罐的制造方法技术

技术编号:37368064 阅读:14 留言:0更新日期:2023-04-27 07:14
本发明专利技术提供一种罐的制造方法,能够抑制纤维相对于罐的中心轴的卷绕角度的偏差。一种罐的制造方法,具有卷绕工序,在该卷绕工序中,使卷绕装置(2)的纤维供给部(220)和罐的圆筒状的衬里(15)在与衬里(15)的中心轴(A)平行的方向上相对地移动,同时将从纤维供给部(220)供给的纤维束(14a)缠绕于衬里(15)的外侧。本公开所涉及的罐的制造方法在卷绕工序中,检测在衬里(15)与纤维供给部(220)之间被赋予了张力的纤维束(14a)相对于中心轴(A)的拉伸角度,并以将该拉伸角度维持成规定角度的方式对衬里(15)的移动速度和纤维的卷绕速度中的至少一方进行控制。方进行控制。方进行控制。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罐的制造方法


[0001]本公开涉及罐的制造方法。

技术介绍

[0002]以往,已知有关于纤维缠绕方法的专利技术。例如,下述的专利文献1公开了将纤维缠绕于具备圆顶部的罐的纤维缠绕方法(该文献,摘要等)。该以往的纤维缠绕方法包括将纤维以螺旋状缠绕在罐上的螺旋卷绕工序,在该螺旋卷绕工序中,包括如下的第一及第二工序。
[0003]第一工序是取得包含罐的圆顶部的纤维的折回直径和该圆顶部的纤维的卷绕角度的数据的工序。第二工序是将包含罐的圆顶部的纤维的基准折回直径和该圆顶部的纤维的基准卷绕角度的基准数据与在第一工序中取得的数据进行比较来判定圆顶部的纤维的卷绕位置是否良好的工序。
[0004]根据该以往的纤维缠绕法,不仅在螺旋卷绕工序结束后,而且在螺旋卷绕工序的中途,也能够掌握圆顶部的纤维的卷绕位置,因此能够容易地进行不良产品的检测(该文献,第0009段)。
[0005]另外,以往,已知有关于编织机的专利技术。例如,下述专利文献2所记载的编织机具有面盘、托架及外周内面部(该文献,权利要求1、第0006段等)。
[0006]上述面盘以形成为大致圆筒状的被编织体能够沿轴向通过的过孔为中心而形成为环状。上述托架在比面盘的过孔靠面盘的径向外侧配置有多个,并且在面盘的大致周向上移动并同时向被被编织体的外周面供给线材,由此在被编织体的外周面上编织线材。
[0007]上述外周内面部具备弯曲面和引导轨道部。弯曲面设置于比面盘的过孔靠面盘的径向外侧的部位,并且在被编织体的外周面的周向上设置一周,并且弯曲成与线材开始编织的编织开始位置的最短距离在任意部位都大致相同。引导轨道部沿着弯曲面形成,且将多个托架支承为能够沿面盘的大致周向移动。
[0008]该以往的编织机具有能够防止线材的磨损或线材的切断并且抑制线材的张力的偏差的优异的效果(专利文献2,第0008段)。
[0009]现有技术文献
[0010]专利文献
[0011]专利文献1:日本特开2014

