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热体温度检测结构及气溶胶产生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37355436 阅读:20 留言:0更新日期:2023-04-27 07:05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发热体温度检测结构及气溶胶产生装置,其包括安装机构、感温机构、检测机构和发热机构,发热机构包括发热丝和发热管,安装机构包括相互连接的上壳和下壳,上壳开设有贯穿的第一通孔,下壳开设有贯穿的第二通孔,感温机构包括第一传感组件,发热管开设有贯穿于发热管的加热腔,发热管置于第一通孔内,发热丝套设在发热管的外周给发热管加热,第一传感组件置于发热管和发热丝之间,且第一传感组件贴附在发热管的表面,第一传感组件与检测机构连接,检测机构用于获取第一传感组件的数据并控制发热丝启停。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通过检测发热管的温度,调节发热丝的工作状态,降低气溶胶产生装置的功率。降低气溶胶产生装置的功率。降低气溶胶产生装置的功率。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发热体温度检测结构及气溶胶产生装置


[0001]本技术涉及气体温度监测
,尤其涉及一种发热体温度检测结构及气溶胶产生装置。

技术介绍

[0002]随着技术的不断发展,气溶胶产生装置在结构上和散热性上还有待提升,对气溶胶产生装置的功能性和便捷性的要求也在提升,气溶胶产生装置产品的发展必须要适应现代气溶胶产生装置质量发展的要求,多功能便捷性高的便于携带且具有温度监控的气溶胶产生装置成为市场上的热门需求。

技术实现思路

[0003]本技术的主要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发热体温度检测结构及气溶胶产生装置,旨在解决现有技术中发热体的温度监控的技术问题。
[0004]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根据本技术的一个方面,本技术提出一种发热体温度检测结构,所述发热体温度检测结构包括安装机构、感温机构、检测机构和发热机构,所述发热机构包括发热丝和发热管,所述安装机构包括相互连接的上壳和下壳,所述上壳开设有贯穿的第一通孔,所述下壳开设有贯穿的第二通孔,所述感温机构包括第一传感组件,所述发热管开设有贯穿于所述发热管的加热腔,所述发热管置于所述第一通孔内,所述发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发热体温度检测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发热体温度检测结构包括安装机构、感温机构、检测机构和发热机构,所述发热机构包括发热丝和发热管,所述安装机构包括相互连接的上壳和下壳,所述上壳开设有贯穿的第一通孔,所述下壳开设有贯穿的第二通孔,所述感温机构包括第一传感组件,所述发热管开设有贯穿于所述发热管的加热腔,所述发热管置于所述第一通孔内,所述发热丝套设在所述发热管的外周用于给所述发热管加热,所述第一传感组件置于所述发热管和发热丝之间,且所述第一传感组件贴附在所述发热管的表面,所述第一传感组件与所述检测机构连接,所述检测机构用于获取所述第一传感组件的数据并控制所述发热丝开启或停止。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发热体温度检测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传感组件包括第一传导线、保护膜和第一感温器,所述保护膜置于所述第一感温器和发热管之间并贴设在所述发热管上,所述第一感温器贴设在所述保护膜背离所述发热管的一侧,所述第一传导线的一端与所述第一感温器的引脚连接,所述第一传导线的另一端与所述检测机构连接。3.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发热体温度检测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感温机构还包括连接引线和第二传导线,所述连接引线置于所述保护膜和所述发热管之间,所述连接引线设置有第一组连接引脚,所述发热丝和所述第二传导线的一端均匀与第一组连接引脚连接,所述第二传导线的另一端与所述检测机构连接。4.如权利要求3所述的发热体温度检测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感温机构还包括第二传感组件,所述第二传...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韩六二张伟
申请(专利权)人:惠州市通立电子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