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属于透水砖加工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透水砖成型用模具。透水砖模具包括:装配式框架,装配式框架为可拆框架,在装配式框架内部设置有顶板与底板;工作时,在顶板下表面前部设置有上嵌件,在底板上表面的后部设置有下嵌件;或者上嵌件设置在顶板下表面的后部,下嵌件设置在底板上表面的前部。上嵌件与下嵌件相互错开布置,使得制作的透水砖的前部与后部形成互嵌的台阶结构,从而能够生产出相互搭接的透水砖;外凸块外凸V型面与内凹块的内凹V型面结合上、下嵌件的V型面形成透水砖的前后端,使得透水砖模具通过简单的结构的组合就能够生产出复杂结构的透水砖,提高了透水砖模具的适用性与生产效率。模具的适用性与生产效率。模具的适用性与生产效率。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透水砖模具
[0001]本技术属于透水砖加工
,具体涉及一种透水砖成型用模具。
技术介绍
[0002]近年来极端天气频现,一些地区的干旱和特大暴雨情况并存,生态文明建设越发受到重视,海绵城市、中央公园、韧性城市建设的理念已经逐步深入人心。对市政道路人行道以透水砖进行铺装已经备受大家重视。透水铺装可使城市在雨季过滤、收纳雨水,具有过滤雨水、净水、排水、蓄水、渗水的功能,可在干旱少雨季节将蓄存的雨水释放到周围环境中被植被或微生物利用,具有调节微环境空气质量的作用。
[0003]透水砖是一种多功能便于施工铺砌的新型建材,现有透水砖模具生产出来的普通透水砖四个侧面一般为平面结构,在底基层水稳土粘结力差的情况下砖体经过多次反复踩踏、碾压经常发生砖体松动问题,常需修护或重新铺砌,否则,行走感觉不好,特别是在雨天积水的情况下会因为踩踏松动的砖体而致砖底的污水飞溅,影响行人心情和市政道路美观整洁。同时,我国充分尊重盲人的道路权,对于盲道铺装采用高质量多功能新型透水砖意义重大,以改变当前在盲道之外的人行道采用高质量的陶瓷透水砖的情况下而盲道仍然采用普通混凝土砖板而易于破裂或松动的状况。
[0004]因此,需要设计出新型的透水砖生产模具以制备新型的异形结构透水砖板,以获得针对上述现有技术不足的改进技术方案。
技术实现思路
[0005]本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透水砖生产模具,用于生产不易松动或破裂的全新结构透水砖,以至少解决目前透水砖模具生产出的透水砖存在易松动或破碎等问题。
[0006]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技术提供如下技术方案:
[0007]一种透水砖模具,所述透水砖模具包括:
[0008]装配式框架、顶板、底板和上、下嵌件;
[0009]装配式框架,所述装配式框架为可拆框架,在装配式框架内部设置有顶板与底板;
[0010]工作时,在顶板下表面前部设置有上嵌件,在底板上表面的后部设置有下嵌件;或者上嵌件设置在顶板下表面的后部,所述下嵌件设置在底板上表面的前部。
[0011]如上所述的透水砖模具,优选地,所述上嵌件与下嵌件的形状、尺寸规格相同。
[0012]如上所述的透水砖模具,优选地,所述上嵌件的材质为橡胶,所述下嵌件的材质为模具钢、橡胶或塑料。
[0013]如上所述的透水砖模具,优选地,所述透水砖模具还包括外凸块与内凹块,内凹块与外凸块分别设置在装配式框架的前端与后端;
[0014]所述顶板与底板设置在所述外凸块与内凹块之间,所述顶板与底板可在外凸块与内凹块之间沿上下方向滑动。
[0015]如上所述的透水砖模具,优选地,所述外凸块具有向外凸出的V型面,所述内凹块
具有向内凹陷的V型面,所述外凸块与内凹块能够无缝对合。
[0016]如上所述的透水砖模具,优选地,所述外凸块与内凹块的材质为模具钢。
[0017]如上所述的透水砖模具,优选地,所述上嵌件与下嵌件的形状相同;
[0018]所述上嵌件的截面为V型,所述上嵌件的V型面形成的V型角角度与外凸块的V型面形成的V型角角度相同,当上嵌件位于顶板下表面的后部时,所述上嵌件的后端面贴合在外凸块的外凸V型面上。
[0019]如上所述的透水砖模具,优选地,所述下嵌件的截面为V型,所述下嵌件的V型面形成的V型角角度与内凹块的V型面形成的V型角角度相同,当下嵌件位于底板上表面的前部时,所述下嵌件的前端面贴合在内凹块的内凹V型面上。
[0020]如上所述的透水砖模具,优选地,所述装配式框架包括内凹块、外凸块与第一侧板、第二侧板;装配后内凹块前端面平行于外凸块后端面,第一侧板与第二侧板相互平行;
[0021]在侧板的内侧两端分别设置有两个卡槽,内凹块和外凸块的两侧均卡入第一侧板、第二侧板相应位置的卡槽中;
[0022]内凹块、外凸块与第一侧板、第二侧板通过卡槽连接形成框架,在框架内部通过设置外凸块与内凹块,以使框架内形成V型截面的内腔。
[0023]如上所述的透水砖模具,优选地,在第一侧板与第二侧板的两端均设置有固定槽;
[0024]所述装配式框架还包括两个固定杆,所述固定杆的两端分别固定在第一侧板与第二侧板相对应的两个固定槽中,以将装配式框架固定。
