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可同时对空气炸锅锅体进行多道工序加工的模具结构
[0001]本专利技术涉及空气炸锅锅体加工
,尤其涉及一种可同时对空气炸锅锅体进行多道工序加工的模具结构。
技术介绍
[0002]空气炸锅是一种常用的烹饪电器,其一般包括带有把手的锅体。在锅体的加工过程中,需要对锅体进行打孔,形成的孔眼主要是用来安装把手。传统的打孔方法是通过人工利用普通的冲床或台钻或者手动冲孔机完成,且冲孔机冲孔后需取下锅,再重新安装至冲孔台进行另外一侧冲孔操作,完成冲孔后再进行印标。现有的锅体的冲孔加工及打标加工操作流程繁琐,效率低,打孔加工方法存在冲孔的精度不高,甚至会出现锅两侧的孔眼不对称,出现不良品甚至废品等不足。
[0003]为此申请号为CN202021621208.2(授权公告号为CN213162797U)的中国技术专利公开了一种锅体冲压铭牌及冲孔组合装置,其包括冲床和工作台,冲床的前方设置有工作台,工作台的上端固定有定位模具,定位模具的上端设置有锅身本体,工作台上端的左右侧均设置有气缸,气缸与定位模具之间均设置有打孔杆,打孔杆一端相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可同时对空气炸锅锅体进行多道工序加工的模具结构,包括:工作台(1);定模(2),设于所述工作台(1)上,供待加工的锅体(a)套设其上;冲压模具,设于所述工作台(1)上,用于对在所述定模(2)上放置到位的锅体(a)进行冲压加工;其特征在于所述冲压模具包括:第一动模(3),有两个,分别布置在所述定模(2)的左右两侧,且能由驱动装置驱动而相向移动,以将锅体(a)压紧在所述的定模(2)上;移动座(4),能左右滑动地约束在所述工作台(1)上,并位于所述第一动模(3)背离所述定模(2)的一侧,且由同一驱动装置驱动而朝所述定模(2)移动;打标样块,包括第一打标样块(51)和第二打标样块(52),所述第一打标样块(51)活动穿设在所述第一动模(3)上,并能由所述移动座(4)驱动朝所述定模(2)移动而向所述锅体(a)施压,所述第二打标样块(52)设于所述定模(2)上与所述第一打标样块(51)相对的位置;冲针(6),活动穿设在所述第一动模(3)中,并能由所述移动座(4)带动而朝所述定模(2)移动,对所述锅体(a)进行冲孔。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可同时对空气炸锅锅体进行多道工序加工的模具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动模(3)上开设有供所述冲针(6)穿过的第一贯通孔(31)以及供所述第一打标样块(51)穿过的第二贯通孔(32)。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可同时对空气炸锅锅体进行多道工序加工的模具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驱动装置包括位于所述工作台(1)上方且能相对工作台(1)上下移动的驱动板(7),所述驱动板(7)在下移过程中能驱动所述第一动模(3)及所述移动座(4)按先后顺序朝向所述定模(2)移动,从而在所述第一动模(3)将所述锅体(a)压紧在定模(2)上后由所述冲针(6)朝所述锅体(a)进行冲孔以及由所述第一打标样块(51)朝所述锅体(a)进行施压打标。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可同时对空气炸锅锅体进行多道工序加工的模具结构,其特征在于:还包括第一限位块(711)和第二限位块(721),所述第一限位块(711)以及第二限位块(721)均能由所述驱动板(7)驱动而上下移动,所述第一限位块(711)与所述移动座(4)之间通过斜面滑动配合,所述第二限位块(721)与所述第一动模(3)之间通过斜面滑动配合。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可同时对空气炸锅锅体进行多道工序加工的模具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限位块(711)以能上下移动的方式约束在所述工作台(1)上,所述驱动板(7)上具有向下延伸的第一驱动柱(71)和第二驱动柱(72),所述第一驱动柱(71)对应于所述第一限位块(711)的上方,所述第二驱动柱(72)的底端部分具有第一楔形结构(720)作为所...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张新航,马言辉,卢群映,
申请(专利权)人:慈溪市兆丰电器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