5中,这允许视觉检查正确的锁定状态。
[0007]然而,根据机动车辆中的安装和空间条件,视觉检查锁定状态有时是困难的,并且只能使用适当的工具,例如火炬和镜子来执行。因此,需要一种无需工具就能以简单的方式检测锁定状态的流体联接器。

技术实现思路

[0008]因此,本专利技术的目的是提供一种可拆卸的流体联接器,其中能够以简单和可靠的方式检测正确的锁定状态。
[0009]该目的通过独立权利要求的特征来实现。在从属权利要求中限定了有利的发展。
[0010]本专利技术的一个方面涉及一种流体联接器,特别是用于机动车辆中的燃料管线的流体联接器,包括:
[0011]壳体,其包括用于配对件或管部件的(基本上圆柱形的)容座,
[0012]阻挡部件或闩锁或锁,其布置在容座中或容座上,并且能够接合在配对件的阻挡肋的后方,从而与配对件接合,使得配对件在轴向方向上固定在容座中
[0013]检测套筒轴向可移动地设置在容座中,并且包括至少一个第一接合部分和至少一个第二接合部分,当插入配对件时,该第一接合部分能够与配对件的阻挡肋接合,使得检测套筒在配对件的插入方向上轴向移出初始或原始位置进入检测位置,该第二接合部分在插入方向上设置在第一接合部分的后方,并且,当配对件被拉出时,可以与阻挡肋接合,使得检测套筒轴向移出检测位置,与配对件的插入方向相反进入初始位置
[0014]其中,检测套筒包括至少一个检测部,该检测部在初始位置容纳在容座内,使得检测部从外部(径向或垂直于管轴线)不可见,并且在检测位置从容座突出或伸出,使得检测部从外部可见。
[0015]通过检测部仅在流体联接器的完全锁定状态下是可见的,技术人员可以以简单的方式确定流体联接器是否已经正确地接合。因此,可以在没有诸如手电筒和镜子的工具的情况下可视地检测锁定状态。
[0016]第二接合部分优选地是可弹性变形的,并且在检测套筒的初始位置处于未变形状态,并且在检测位置处于弹性变形状态,其中第二接合部分只能在弹性变形状态与阻挡肋接合。换句话说,第二接合部分和流体联接器的轴向中心之间的径向距离由于弹性变形而改变,使得径向距离缩短。在径向距离缩短的状态下,阻挡肋撞击检测套筒的第二接合部分,而在第二接合部分没有弹性变形的状态下,在第二接合部分和阻挡肋之间存在间隙。
[0017]更优选地,检测部被设计为导轨,以便轴向可移动地引导壳体内的检测套筒或壳体内的互补导向槽。因此,检测部具有双重功能,即轴向引导和视觉检测,从而可以减少部件的数量,并且流体联接器可以具有紧凑的尺寸。
[0018]第一接合部分优选地为部分圆或圆弧或全圆的形式,和/或第二接合部分可以在插入方向上形成在检测部的后端上。
[0019]优选地,阻挡部件基本上垂直于插入方向可移动且弹性地预张紧,并且在近侧包括倾斜表面,使得当插入配对件时,阻挡部件通过配对件的阻挡肋的远表面和阻挡部件的倾斜表面之间的接触而弹性地偏转。以这种方式,阻挡部件被移动或弹性地偏转,使得阻挡肋可以通过阻挡部件,以便通过使阻挡部件的远表面与阻挡肋的近表面接触来建立锁定状态。
[0020]更优选地,当阻挡部件没有完全插入容座中时,阻挡部件的弹性恢复力使配对件在与插入方向相反的倾斜表面上移动。因此,当未完全插入时,配对件被推出流体联接器,使得技术人员能够容易地识别出尚未建立正确的连接。
[0021]更优选地,检测套筒包括至少一个弹性恢复钩,当插入检测套筒时,该弹性恢复钩能够与壳体或壳体中的导向槽的远端面接合,使得检测套筒轴向可移动地固定在壳体中。该状态对应于流体联接器的输送状态,即检测套筒已经固定在壳体中,使得其不会掉出,因此不需要安装在安装位置。该至少一个钩优选地沿插入方向设置在其前端的至少一个检测部上。
[0022]然而,钩可以布置在检测套筒上的除检测部之外的点处。或者,壳体可以包括固定装置,例如可以与检测套筒接合的弹性恢复钩。
[0023]更优选地,壳体形成为两部分,其中第二壳体部分包括容座、阻挡部件和检测套筒。第一壳体部分可以以不同的旋转角度连接到第二壳体部分并且包括角度连接件。因此,根据空间条件,可以选择两个壳体部分之间的旋转角度,使得可以安装而没有任何障碍物。
