通信机柜的散热结构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3736475 阅读:171 留言:0更新日期:2012-04-11 18:40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提供一种通信机柜的散热结构,用以解决现有技术散热效果不好及高噪声的问题。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的通信机柜的散热结构,包括:机柜以及安装在所述通信机柜上的第一散热风扇单元,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散热风扇单元的转轴方向相对于机柜的顶部平面呈倾斜状态。应用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的通信机柜,由于空气被平顺地排出通信机柜,可以显著降低气流的噪声,提高散热效果。(*该技术在2015年保护过期,可自由使用*)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技术涉及通信机柜,特别涉及通信机柜的散热结构
技术介绍
随着通信设备的功率不断增加,其在运行过程中所产生的热量也不断增加,而热量的增加就会导致电子元件或单板所运行的环境温度上升,当温度超过电子元件或单板所允许的温度时,就会导致电子元件或单板不能正常运行,甚至损坏电子元件或单板,所以对通信设备进行散热就非常必要。在现有技术中,对通信设备的散热常常采用散热风扇,通过风扇单元驱动空气在机柜内电路板间的流动以达到电子系统的强迫风冷作用。在具体应用时,有如下几种具体方案方案一如图1所示,轴流风扇单元置于机柜上部的充气室,空气流从机柜下部位充气室的进风口进入机柜内,经过各个电路板之间槽位空间,最终气流从机柜上部充气室的出风口排出,从而将电路板上工作元器件的热量排出机柜外。由于轴流风扇的进风和出风是同一方向,空气流从机柜出风时,空气流在上部充气室90度角度急剧变向,导致风阻增加,影响系统散热效果且产生较大噪声。方案二如图2所示,风扇单元采用离心风扇,离心风扇的进风和出风相互垂直,所以风扇单元放置在机柜上部充气室时的气流流动形式的侧视图便呈现如图2的情形。离心风扇将空气从轴向吸入,从径向排出。因为离心风扇的进风和出风相互垂直,使得多排离心风扇很难像轴流风扇那样进行共面并行放置。所以,对于通常深度的机柜,单排离心风扇很难保证机柜中部电路板布置区域的空气流场均匀,对散热效果产生影响。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提供一种散热效果良好且低噪声的通信机柜的散热结构。为达到上述目的,本技术提供如下的技术方案一种通信机柜的散热结构,包括机柜以及安装在所述通信机柜上的第一散热风扇单元,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散热风扇单元的转轴方向相对于机柜的顶部平面呈倾斜状态。所述的通信机柜的散热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的散热结构进一步包括第二散热风扇单元。所述的通信机柜的散热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散热风扇单元的转轴方向相对于机柜的顶部平面呈垂直状态。所述的通信机柜的散热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第二散热风扇单元分别为至少由两个散热风扇构成的风扇组。所述的通信机柜的散热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第二散热风扇单元设置在通信机柜顶部,采用抽风的工作形式将通信机柜内的空气抽出。本技术的通信机柜,空气流在上部较平顺的排出机柜外,克服了现有技术方案一的风阻大和噪声大的缺点。同时,这种风扇单元也特别适应机柜深度较大的应用,保证了通过电路板的气流均匀。附图说明图1为现有技术中方案一的示意图;图2为现有技术中方案二的示意图;图3为本技术的风扇单元示意图;图4为本技术方案一的示意图;图5为本技术方案一的另一较佳实施例的示意图;图6为为本技术方案二的示意图。具体实施方式请参考图3,本技术的风扇单元示意图,风扇单元的方案为将多个轴流风扇分成两组,一组风扇轴线垂直或者近似垂直机柜侧壁放置的风扇组9’,另一组为风扇轴线相对于机柜侧壁倾斜放置的风扇组9。风扇单元主体由折板13,折板外围板金支撑框架12,安装在折板13斜面bcc’b’上的倾斜放置风扇组9和安装在折板13垂直面dgg’d”(g’点在g点相对应的内侧面上,图3没有标出)上的垂直放置风扇组9’组成。请参考图4,本技术方案一的示意图。风扇单元设置在机柜14的顶部,应用风扇单元整体上抽风形式工作,倾斜放置风扇组9从机柜中抽出空气形成的气流从与其对应的出风口2’排出;垂直放置风扇组9’从机柜中抽出空气形成的气流从与其对应的出风口2排出。两股气流从轴流风扇出来后,在排出机柜前是相互隔离的。由于空气流在顶部较平顺的排出机柜14外,克服了现有技术的风阻大和噪声大的缺点。如图5所示,可以理解,为增快排风速度,进一步提高散热效果,风扇单元的倾斜放置风扇组9和垂直放置风扇组9’可以根据机柜散热量需求在原位空间分别串联风扇组19和风扇组19’。当然,如果折板倾斜面bcc’b’有足够面积的话,可以在板面上增加共面的或者并联的风扇组。另外,请参考图6,本技术方案二在机柜底部的应用,风扇单元设置在机柜底部,以吹风形式工作,同样可以达到本技术的目的,此不再详细叙述。权利要求1.一种通信机柜的散热结构,包括机柜以及安装在所述通信机柜上的第一散热风扇单元,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散热风扇单元的转轴方向相对于机柜的顶部平面呈倾斜状态。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通信机柜的散热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的散热结构进一步包括第二散热风扇单元。3.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通信机柜的散热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散热风扇单元的转轴方向相对于机柜的顶部平面呈垂直状态。4.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通信机柜的散热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第二散热风扇单元分别为至少由两个散热风扇构成的风扇组。5.如权利要求3所述的通信机柜的散热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第二散热风扇单元设置在通信机柜顶部,采用抽风的工作形式将通信机柜内的空气抽出。6.如权利要求3所述的通信机柜的散热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第二散热风扇单元设置在通信机柜底部,采用吹风的工作形式将通信机柜内的空气排出。7.如权利要求3所述的通信机柜的散热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第二散热风扇单元进一步包括折板以及支撑框架,风扇组安装在折板上。8.如权利要求4所述的通信机柜的散热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第二散热风扇单元的散热风扇分别进一步串联或并联。9.如权利要求5所述的通信机柜的散热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第二散热风扇单元抽出的两股空气流在排出机柜前相互分隔。专利摘要本技术提供一种通信机柜的散热结构,用以解决现有技术散热效果不好及高噪声的问题。本技术的通信机柜的散热结构,包括机柜以及安装在所述通信机柜上的第一散热风扇单元,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散热风扇单元的转轴方向相对于机柜的顶部平面呈倾斜状态。应用本技术的通信机柜,由于空气被平顺地排出通信机柜,可以显著降低气流的噪声,提高散热效果。文档编号G12B15/00GK2847814SQ20052012012公开日2006年12月13日 申请日期2005年12月6日 优先权日2005年12月6日专利技术者董陈 申请人:华为技术有限公司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一种通信机柜的散热结构,包括:机柜以及安装在所述通信机柜上的第一散热风扇单元,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散热风扇单元的转轴方向相对于机柜的顶部平面呈倾斜状态。

【技术特征摘要】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董陈
申请(专利权)人:华为技术有限公司
类型:实用新型
国别省市:94[中国|深圳]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