继电器静端子、端子组件和继电器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37361345 阅读:11 留言:0更新日期:2023-04-27 07:09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一种继电器静端子、端子组件和继电器。继电器静端子包括:静端子本体、静触点和电连接部。静端子本体呈“n”字形,包括:第一侧板;第二侧板,与第一侧板间隔相对;和第三侧板,连接在第一和第二侧板的侧边之间。静触点固定在第一侧板上。电连接部从第二侧板的底部朝下延伸,用于电连接至主回路。静端子本体的第一、第二和第三侧板围成一个容纳空间,静触点用于与位于容纳空间中的动端子的动触点电接触。在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中,流经静端子的主回路电流会产生预定方向的磁场,且该磁场施加在动端子上的电动力的方向与弹性件施加在动端子上的接触压力的方向相同,以一起克服触点之间的霍姆斥力,从而能够防止动触点弹跳和被熔接的问题。接的问题。接的问题。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继电器静端子、端子组件和继电器


[0001]本技术涉及一种用于继电器的静端子,包括所述静端子的端子组件以及包括所述端子组件的继电器。

技术介绍

[0002]在现有技术中,当继电器的动触点和静触点接触并承载短路电流时,动、静触点间的霍姆斥力会随着短路电流的增大而增大。线圈系统产生的电磁吸力不能克服霍姆斥力,就会造成动触点弹跳,并导致动触点和静触点被熔接在一起。
[0003]此外,在现有技术中,继电器中的螺旋弹簧通常位于动端子的中间部位并在动端子的中间部位施加预定的接触压力。但是,动端子的两个动触点分别位于动端子的两端,而不是位于动端子的中间部位,这会导致在动端子与静端子接通和断开的过程中会出现动触点回弹现象。
[0004]此外,在现有技术中,在动触点和静触点出现熔接时,不能及时分开熔接的动触点和静触点,导致不能及时断开主回路,这降低了继电器的使用安全性和可靠性。