[0024]壳体和/或阻挡部件和/或检测套筒优选地由热塑性材料制成,例如PA6、PA6.6或PA12。这里,检测部优选地由具有与壳体的颜色不同的颜色的热塑性材料制成,以便于检测。
[0025]此外,本专利技术涉及如上所述的流体联接器和配对件的组合,其中配对件具有管状形状,并且阻挡肋形成为径向突出的轴环。
[0026]根据另一个方面,提供了一种用于建立两个流体管线,特别是机动车辆中的燃料管线的连接的方法,该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0027]提供壳体,其形成有用于配对件的容座,
[0028]设置具有阻挡肋的配对件,
[0029]设置阻挡部件,该阻挡部件布置在容座中或容座上,并且能够接合在配对件的阻挡肋的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流体联接器,特别是用于机动车辆中的燃料管线的所述流体联接器,包括:壳体(20),包括用于配对件(50)的容座(43),阻挡部件(44),布置在所述在容座(43)中或所述容座(43)上,并且能够接合在所述配对件(50)的阻挡肋(52)的后方,使得所述配对件(50)在轴向方向上固定在所述容座(43)中,以及检测套筒(60),轴向可移动地设置在所述容座(43)中并且包括至少一个第一接合部(61)以及至少一个第二接合部(62),当所述第一接合部(61)插入所述配对件(50)时能够与所述阻挡肋(52)接合,使得所述检测套筒(60)沿所述配对件(50)的插入方向轴向地移出初始位置朝向检测位置,以及第二接合部(62)沿所述插入方向设置在第一接合部(61)的后方,并且当所述配对件(50)被拉出时能够与所述阻挡肋(52)接合,使得所述检测套筒(60)轴向地移出检测位置,与所述配对件(50)的所述插入方向相反朝向初始位置,以及其中,所述检测套筒(60)包括至少一个检测部(64),在初始位置所述检测部(64)容纳在所述容座(43)内,使得所述检测部(64)从外部不可见,在检测位置所述检测部(64)从所述容座(43)突出,使得所述检测部(64)从外部可见。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流体联接器,其中,所述第二接合部(62)可弹性变形,并且在所述检测套筒(60)的初始位置处于未变形状态,并且在所述检测位置处于弹性变形状态,其中,所述第二接合部(62)只能在变形状态与所述阻挡肋(52)接合。3.根据前述权利要求中任一项所述的流体联接器,其中,所述检测部(64)设计成导轨,以便在所述壳体(20)中轴向可移动地引导所述检测套筒(60)。4.根据前述权利要求中任一项所述的流体联接器,其中,所述第一接合部(61)为部分圆或完整圆的形式和/或所述第二接合部(62)在所述插入方向上形成在所述检测部(64)的后端上。5.根据前述权利要求中任一项所述的流体联接器,其中,所述阻挡部件(44)可移动且弹性地预张紧为基本上垂直于所述插入方向,并且所述阻挡部件(44)包括倾斜表面(44a),使得当所述配对件(50)被插入时,所述阻挡部件(44)通过所述配对件(50)的所述阻挡肋(52)与所述倾斜表面(44a)之间的接触而弹性地偏转。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流体联接器,其中,当所述阻挡部件(44)没有完全插入所述容座(43)中时,所述阻挡部件(44)的弹性恢复力使所述配对件(50)在所述倾斜表面(44a)上与所述插入方向相反地移动。7.根据前述权利要求中任一项所述的流体联接器,其中,所述检测套筒(60)包括至少一个弹性恢复钩(66),当所述弹性恢复钩(66)插入所述检测套筒(60)时...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乔治斯
申请(专利权)人:A凯塞汽车系统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