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定子壳体、振镜电机及定子组装方法技术

技术编号:37278316 阅读:51 留言:0更新日期:2023-04-20 23:45
本发明专利技术提供了一种定子壳体、振镜电机及定子组装方法,振镜电机加工技术领域,定子壳体包括第一壳体、第二壳体,第一壳体朝向第二壳体的端面和/或第二壳体朝向第一壳体的端面设有出线槽及注胶槽,第二壳体朝向第一壳体的端面设有避让槽及注胶孔,定子壳体中设有绕组,绕组的出线穿过出线槽,从避让槽中穿出,定子壳体通过从注胶孔及注胶槽注入的胶层将绕组固定。通过将定子壳体拆为第一壳体与第二壳体两部分,在第一壳体上设出线槽,并在第二壳体上设置避让槽,从而可避免出线容易被刮伤的问题。绕组能快速放入第一壳体中,使出线放于出线槽中,再将第二壳体连接于第一壳体上,从而提高了出线穿出的效率。提高了出线穿出的效率。提高了出线穿出的效率。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定子壳体、振镜电机及定子组装方法


[0001]本专利技术涉及振镜电机加工
,尤其涉及一种定子壳体、振镜电机及定子组装方法。

技术介绍

[0002]振镜电机是一种优良的矢量扫描器件,目前主要应用在激光设备上,如激光打标、激光打孔、激光雷达等。目前振镜电机的结构设计中,在定子壳体处的设计大同小异,且普遍采用灌胶固定绕组的工艺,主要通过A/B胶混合进行绕组及绕组出线的固定。
[0003]现有技术中振镜电机的定子壳体主要有两种基本结构方式,一种如图1所示,漆包线的出线孔位在定子外壳的中部,该结构中漆包线伸出定子外壳时,生产工艺比较不便,并且在加工定子外壳时,定子外壳中轴孔和出线孔位的边缘一般会有批锋,在生产时不易消除,导致漆包线从出线孔位拉出时,其折弯位置容易被批锋刮伤漆皮,进而使得绕组和定子外壳直接接触从而产生漏电短路等不良现象,因此,在批量生产时,为防止伤到漆包线,需要小心操作,导致组装速度较慢,效率较低;另一种如图2所示,漆包线的出线孔位在定子外壳的端面上,由于在进行灌胶工艺前,需要将中孔尺寸控制轴压入进行定位,此时要对该结构端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定子壳体,其特征在于,包括第一壳体、第二壳体,所述第一壳体与所述第二壳体连接,形成所述定子壳体,所述第一壳体朝向所述第二壳体的端面和/或所述第二壳体朝向所述第一壳体的端面设有出线槽及注胶槽,所述第二壳体朝向所述第一壳体的端面设有避让槽及注胶孔,所述定子壳体中设有绕组,且所述绕组的出线穿过所述出线槽,从所述避让槽中穿出,所述定子壳体通过从所述注胶孔及所述注胶槽注入所述定子壳体中的胶层将所述绕组固定。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定子壳体,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壳体沿轴向贯穿设有容置腔,所述容置腔用于容置所述绕组,所述第一壳体包括本体及定位部,所述定位部连接于所述本体朝向所述第二壳体的一端,所述定位部远离所述本体的端面设有所述出线槽及所述注胶槽,所述出线槽一端与所述容置腔连通,另一端贯穿所述定位部的端面;所述注胶槽一端与所述容置腔连通,另一端贯穿所述定位部的端面。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定子壳体,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壳体沿轴向贯穿设有容置孔,所述容置腔与所述容置孔共同组成所述定子壳体中用于容纳所述绕组的容置空间,所述第二壳体包括盖体及容纳部,所述容纳部形成于所述盖体朝向所述第一壳体的一端,所述容纳部中设有定位槽,所述定位槽用于容纳所述定位部,所述容置孔与所述定位槽连通。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定子壳体,其特征在于,所述容纳部上设有所述避让槽及所述注胶孔,所述避让槽的一端与所述定位槽连通,另一端贯穿所述容纳部的端面;所述注胶孔一端与所述定位槽连通,另一端贯穿所述容纳部的端面。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定子壳体,其特征在于,所述定位槽的底壁上还设有过线槽,所述过线槽与所述出线槽相对设置,所...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黄登治赖剑华
申请(专利权)人:深圳市镭神智能系统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