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电解质转运小车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37354110 阅读:10 留言:0更新日期:2023-04-27 07:04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电解质转运小车,包括支撑杆、横板、横柱和滚轮,在支撑杆左端设置矩形框,并在矩形框左端面设置U型架,在支撑杆中部以左位置处设置支架组件,并在车架组件两侧设置滚轮,在支撑杆中部以右位置处设置配重框,并在配重框内设置配重块,且配重框两侧设置有滚轮。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一次可以转运多桶电解质,提高了工作效率,同时。能够对多个转运桶进行固定,使转运桶之间保持安全距离,保证转运的稳定性,使用方便,操作简单,易于推广。易于推广。易于推广。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电解质转运小车
[0001]

[0002]本技术涉及一种转运小车,特别涉及一种电解质转运小车,属于电解生产

[0003]
技术介绍

[0004]在电解生产时,电解槽的运行并不是呈直线状平稳运行的,而是以波浪形式起伏运行,总是从波峰到波谷再到波峰,即呈现为冷、热趋势的不断转换;在现场生产中,经常会出现意外情况,比如:阳极问题、下料问题等,从而导致平衡被破坏,电解运行趋势突破控制范围,由趋势转为冷或热槽,成为病槽;当电解槽严重趋热后,会直接反映为电解温度升高,过热度增加,电流效率降低,从而引发电解质粘度降低、炉帮、壳面的过度熔化,导致电解质水平会急剧增加,大幅超出控制范围,严重时电解质可能会从炉眼喷出。
[0005]而在处理此类热行程的电解槽时,通常将槽内多余的电解质取出,从而控制电解质水平,降低槽内热容,在此过程中会通过电解质转运小车将多余的电解质转运走;而现有电解质小车的桶体与车体为一体式的,且桶体与小车前端支架为铰接,使用时,每次只能转运一桶电解质,且转运途中,桶体易出现晃动不稳定的情况,从而使电解质从桶内溢出,存在一定的安全隐患。
[0006]
技术实现思路

[0007]本技术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克服现有技术的不足,提供一种电解质转运小车,避免转运过程中桶体出现晃动不稳的情况,提高工作效率,保证施工的安全性。
[0008]本技术为解决技术问题所采取的技术方案是:
[0009]一种电解质转运小车,包括支撑杆、横板、横柱和滚轮,所述支撑杆的左端通过第一套筒连接有矩形框,所述矩形框左端的上方和下方分别设置有U型架,并在U型架之间通过第一手柄挂设有转运桶,所述矩形框的右侧设置有支架组件,所述支架组件的顶部通过第二套筒与支撑杆连接在一起,所述支架组件底部的两侧分别设置有滚轮,所述支架组件的右侧设置有配重框,所述配重框的顶部通过第三套筒与支撑杆连接在一起,所述配重框内设置有配重块,所述配重框的两侧设置有滚轮,所述支撑杆的右端设置有第二手柄。
[0010]所述矩形框上方的U型架上设置有U型槽,所述矩形框下方的U型架上套设有套板,所述套板的顶面挖设有弧形凹槽,且套板通过螺栓与U型架固定连接在一起。
[0011]所述U型槽位于U型架的顶面,且U型架两侧的支板上分别对应设置有至少两个U型槽,所述套板至少为两个。
[0012]所述转运桶顶部的两侧分别铰接有第一手柄,且第一手柄呈L状分布,所述转运桶的底部位于套板顶面的弧形凹槽内,所述第一手柄位于U型槽内。
[0013]所述支架组件由横板、支柱和横柱组成,所述第二套筒位于支撑杆中部以左的位置处,且第二套筒套设在支撑杆的顶部,并通过螺栓与横板固定连接在一起,所述横板底面的两侧分别设置有支柱,并在支柱的底部连接有横柱,所述横柱的两端设置有滚轮。
[0014]所述第三套筒位于支撑杆中部以右的位置处,所述第三套筒通过螺栓与支撑杆固定连接在一起。
[0015]所述配重框为矩形框架结构,所述配重框的两端口处铰接有扣板,所述扣板两端的顶部与配重框上分别对应设置有插板,并在两个插板内插设有插柱。
[0016]所述第一套筒通过螺栓与支撑杆固定连接在一起。
[0017]本技术的积极有益效果是:
[0018]1、本技术通过在横板顶部设置弧形凹槽,能够对转运桶底部进行固定,通过在U型架上设置U型槽,能够对转运桶的手柄进行固定,保证转运的稳定性,同时也提高了工作效率,一次可以转运多桶电解质。
[0019]2、本技术通过设置配装框,并在配重框两侧设置滚轮,避免因转运连接质过多给车辆带来不稳定性,每次转运前,可以根据转运重量调节配重框内配重块的重量,实用方便,操作简单。
[0020]附图说明:
[0021]图1为本技术的结构示意图;
[0022]图2为本技术转运桶与套板的使用状态图;
[0023]图3为本技术现有技术的结构示意图;
[0024]其中:1

