旋转电机装置以及电动助力转向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37355435 阅读:16 留言:0更新日期:2023-04-27 07:05
目的在于,在旋转电机装置(100)中,在将控制基板(14)组装至保持有母线(38)的母线支架(61)时,不需要设置额外的突起部,能够实现母线支架(61)的小型化,使旋转电机装置(100)以及电动助力转向装置(150)小型化。在母线支架(61)的第一突起部(611)设置有柱状部(611a)以及在其外周面与中心轴平行且在周向上彼此隔开间隔地设置的多个第一肋(611c)、多个第二肋(611b),第一肋(611c)与控制基板(14)的第一通孔(143)的内周面接触,第二肋(611b)与母线(38)的第二通孔(381)的内周面接触。(38)的第二通孔(381)的内周面接触。(38)的第二通孔(381)的内周面接触。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国外来华专利技术】旋转电机装置以及电动助力转向装置


[0001]本申请涉及一种旋转电机装置以及电动助力转向装置。

技术介绍

[0002]目前,存在一种旋转电机装置,控制单元在旋转电机的转轴的轴向上相邻并一体化。在旋转电机的外壳内内置有定子、转子等。在旋转电机的轴向上相邻地设置有控制单元,控制单元具有控制基板,所述控制基板安装有逆变器和控制电路,所述逆变器使电流在定子绕组中流动,所述控制电路对逆变器进行控制。旋转电机装置包括供电流流动的母线和对母线进行保持的母线支架。
[0003]已知一种电动助力转向装置,为了进行母线的固定,在母线支架设置突起部,并且在母线设置通孔,通过将突起部压入通孔,将母线保持于支架。突起部具有柱状部和多个肋,所述多个肋与柱状部的中心轴平行地设置于外周面。多个肋分别与母线的通孔的内表面接触。(例如专利文献1)。现有技术文献专利文献
[0004]专利文献1:日本特开2018

