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发明专利技术提供了一种内肋管缠绕成型用挤压定型辅助装置,包括安装基座、翻转调节机构以及挤压机构。其中,安装基座能够沿着与模具的轴线垂直的水平方向滑动设置在模具的外部。翻转调节机构具有沿着模具的径向伸出的连接端。挤压机构与连接端转动连接,挤压机构具有两个挤压曲面,挤压机构能够在安装基座的带动下,两个挤压曲面分别伸入至两个相邻且待粘接螺旋圈上的凹槽中,且两个挤压曲面沿着模具的轴线方向相对移动,分别与两个螺旋圈上的凹槽内侧壁呈线性滚动接触,以在挤胶机构对两个螺旋圈之间涂胶后,对两个螺旋圈进行挤压。本发明专利技术提供的内肋管缠绕成型用挤压定型辅助装置能够保证内肋管的成型质量,实用性强。实用性强。实用性强。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内肋管缠绕成型用挤压定型辅助装置
[0001]本专利技术属于塑性物质成型
,具体涉及一种内肋管缠绕成型用挤压定型辅助装置。
技术介绍
[0002]内肋管是目前市政工程中较常用的管材,一般用作排水管和排污管,与传统的混凝土管道和金属管道相比具有低成本抗腐蚀等优点。内肋管生产通常是通过挤出机挤出的型材输送至成型设备的模具上,随着模具的转动,型材呈螺旋状缠绕在模具上,型材在模具上缠绕一周后形成一个螺旋圈,每两个相邻的螺旋圈的沿着模具转动轴线相对的侧壁通过成型设备中挤胶机构挤出的热熔胶一体粘接,最终形成螺旋型的管材结构。
[0003]现有技术中,为了保证相邻的两个螺旋圈粘接的效果,通常会在成型设备上设置压轮和压板。压轮主要是在两个螺旋圈的外缘处对两个粘接后的螺旋圈进行挤压,以防止两个螺旋圈在模具的径向出现错位。压板会设置在挤胶机构的后方,并且与新进入模具的型材远离粘接侧壁的侧壁线性抵接(即线接触,压板倾斜设置,抵接用的端部侧边沿着模具的径向设置),压板会在模具的轴向上给新进入模具的型材一个压力,以保证两个螺旋圈紧密贴合。但是,为了避免资源的浪费,且提高内肋管的环刚度,组成内肋管的型材上会设有一个凹槽(凹槽随着会随着型材的缠绕呈螺旋型分布在各螺旋圈外缘上),粘接的侧壁和与压板接触的侧壁分别位于凹槽的两侧。此时因型材具有一定的温度,且具有一定的可塑性,压板对型材的压力,会使凹槽的底部出现一定量的形变,导致对型材的压力无法全部传递给粘接的侧壁,导致粘接处的缝隙无法消除,该种方式直接导致成型后的内肋管质量变差,使用过程中易出现泄露,使用寿命降低。另外,压板与型材的侧壁为滑动接触,因型材具有可塑性,也会擦伤型材。综上所述,采用压板进行挤压螺旋圈的方式无法保证内肋管成型质量,实用性较差。
技术实现思路
[0004]本专利技术实施例提供一种内肋管缠绕成型用挤压定型辅助装置,旨在能够解决现有的内肋管缠绕成型过程中,因压板挤压型材的方式无法保证内肋管成型质量而导致的实用性较差的问题。
[0005]为实现上述目的,本专利技术采用的技术方案是:提供一种内肋管缠绕成型用挤压定型辅助装置,包括:安装基座,用于沿着与模具的轴线垂直的水平方向滑动设置在模具的外部;翻转调节机构,设置在所述安装基座上,所述翻转调节机构具有沿着模具的径向伸出的连接端;以及挤压机构,与所述连接端转动连接,且转动轴线沿着所述连接端的伸出方向设置;所述挤压机构具有两个挤压曲面,所述挤压机构用于在所述安装基座的带动下,两个所述挤压曲面分别伸入至两个相邻且待粘接螺旋圈上的凹槽中,且两个所述挤压曲面沿着模具
的轴线方向相对移动,分别与两个螺旋圈上的凹槽内侧壁呈线性滚动接触,以在挤胶机构对两个螺旋圈之间涂胶后,对两个螺旋圈进行挤压。
[0006]在一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所述挤压机构包括转动柱、固定框、滑动块、驱动结构、伸出轴以及挤压辊;所述转动柱沿着所述连接端的伸出方向设置,所述转动柱的一端与连接端转动连接,且转动轴线沿着所述连接端的伸出方向设置;所述固定框固设在所述转动柱的另一端,所述固定框上设有两个限位滑腔,两个所述限位滑腔沿着所述转动柱的径向分别位于所述转动柱的两侧;所述滑动块设有两个,两个所述滑动块分别滑动设置在两个所述限位滑腔中;所述驱动结构用于带动两个所述滑动块相对移动或相背移动;所述伸出轴设有两个,两个所述伸出轴分别与两个所述滑动块一一对应,每个所述伸出轴的一端与对应的所述滑动块相连,另一端伸出所述限位滑腔;所述挤压辊设有两个,两个所述挤压辊分别转动设置在两个所述伸出轴的伸出端上,两个所述挤压辊之间形成夹持空间,所述挤压辊的外周面为所述挤压曲面。