支撑杆,2

第一套筒,3
‑‑
矩形框,4

U型架,5

U型槽,6

套板,7

矩形凹槽,8

转运桶,9

第一手柄,10

第二套筒,11

横板,12

连接柱,13

横柱,14

滚轮,15

第三套筒,16

配置框,17

扣板,18

插板,19

插柱,20

手柄,101

车柱,102

车架,103

车轮,104

前端架,105

电解质桶,106

车柄。
[0025]具体实施方式:
[0026]下面结合附图对本技术作进一步的解释和说明:
[0027]实施例,参见图1

图2,一种电解质转运小车,包括支撑杆1、横板11、横柱13和滚轮14,支撑杆1的左端通过第一套筒2连接有矩形框13,矩形框3左端的上方和下方分别设置有U型架4,并在U型架4之间通过第一手柄9挂设有转运桶8,矩形框3的右侧设置有支架组件,支架组件的顶部通过第二套筒10与支撑杆1连接在一起,支架组件底部的两侧分别设置有滚轮14,支架组件的右侧设置有配重框16,配重框16的顶部通过第三套筒15与支撑杆1连接在一起,配重框16内设置有配重块,配重框16的两侧设置有滚轮,支撑杆1的右端设置有第二手柄20。
[0028]矩形框3上方的U型架4上设置有U型槽5,矩形框3下方的U型架4上套设有套板6,套板6的顶面挖设有弧形凹槽7,且套板6通过螺栓与U型架4固定连接在一起。
[0029]U型槽5位于U型架4的顶面,且U型架4两侧的支板上分别对应设置有至少两个U型槽5,套板6至少为两个。
[0030]转运桶8顶部的两侧分别铰接有第一手柄9,且第一手柄9呈L状分布,转运桶8的底部位于套板6顶面的弧形凹槽7内,第一手柄9位于U型槽5内。
[0031]支架组件由横板11、支柱12和横柱13组成,第二套筒10位于支撑杆1中部以左的位置处,且第二套筒10套设在支撑杆1的顶部,并通过螺栓与横板11固定连接在一起,横板11底面的两侧分别设置有支柱12,并在支柱12的底部连接有横柱13,横柱13的两端设置有滚轮14。
[0032]第三套筒15位于支撑杆1中部以右的位置处,第三套筒15通过螺栓与支撑杆1固定连接在一起。
[0033]配重框16为矩形框架结构,配重框16的两端口处铰接有扣板17,扣板17两端的顶部与配重框16上分别对应设置有插板18,并在两个插板18内插设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电解质转运小车,包括支撑杆(1)、横板(11)、横柱(13)和滚轮(14),其特征在于:所述支撑杆(1)的左端通过第一套筒(2)连接有矩形框(3),所述矩形框(3)左端的上方和下方分别设置有U型架(4),并在U型架(4)之间通过第一手柄(9)挂设有转运桶(8),所述矩形框(3)的右侧设置有支架组件,所述支架组件的顶部通过第二套筒(10)与支撑杆(1)连接在一起,所述支架组件底部的两侧分别设置有滚轮(14),所述支架组件的右侧设置有配重框(16),所述配重框(16)的顶部通过第三套筒(15)与支撑杆(1)连接在一起,所述配重框(16)内设置有配重块,所述配重框(16)的两侧设置有滚轮,所述支撑杆(1)的右端设置有第二手柄(20)。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电解质转运小车,其特征在于:所述矩形框(3)上方的U型架(4)上设置有U型槽(5),所述矩形框(3)下方的U型架(4)上套设有套板(6),所述套板(6)的顶面挖设有弧形凹槽(7),且套板(6)通过螺栓与U型架(4)固定连接在一起。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电解质转运小车,其特征在于:所述U型槽(5)位于U型架(4)的顶面,且U型架(4)两侧的支板上分别对应设置有至少两个U型槽(5),所述套板(6)至少为两个。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电解质转运小车...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宗旭星何宏文
申请(专利权)人:广元昱航铝业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