技术实现思路

[0005]本技术的目的旨在解决现有技术中存在的上述问题和缺陷的至少一个方面。
[0006]根据本技术的一个方面,提供一种继电器静端子,包括:静端子本体、静触点和电连接部。静端子本体呈“n”字形,包括:第一侧板;第二侧板,与所述第一侧板间隔相对;和第三侧板,连接在所述第一侧板和所述第二侧板的侧边之间。静触点固定在所述第一侧板上。电连接部从所述第二侧板的底部朝下延伸,用于电连接至主回路。所述静端子本体的第一侧板、第二侧板和第三侧板围成一个容纳空间,所述静触点用于与位于所述容纳空间中的动端子的动触点电接触。
>[0007]根据本技术的另一个方面,提供一种端子组件,包括:动端子和两个静端子。动端子包括动端子本体和两个动触点,两个动触点分别固定在所述动端子本体的两端上。两个静端子被对称地布置在所述动端子本体的两端。所述两个动触点分别位于所述两个静端子的容纳空间中并分别面对所述两个静端子的静触点。
[0008]根据本技术的另一个方面,提供一种继电器,包括:端子组件;固定座;移动座,可移动地安装在所述固定座上,能够相对于所述固定座在第一方向上前后移动;和弹性件,安装在所述移动座上。所述静端子被固定到所述固定座上,所述弹性件被压缩在所述移动座和所述动端子之间,使得所述动端子能够相对于所述移动座在所述第一方向上浮动。
[0009]根据本技术的一个实例性的实施例,所述移动座用于推动所述动端子在与所述静端子电接触的闭合位置和与所述静端子电分离的断开位置之间移动;当所述动端子被推动到所述闭合位置时,所述动触点与所述静触点电接触,且所述弹性件在所述动端子上施加预定的接触压力,以使所述动触点与所述静触点可靠电接触;当所述动端子被推动到所述断开位置时,所述动触点与所述静触点电分离。
[0010]根据本技术的另一个实例性的实施例,当所述动端子被推动到所述闭合位置时,主回路电流会沿“n”字形的静端子本体流动并产生磁场,且该磁场施加在所述动端子上的电动力的方向与所述弹性件施加在所述动端子上的接触压力的方向相同,以一起克服所述静触点和所述动触点之间的霍姆斥力。
[0011]根据本技术的另一个实例性的实施例,所述弹性件呈人字形,包括:固定部,被固定到所述移动座上;和一对弹性臂,分别连接到所述固定部的两侧,所述一对弹性臂的端部分别滑动地抵靠在所述动端子本体的两端的、背对所述动触点的背面上,使得在所述弹性臂发生弹性变形时其端部能够在所述动端子本体上滑动。
[0012]根据本技术的另一个实例性的实施例,所述移动座具有沿所述第一方向延伸的条状主体,在所述移动座的主体上形成有横向贯穿的容纳腔;所述弹性件的固定部和所述动端子本体的安装部被容纳在所述移动座的容纳腔中;所述弹性件的固定部被固定到所述容纳腔的后壁上,所述动端子本体的安装部与所述容纳腔的顶壁和底壁滑动配合。
[0013]根据本技术的另一个实例性的实施例,所述一对弹性臂分别从所述固定部的左、右两侧朝前倾斜延伸到所述容纳腔的外部;所述动端子本体的两端分别从所述安装部的左、右两侧延伸到所述容纳腔的外部。
[0014]根据本技术的另一个实例性的实施例,在所述固定部上形成有固定孔,在所述移动座的容纳腔的后壁上形成有凸起,所述凸起与所述固定孔接合。
[0015]根据本技术的另一个实例性的实施例,所述弹性件还包括一对卡扣弹片,所述一对卡扣弹片分别连接到所述固定部的上、下两侧;在所述移动座的容纳腔的顶壁和底壁上分别形成有卡槽,所述卡扣弹片被卡扣在所述卡槽中。
[0016]根据本技术的另一个实例性的实施例,在所述动端子本体的上、下两侧分别形成有引导凹槽,所述动端子本体的上、下两侧的引导凹槽分别与所述容纳腔的顶壁和底壁滑动配合,以引导所述动端子本体相对于所述移动座沿所述第一方向浮动。
[0017]根据本技术的另一个实例性的实施例,在所述移动座的容纳腔的前壁的左、右两侧分别形成有凸起的支撑部;当所述动端子被推动到所述断开位置时,所述弹性件的端部抵靠在所述动端子本体的背面上,所述支撑部抵靠在所述动端子本体的正面上;当所述动端子被推动到所述闭合位置时,所述弹性件的端部抵靠在所述动端子本体的背面上,所述支撑部与所述动端子本体不接触。
[0018]根据本技术的另一个实例性的实施例,当所述动端子的一端的动触点与静触点出现熔接时,在所述动端子朝向所述断开位置移动的过程中,所述动端子本体以所述移动座的一侧的一个支撑部为支点发生转动;所述动端子的所述一端的动触点到所述一个支撑部的距离L小于所述动端子的另一端的动触点到所述一个支撑部的距离L;当所述弹性件施加在所述动端子的另一端上的弹性力F1与所述距离L1的乘积F1*L1大于被熔接的动触点和静触点之间的熔接力F2与所述距离L2的乘积F2*L2时,被熔接的动触点和静触点会被拉开。
[0019]根据本技术的另一个实例性的实施例,在所述移动座上形成有多个容纳腔,所述多个容纳腔沿所述第一方向均匀间隔开;所述继电器包括多个端子组件和与所述多个端子组件中的动端子分别对应的多个弹性件;在所述移动座的每个容纳腔中安装有一个动端子和一个弹性件。
[0020]根据本技术的另一个实例性的实施例,所述的继电器还包括:安装支架和线圈驱动组件。安装支架被安装在所述固定座的顶部上。线圈驱动组件被安装在所述安装支架的顶部上,用于驱动所述移动座沿所述第一方向前后移动。
[0021]根据本技术的另一个实例性的实施例,所述线圈驱动组件包括:线圈骨架;线圈,缠绕在所述线圈骨架的外部;磁芯,设置在所述线圈骨架的内部;磁轭,固定到所述磁芯的端部并位于所述线圈的外部;衔铁,与所述磁轭活动连接,以能够相对于所述磁轭转动;和弹簧,设置在所述磁轭和所述衔铁之间,用于在所述衔铁上施加弹性复位力。
[0022]根据本技术的另一个实例性的实施例,所述衔铁与所述移动座活动连接,从而能够通过所述衔铁驱动所述移动座沿所述第一方向前后移动;当所述线圈通电时,所述衔铁在电磁吸力的作用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继电器静端子,其特征在于,包括:静端子本体(10),呈“n”字形,包括:第一侧板(11);第二侧板(12),与所述第一侧板(11)间隔相对;和第三侧板(13),连接在所述第一侧板(11)和所述第二侧板(12)的侧边之间;静触点(110),固定在所述第一侧板(11)上;和电连接部(14),从所述第二侧板(12)的底部朝下延伸,用于电连接至主回路,所述静端子本体(10)的第一侧板(11)、第二侧板(12)和第三侧板(13)围成一个容纳空间(101),所述静触点(110)用于与位于所述容纳空间(101)中的动端子(2)的动触点(210)电接触。2.一种端子组件,其特征在于,包括:动端子(2)包括:动端子本体(20);和两个动触点(210),分别固定在所述动端子本体(20)的两端上;和两个静端子(1),被对称地布置在所述动端子本体(20)的两端,所述静端子(1)为权利要求1所述的继电器静端子,所述两个动触点(210)分别位于所述两个静端子(1)的容纳空间(101)中并分别面对所述两个静端子(1)的静触点(110)。3.一种继电器,其特征在于,包括:权利要求2所述的端子组件;固定座(6);移动座(3),可移动地安装在所述固定座(6)上,能够相对于所述固定座(6)在第一方向(Y)上前后移动;和弹性件(9),安装在所述移动座(3)上,所述静端子(1)被固定到所述固定座(6)上,所述弹性件(9)被压缩在所述移动座(3)和所述动端子(2)之间,使得所述动端子(2)能够相对于所述移动座(3)在所述第一方向(Y)上浮动。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继电器,其特征在于:所述移动座(3)用于推动所述动端子(2)在与所述静端子(1)电接触的闭合位置和与所述静端子(1)电分离的断开位置之间移动;当所述动端子(2)被推动到所述闭合位置时,所述动触点(210)与所述静触点(110)电接触,且所述弹性件(9)在所述动端子(2)上施加预定的接触压力(F),以使所述动触点(210)与所述静触点(110)可靠电接触;当所述动端子(2)被推动到所述断开位置时,所述动触点(210)与所述静触点(110)电分离。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继电器,其特征在于:当所述动端子(2)被推动到所述闭合位置时,主回路电流(I)会沿“n”字形的静端子本体(10)流动并产生磁场,且该磁场施加在所述动端子(2)上的电动力(F