233852号公报
[0012]专利文献2:日本特开2021

050433号公报

技术实现思路

[0013]专利技术所要解决的课题
[0014]在上述以往的纤维缠绕法或编织机中,将用于形成纤维强化树脂层的纤维缠绕于罐的衬里的外侧。但是,例如,由于纤维的特克斯的偏差、衬里的外径的偏差等,纤维相对于罐的中心轴的卷绕角度有可能产生偏差。
[0015]本公开提供一种能够抑制上述的纤维相对于罐的中心轴的卷绕角度的偏差的罐的制造方法。
[0016]用于解决课题的技术方案
[0017]本公开的一个方式所涉及的罐的制造方法的特征在于,具有卷绕工序,在所述卷绕工序中,使卷绕装置的纤维供给部和罐的圆筒状的衬里在与所述衬里的中心轴平行的方向上相对地移动,同时将从所述纤维供给部供给的纤维缠绕于所述衬里的外侧,在所述卷绕工序中,检测在所述衬里与所述纤维供给部之间被赋予了张力的所述纤维相对于所述中心轴的拉伸角度,并以将该拉伸角度维持成规定角度的方式对所述衬里的移动速度和所述纤维的卷绕速度中的至少一方进行控制。
[0018]在上述方式的罐的制造方法中,也可以是,所述卷绕装置是编织机,在所述卷绕工序中,通过控制绕所述衬里沿周向旋转的所述纤维供给部的旋转速度来控制所述卷绕速度。
[0019]在上述方式的罐的制造方法中,也可以是,所述卷绕装置是纤维缠绕装置,在所述卷绕工序中,将所述纤维以螺旋卷绕方式缠绕于所述衬里的外侧。
[0020]在上述方式的罐的制造方法中,也可以是,所述卷绕装置是纤维缠绕装置,在所述卷绕工序中,将所述纤维供给部固定而使所述衬里移动及旋转。
[0021]专利技术效果
[0022]根据本公开的上述方式,通过以将拉伸角度维持成规定角度的方式对衬里的移动速度和纤维的卷绕速度中的至少一方进行控制,能提供能够抑制纤维相对于罐的中心轴的卷绕角度的偏差的罐的制造方法。
附图说明
[0023]图1是利用本公开所涉及的罐的制造方法的实施方式1制造的罐的俯视图。
[0024]图2是表示实施方式1的罐的制造方法的工序的流程图。
[0025]图3是表示在图2的卷绕工序中使用的制造装置的结构的框图。
[0026]图4是图3所示的卷绕装置的主视图。
[0027]图5是图4所示的卷绕装置的俯视图。
[0028]图6是图4所示的卷绕装置的示意性纵剖视图。
[0029]图7是作为图2所示的拉伸角度传感器的激光透射型传感器的遮光图像的一例。
[0030]图8是表示本公开所涉及的罐的制造方法的实施方式2的工序的流程图。
[0031]图9是图8所示的卷绕工序的说明图。
[0032]标号说明
[0033]10
ꢀꢀꢀꢀꢀꢀꢀ

[0034]14a
ꢀꢀꢀꢀꢀꢀ
纤维束(纤维)
[0035]14b
ꢀꢀꢀꢀꢀꢀ
纤维束(纤维)
[0036]15
ꢀꢀꢀꢀꢀꢀꢀ
衬里
[0037]2ꢀꢀꢀꢀꢀꢀꢀꢀ
卷绕装置
[0038]21
ꢀꢀꢀꢀꢀꢀꢀ
纤维供给部
[0039]220
ꢀꢀꢀꢀꢀꢀ
纤维供给部
[0040]A
ꢀꢀꢀꢀꢀꢀꢀꢀ
中心轴
[0041]M1
ꢀꢀꢀꢀꢀꢀꢀ
罐的制造方法
[0042]M2
ꢀꢀꢀꢀꢀꢀꢀ
罐的制造方法
[0043]S12
ꢀꢀꢀꢀꢀꢀ
卷绕工序
[0044]S22
ꢀꢀꢀꢀꢀꢀ
卷绕工序
[0045]θ
ꢀꢀꢀꢀꢀꢀꢀꢀ
拉伸角度
[0046]θ1
ꢀꢀꢀꢀꢀꢀꢀ
拉伸角度
[0047]θ2
ꢀꢀꢀꢀꢀꢀꢀ
拉伸角度
具体实施方式
[0048]以下,参照附图对本公开所涉及的罐的制造方法的实施方式进行说明。
[0049][实施方式1][0050]图1是表示在本公开所涉及的罐的制造方法的实施方式1中制造的罐10的一部分的俯视图。由本实施方式的制造方法制造的罐10例如作为搭载于燃料电池车或氢发动机车等车辆的高压氢罐使用。此外,罐10的用途没有特别限定,也可以在罐10中填充其他气体或液体。
[0051]罐10例如具有圆筒状的中间部11和圆顶状的端部12及圆筒状的缩径部13。中间部11在与罐10的中心轴A平行的方向上位于罐10的两个端部12、12之间。各个端部12在与罐10的中心轴A平行的方向上,设置于中间部11的一端和另一端,具有越远离中间部11则直径越减少的半球状或半椭圆球状的形状。缩径部13例如在罐10的至少一方的端部12设置在与中间部11的相反的一侧,是在罐10中直径最小的圆筒状的部分,在前端具有开口部。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罐的制造方法,其特征在于,具有卷绕工序,在所述卷绕工序中,使卷绕装置的纤维供给部和罐的圆筒状的衬里在与所述衬里的中心轴平行的方向上相对地移动,同时将从所述纤维供给部供给的纤维缠绕于所述衬里的外侧,在所述卷绕工序中,检测在所述衬里与所述纤维供给部之间被赋予了张力的所述纤维相对于所述中心轴的拉伸角度,并以将该拉伸角度维持成规定角度的方式对所述衬里的移动速度和所述纤维的卷绕速度中的至少一方进行控制。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罐的...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加藤圭
申请(专利权)人:丰田自动车株式会社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