061423号公报

技术实现思路

专利技术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
[0005]专利文献1中记载的母线支架的突起部是用于将母线安装至母线支架的结构,并未涉及其他部件的固定。有时,在控制单元的内部,要进一步使其他部件、例如配线基板等保持于保持有母线的母线支架。此时,需要在母线支架设置新的突起部,并且在配线基板设置与上述新的突起部对应的通孔。
[0006]由于设置新的突起部,会导致母线支架大型化。此外,在配线基板处,除了需要设置用于使配线基板保持于母线支架的通孔以外,还需要设置用于避开用于使母线保持于母线支架的突起部的通孔。因此,在控制基板上通孔所占的面积变大,控制基板上的配线部和电子部件的安装面积变小。为了确保所需的配线部和电子部件的安装面积,最终的结果是,基板的总面积变大。其结果是,形成为阻碍旋转电机的小型化、低成本化的主要因素。
[0007]为此,本申请的旋转电机装置的目的在于,在将配线基板组装至保持有母线的母线支架时,不需要设置额外的突起部,实现母线支架以及配线基板的小型化、低成本化,使旋转电机装置小型化、低成本化。
[0008]此外,其目的在于使包括上述旋转电机装置的助力转向装置小型化、低成本化。解决技术问题所采用的技术方案
[0009]本申请的旋转电机装置包括:旋转电机,所述旋转电机具有转轴;配线基板,所述配线基板相对于旋转电机配置于转轴的轴向一侧,具有第一通孔;
母线,所述母线的一个面设置成与配线基板的一面接触,所述母线具有第二通孔;以及母线支架,所述母线支架设置成与母线的另一个面接触,具有贯穿第一通孔和第二通孔的突起部,其中,突起部具有柱状部、多个第一肋以及多个第二肋,多个第一肋与柱状部的中心轴平行且在周向上彼此隔开间隔地设置于柱状部的外周面,多个第二肋与柱状部的中心轴平行且在周向上彼此隔开间隔地设置于柱状部的外周面,第一肋与配线基板的第一通孔的内周面接触,第二肋与母线的第二通孔的内周面接触。
[0010]本公开的电动助力转向装置包括上述旋转电机装置。专利技术效果
[0011]根据本申请的旋转电机装置,在将配线基板组装至保持有母线的母线支架时,可不需要设置额外的突起部。因此,能够使母线支架以及配线基板小型化、低成本化,能够实现旋转电机装置的小型化、低成本化。
[0012]此外,能够实现包括本申请的旋转电机装置的电动助力转向装置的小型化、低成本化。
附图说明
[0013]图1是实施方式一的旋转电机装置的电路图。图2是实施方式一的旋转电机装置的侧方的剖视图。图3是实施方式一的旋转电机装置的上表面的剖视图。图4是实施方式一的旋转电机装置的截面的放大图。图5是实施方式一的旋转电机装置的电磁屏蔽件的俯视图。图6是比较例的母线支架的立体图。图7是比较例的母线支架的主视图。图8是比较例的母线的立体图。图9是比较例的母线单元的主视图。图10是比较例的母线单元的立体图。图11是比较例的控制基板的第一立体图。图12是比较例的控制基板的第二立体图。图13是实施方式一的旋转电机装置的主视图。图14是实施方式一的母线支架的立体图。图15是实施方式一的母线支架的主视图。图16是实施方式一的母线支架的剖视图。图17是实施方式一的母线的立体图。图18是实施方式一的母线的主视图。图19是实施方式一的母线单元的主视图。图20是实施方式一的母线单元的剖视图。图21是实施方式一的控制基板的立体图。
图22是实施方式一的控制基板的主视图。图23是实施方式一的控制基板的剖视图。图24是实施方式一的控制单元的主要部分剖视图。图25是实施方式二的控制单元的主视图。图26是实施方式二的母线支架的立体图。图27是实施方式二的母线支架的主视图。图28是实施方式二的母线的立体图。图29是实施方式二的母线的主视图。图30是实施方式二的母线单元的立体图。图31是实施方式二的母线单元的主视图。图32是实施方式二的控制基板的第一立体图。图33是实施方式二的控制基板的第二立体图。图34是实施方式三的电动助力转向装置的结构图。
具体实施方式
[0014]以下,参照附图,对本申请的实施方式进行说明。
[0015]1.实施方式一<电路结构>图1的旋转电机装置100的电路图记载有控制单元1和旋转电机2。旋转电机装置100可以是Y形接线或Δ形接线的三相无刷旋转电机2与控制电路一体型的旋转电机装置,也可以是具有在负载的驱动下发电并将再生电力用于电池充电的功能的旋转电机装置。旋转电机装置100不仅用于电动助力转向装置150,还用于包含用于驱动车辆的车轮在内的各种用途。
[0016]控制单元1由向旋转电机2供给电流的逆变器电路3、装设有CPU(中央处理单元)10的控制电路部4、电源继电器用开关元件5、滤波器部17构成。滤波器部17是为了抑制由逆变器电路3产生的噪声而设置的。
[0017]滤波器部17从装设于车辆的电池6连接有电源以及接地端。通过点火开关7,电源被供应给控制电路部4的电源电路13。传感器类8连接于控制电路部4的输入电路12。传感器类例如是装设在方向盘附近并检测操纵角的操纵角传感器、对操纵转矩进行检测的转矩传感器、对车辆的行驶速度进行检测的速度传感器。由于来自电源电路13的信号而经由滤波器部17以及电源继电器用开关元件5的电源构成逆变器电路3的电流源。滤波器部17由线圈17a、X电容器17b、Y电容器17c、17d构成。根据旋转电机装置100产生的噪声,可以加入未图示的共模线圈,能够移除线圈17a,进一步地,还能增加、减少电容器的个数。
[0018]来自传感器类8的信息经由控制电路部4的输入电路12被传递至CPU10。CPU10根据这些信息对相当于用于使旋转电机2旋转的电流的控制量进行运算并将其输出。CPU10的输出信号经由构成输出电路的驱动电路11向逆变器电路3传递。驱动电路11由于只流动有小电流而配置在控制电路部4内,和CPU10、电源电路13、输入电路12一起物理地安装在控制基板14上。不过,驱动电路11也可与逆变器电路3一起配置在功率模块35内。<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国外来华专利技术】1.一种旋转电机装置,包括:旋转电机,所述旋转电机具有转轴;配线基板,所述配线基板相对于所述旋转电机配置于所述转轴的轴向一侧,具有第一通孔;母线,所述母线的一个面设置成与所述配线基板的一面接触,所述母线具有第二通孔;以及母线支架,所述母线支架设置成与所述母线的另一个面接触,具有贯穿第一通孔和第二通孔的突起部,其特征在于,所述突起部具有柱状部、多个第一肋以及多个第二肋,多个所述第一肋与所述柱状部的中心轴平行且在周向上彼此隔开间隔地设置于所述柱状部的外周面,多个所述第二肋与所述柱状部的中心轴平行且在周向上彼此隔开间隔地设置于所述柱状部的外周面,所述第一肋与所述配线基板的所述第一通孔的内周面接触,所述第二肋与所述母线的所述第二通孔的内周面接触。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旋转电机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肋从所述柱状部的根部朝向所述柱状部的前端以与所述第一肋不同的长度设置。3.如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旋转电机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肋从所述柱状部的外周面在径向上以与所述第一肋不同的外径突出。4.如权利要求1至3中任一项所述的旋转电机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突起部具有三个以上的所述第一肋和三个以上的所述第二肋。5.如权利要求1至4中任一项所述的旋转电机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突起部具有在周向上等间隔地设置于所述柱状部的外周面的第一肋以及在周向上等间隔地设置于所述柱状部的外周面的第二肋。6.如权利要求1至5中任一项所述的旋转电机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母线具有通过内周面与所述第二肋接触的圆形部以及设置有避开所述第一肋的缺口部的所述第二通孔。7.如权利要求1至6中任一项所述的旋转电机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配线基板具有第三通孔,所述母线具有第四通孔,所述母线支架具有贯穿所述第三通孔和所述第四通孔的第二突起部。8.如权利要求1至7中任一项所述的旋转电机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散热器,所述散热器设置有与所述转轴的轴向平行的安装面,所述配线基板设置成一个面与所述母线接触,另一个面与所述散热器的所述安装面接触,所述配线基板具有第五通孔,所述母线具有第六通孔,所述母线支架具有第七通孔...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本石直弘川口贵久瓜本贤太郎
申请(专利权)人:三菱电机株式会社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