)的方向与所述弹性件(9)施加在所述动端子(2)上的接触压力(F)的方向相同,以一起克服所述静触点(110)和所述动触点(210)之间的霍姆斥力(F3)。
6.根据权利要求3

5中任一项所述的继电器,其特征在于:所述弹性件(9)呈人字形,包括:固定部(90),被固定到所述移动座(3)上;和一对弹性臂(91),分别连接到所述固定部(90)的两侧,所述一对弹性臂(91)的端部(9a)分别滑动地抵靠在所述动端子本体(20)的两端(221)的、背对所述动触点(210)的背面上,使得在所述弹性臂(91)发生弹性变形时其端部(9a)能够在所述动端子本体(20)上滑动。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继电器,其特征在于:所述移动座(3)具有沿所述第一方向(Y)延伸的、条状的主体(30),在所述移动座(3)的主体(30)上形成有横向贯穿的容纳腔(302);所述弹性件(9)的固定部(90)和所述动端子本体(20)的安装部(222)被容纳在所述移动座(3)的容纳腔(302)中;所述弹性件(9)的固定部(90)被固定到所述容纳腔(302)的后壁上,所述动端子本体(20)的安装部(222)与所述容纳腔(302)的顶壁和底壁滑动配合。8.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继电器,其特征在于:所述一对弹性臂(91)分别从所述固定部(90)的左、右两侧朝前倾斜延伸到所述容纳腔(302)的外部;所述动端子本体(20)的两端(221)分别从所述安装部(222)的左、右两侧延伸到所述容纳腔(302)的外部。9.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继电器,其特征在于:在所述固定部(90)上形成有固定孔(901),在所述移动座(3)的容纳腔(302)的后壁上形成有凸起(311),所述凸起(311)与所述固定孔(901)接合。10.根据权利要求9所述的继电器,其特征在于:所述弹性件(9)还包括一对卡扣弹片(92),所述一对卡扣弹片(92)分别连接到所述固定部(90)的上、下两侧;在所述移动座(3)的容纳腔(302)的顶壁和底壁上分别形成有卡槽(312),所述卡扣弹片(92)被卡扣在所述卡槽(312)中。11.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继电器,其特征在于:在所述动端子本体(20)的上、下两侧分别形成有引导凹槽(201),所述动端子本体(20)的上、下两侧的引导凹槽(201)分别与所述容纳腔(302)的顶壁和底壁滑动配合,以引导所述动端子本体(20)相对于所述移动座(3)沿所述第一方向(Y)浮动。12.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继电器,其特征在于:在所述移动座(3)的容纳腔(302)的前壁的左、右两...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陈军曹世雄
申请(专利权)人:泰科电子上海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