[0007]在一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所述驱动结构包括滑动套环、连杆以及伺服电缸;所述滑动套环位于所述连接端和所述固定框之间,且滑动设置在所述转动柱上;所述连杆设有两个,两个所述连杆分别与两个滑动块一一对应,每个所述连杆的一端与所述滑动套环铰接,另一端与对应的滑动块铰接;所述伺服电缸设有两个,两个所述伺服电缸分别设置在所述转动柱的两侧,每个所述伺服电缸的固定端与所述转动柱固定连接,每个所述伺服电缸的伸缩端沿着所述转动柱的轴线方向伸出并与所述滑动套环固定连接;其中,两个所述伺服电缸带动所述滑动套环滑动,通过两个所述连杆拉动两个所述滑动块相对移动或相背移动。
[0008]在一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所述伸出轴与所述滑动块转动连接,且转动轴线与所述伸出轴的伸出方向垂直设置;其中,所述挤压机构还包括第一调节结构,所述第一调节结构设有两个,两个所述第一调节结构分别与两个所述伸出轴一一对应设置;每个所述调节机构均包括第一蜗轮以及第一蜗杆;所述第一蜗轮与对应所述伸出轴的转动轴同轴连接;所述第一蜗杆转动设置在所述滑动块上,且与所述第一蜗轮啮合,用于对所述伸出轴的转动角度进行调节。
[0009]在一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所述挤压辊为圆锥台型外形结构。
[0010]在一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所述挤压辊与所述伸出轴的伸出端可拆卸连接。
[0011]在一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所述安装基座包括滑动底座、升降座以及第一伸缩结构;所述滑动底座上设有多个沿着竖直方向设置的立柱;所述升降座沿着竖直方向与各所述立柱滑动连接,所述升降座上设有多个与各所述立柱一一对应设置的滑孔;所述第一伸缩结构位于所述滑动底座和所述升降座之间,用于调节所述升降座的高度;其中,所述翻转调节机构安装在所述升降座上。
[0012]在一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所述翻转调节机构包括扇形转体、第二伸缩结构、翻转杆以及第二调节结构;所述扇形转体转动设置在所述升降座上,且转动轴线与模具的轴线平行设置,所述扇形转体具有扇形腔;所述第二伸缩结构具有固定端和伸缩端,所述伸缩结构的固定端与所述升降座铰接,所述第二伸缩结构的伸缩端与所述扇形转体铰接,所述第二伸缩结构用于调节所述扇形转体的翻转角度;所述翻转杆的一端转动设置在所述扇形腔中,且转动轴线与所述扇形转体的转动轴线共线设置,所述翻转杆的另一端伸出所述扇形
腔,所述翻转杆的另一端为所述连接端;所述第二调节结构设置在所述扇形转体上,且与所述翻转杆相连,所述第二调节结构用于对所述翻转杆在所述扇形腔中的位置进行调节。
[0013]在一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所述第二伸缩结构为千斤顶。