[0025]有益效果:在该透水砖模具中,通过拧紧固定杆两端的螺母,可实现装配式框架更加牢固的锁紧固定;外凸块外凸V型面与内凹块的内凹V型面结合上、下嵌件形成透水砖的前后端,使得透水砖模具通过简单的结构的组合就能够生产出复杂结构的透水砖,提高了透水砖模具的适用性与生产效率。
附图说明
[0026]构成本申请的一部分的说明书附图用来提供对本技术的进一步理解,本技术的示意性实施例及其说明用于解释本技术,并不构成对本技术的不当限定。其中:
[0027]图1为本技术具体实施例中顶板、底板与各自嵌件的结构示意图;
[0028]图2为本技术具体实施例中装配式框架的结构示意图;
[0029]图3为本技术具体实施例中外凸块与内凹块的结构示意图。
[0030]图中:1、顶板;2、上嵌件;3、底板;4、下嵌件;5、传压块;6、第一侧板;7、第二侧板;8、固定杆;9、螺母;10、透水砖;11、内凹块;12、外凸块。
具体实施方式
[0031]下面将对本技术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技术的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技术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技术保护的范围。
[0032]在本技术的描述中,术语“纵向”、“横向”、“上”、“下”、“前”、“后”、“左”、“右”、“竖直”、“水平”、“顶”、“底”等指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为基于附图所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
仅是为了便于描述本技术而不是要求本技术必须以特定的方位构造和操作,因此不能理解为对本技术的限制。本技术中使用的术语“相连”、“连接”应做广义理解,例如,可以是固定连接,也可以是可拆卸连接;可以是直接相连,也可以通过中间部件间接相连,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而言,可以根据具体情况理解上述术语的具体含义。
[0033]下面将参考附图并结合实施例来详细说明本技术。需要说明的是,在不冲突的情况下,本技术中的实施例及实施例中的特征可以相互组合。
[0034]根据本技术的具体实施例,如图1
‑
3所示,本技术提供一种透水砖模具,透水砖模具包括:
[0035]装配式框架,装配式框架为可拆框架,在装配式框架内部设置有顶板与底板。
[0036]工作时,在顶板下表面前部设置有上嵌件,在底板上表面的后部设置有下嵌件;或者上嵌件设置在顶板下表面的后部,所述下嵌件设置在底板上表面的前部。也就是说,当上嵌件设置在顶板下表面前部时,下嵌件设置在底部上表面的后部;当上嵌件设置在顶板上表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透水砖模具,其特征在于,所述透水砖模具包括:装配式框架、顶板、底板和上、下嵌件;所述装配式框架为可拆框架,在装配式框架内部设置有顶板与底板;工作时,在顶板下表面前部设置有上嵌件,在底板上表面的后部设置有下嵌件;或者上嵌件设置在顶板下表面的后部,所述下嵌件设置在底板上表面的前部。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透水砖模具,其特征在于,所述上嵌件与下嵌件的形状、规格相同。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透水砖模具,其特征在于,所述上嵌件材质为硬质橡胶,所述下嵌件的材质为模具钢、橡胶或塑料;当采用模具钢嵌件时有利于保持透水砖坯体的形状规整性,以及通过刚性传压得到设计密度的透水砖坯体局部结构,当嵌件材质为橡胶或塑料时具有一定程度的可压缩性,有利于缓冲成型压力保护模具,并可通过一定塑性条件下的传压得到相应密度的透水砖坯体局部结构。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透水砖模具,其特征在于,所述透水砖模具还包括外凸块与内凹块,内凹块与外凸块分别设置在装配式框架的前端与后端;所述顶板与底板设置在所述外凸块与内凹块之间,所述顶板与底板可在外凸块与内凹块之间沿上下方向滑动。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透水砖模具,其特征在于,所述外凸块具有向外凸出的V型面,所述内凹块具有向内凹陷的V型面,所述外凸块与内凹块能够无缝对合。6.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透水砖模具,其特征在于,所...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杨尧,高爱丽,王焱,赵恩慧,朱文鹏,
申请(专利权)人:河南焱磨科技研究院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