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直流接触器的微动开关辅助触点结构
[0001]本技术涉及直流接触器
,尤其涉及一种直流接触器的微动开关辅助触点结构。
技术介绍
[0002]目前市场上比较常见的直流接触器辅助触点结构为:见附图1和附图2所示,辅助触点结构包括微动开关30和开关顶杆31,所述微动开关30安装于直流接触器的密封腔体内,所述开关顶杆31通过铆接、焊接、紧固件等方式固定于推杆22上、并能够随着所述推杆22同步运动;这样当直流接触器的线圈通电后、动铁芯向上运动,并带动所述推杆22向上运动,相应的,所述开关顶杆31随着所述推杆22同步向上运动,并向上顶起所述微动开关30的摆杆300,即实现触发所述微动开关30、使得所述微动开关30/辅助触点结构处于导通状态;而当直流接触器的线圈断电后,所述推杆22带动所述开关顶杆31同步向下运动,使得所述开关顶杆31与所述微动开关30的摆杆300分离,所述微动开关30/辅助触点结构处于断开状态。
[0003]然而,上述现有的辅助触点结构在工作时具有以下不足之处:
①
当直流接触器的主触点结构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直流接触器的微动开关辅助触点结构,直流接触器包括主触点结构和驱动机构,所述主触点结构具有静触头(10)、及与所述静触头(10)呈上下相对布置的动触片(11),所述驱动机构具有线圈(20)、活动设置于所述线圈(20)围成的空间内的动铁芯(21)和沿竖向布置的推杆(22),所述推杆(22)下部与所述动铁芯(21)固定连接,所述推杆(22)上部与所述动触片(11)相连接;其特征在于:所述辅助触点结构具有微动开关(30)和开关顶杆(31),所述微动开关(30)相对所述静触头(10)位置固定的设置于所述静触头(10)的旁边,所述开关顶杆(31)通过浮动组件(32)浮动安装于所述推杆(22)上,且同时所述开关顶杆(31)还位于所述动触片(11)的上方,以及所述开关顶杆(31)还与所述微动开关(30)的摆杆(300)呈上下相对布置;当所述线圈(20)通电时,所述推杆(22)带动安装于其上的所述动触片(11)及所述开关顶杆(31)同步向上运动,以使得所述动触片(11)与所述静触头(10)接触导通、所述开关顶杆(31)与所述摆杆(300)柔性接触;而当所述主触点结构处于导通状态,并且所述推杆(22)继续向上运动超行程或者所述线圈(20)断电时,所述开关顶杆(31)均能够通过所述浮动组件(32)保持与所述摆杆(300)柔性接触。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直流接触器的微动开关辅助触点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开关顶杆(31)具有为凹槽结构且槽口朝下的安装部(310)、为横板状并固定连接于所述安装部(310)外侧立壁上的连接部(311)、以及一体凸设于所述连接部(311)上侧面上的接触部(312),所述安装部(310)通过所述浮动组件(32)浮动安装于所述推杆(22)上,所述接触部(312)伸置于所述微动开关(30)的摆杆(300)下方,以供与所述摆杆(300)接触或者分离。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直流接触器的微动开关辅助触点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安装部(310)顶壁上居中开设有第一穿孔(313),所述安装部(310)通过所述第一穿孔(313)活动套设于所述推杆(22)上端外;所述浮动组件(32)具有弹性件(320)和第一限制件(321),所述弹性件(320)连接于所述安装部(310)与所述推杆(22)上部之间,以向所述安装部(310)提供向上的弹性支撑力;所述第一限制件(321)定位设置于所述推杆(22)上端、并同时位于所述安装部(310)的上方,以对所述安装部(310)进行止挡限位。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直流接触器的微动开关辅助触点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推杆(22)具有一为竖杆状的主体部(220)和一圈凸设于所述主体部(220)侧立壁的...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请求不公布姓名,
申请(专利权)人:颢淞科技苏州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