[0014]在一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所述第二调节结构包括第二蜗轮、横杆以及第二蜗杆;所述第二蜗轮设有两个,两个所述第二蜗轮沿着所述扇形转体的转动轴线方向分别位于所述扇形转体的两侧,且两个所述第二蜗轮均与所述扇形转体转动连接,各所述第二蜗轮的转动轴线与所述扇形转体的转动轴线共线设置,各所述第二蜗轮均为扇形外形结构;所述横杆沿着所述扇形转体的轴线方向设置,所述横杆的两端分别穿过所述扇形转体后与两个所述第二蜗轮固定连接,所述横杆还与所述翻转杆连接;所述第二蜗杆设有两个,两个所述第二蜗杆分别与两个所述第二蜗轮一一对应设置,每个所述第二蜗杆均转动设置在所述扇形转体上,且与对应的所述第二蜗轮啮合;其中,所述扇形转体上设有供所述横杆穿过且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内肋管缠绕成型用挤压定型辅助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安装基座,用于沿着与模具的轴线垂直的水平方向滑动设置在模具的外部;翻转调节机构,设置在所述安装基座上,所述翻转调节机构具有沿着模具的径向伸出的连接端;以及挤压机构,与所述连接端转动连接,且转动轴线沿着所述连接端的伸出方向设置;所述挤压机构具有两个挤压曲面,所述挤压机构用于在所述安装基座的带动下,两个所述挤压曲面分别伸入至两个相邻且待粘接螺旋圈上的凹槽中,且两个所述挤压曲面沿着模具的轴线方向相对移动,分别与两个螺旋圈上的凹槽内侧壁呈线性滚动接触,以在挤胶机构对两个螺旋圈之间涂胶后,对两个螺旋圈进行挤压。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内肋管缠绕成型用挤压定型辅助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挤压机构包括转动柱、固定框、滑动块、驱动结构、伸出轴以及挤压辊;所述转动柱沿着所述连接端的伸出方向设置,所述转动柱的一端与连接端转动连接,且转动轴线沿着所述连接端的伸出方向设置;所述固定框固设在所述转动柱的另一端,所述固定框上设有两个限位滑腔,两个所述限位滑腔沿着所述转动柱的径向分别位于所述转动柱的两侧;所述滑动块设有两个,两个所述滑动块分别滑动设置在两个所述限位滑腔中;所述驱动结构用于带动两个所述滑动块相对移动或相背移动;所述伸出轴设有两个,两个所述伸出轴分别与两个所述滑动块一一对应,每个所述伸出轴的一端与对应的所述滑动块相连,另一端伸出所述限位滑腔;所述挤压辊设有两个,两个所述挤压辊分别转动设置在两个所述伸出轴的伸出端上,两个所述挤压辊之间形成夹持空间,所述挤压辊的外周面为所述挤压曲面。3.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内肋管缠绕成型用挤压定型辅助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驱动结构包括滑动套环、连杆以及伺服电缸;所述滑动套环位于所述连接端和所述固定框之间,且滑动设置在所述转动柱上;所述连杆设有两个,两个所述连杆分别与两个滑动块一一对应,每个所述连杆的一端与所述滑动套环铰接,另一端与对应的滑动块铰接;所述伺服电缸设有两个,两个所述伺服电缸分别设置在所述转动柱的两侧,每个所述伺服电缸的固定端与所述转动柱固定连接,每个所述伺服电缸的伸缩端沿着所述转动柱的轴线方向伸出并与所述滑动套环固定连接;其中,两个所述伺服电缸带动所述滑动套环滑动,通过两个所述连杆拉动两个所述滑动块相对移动或相背移动。4.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内肋管缠绕成型用挤压定型辅助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伸出轴与所述滑动块转动连接,且转动轴线与所述伸出轴的伸出方向垂直设置;其中,所述挤压机构还包括第一调节结构,所述第一调节结构设有两个,两个所述第一调节结构分别与两个所述伸出轴一一对应设置;每个所述调节机构均包括第一蜗轮以...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郑海涛,陈彩丽,
申请(专利权)人:河北雄安顺财塑胶制品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