废水气浮沉淀一体化沉淀池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37353656 阅读:30 留言:0更新日期:2023-04-27 07:04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涉及沉淀池技术领域,且公开了废水气浮沉淀一体化沉淀池,包括沉淀池,所述沉淀池内部设置有防护机构和刮泥机构,所述刮泥机构位于防护机构下方;所述防护机构包括动力部和防护部;所述防护部位于动力部下方;所述防护部包括网板,所述网板位于沉淀池内部,所述网板外侧面固定连接有第一刮板,所述第一刮板侧面与沉淀池内壁滑动连接,所述沉淀池内壁贯通开设有空槽,所述第一刮板外侧面固定连接有限位杆。通过防护机构,网板将沉淀池中的落叶和漂浮杂物移动到沉淀池上部,方便对其进行清理,同时第一刮板对沉淀池内壁进行清理,使得沉淀池具备便捷清理垃圾的功能,能够较为方便的对废水中的垃圾进行打捞。方便的对废水中的垃圾进行打捞。方便的对废水中的垃圾进行打捞。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废水气浮沉淀一体化沉淀池


[0001]本技术涉及沉淀池
,具体为废水气浮沉淀一体化沉淀池。

技术介绍

[0002]气浮沉淀池是一个采用在侧向流斜板浮沉池底部设置穿孔排泥管等作为气浮的集水系统,沉淀池在废水处理中广为使用,考虑到颗粒沉淀过程中的絮凝因素,是一种对废水进行有效处理的结构。为了解决废水气浮沉淀一体化沉淀池的问题,中国专利发布了一种一体化沉砂沉淀池,公开号为CN203355388U,包括有在池体前端进水口处设有进水区,在进水区内设有穿孔配水系统,在进水区后设有沉砂区,在沉砂区之后设有反应区、沉淀区,在池体后端设有集水区。本技术设计合理,结构紧凑。一体化沉砂沉淀池工艺是针对高含砂量水的处理工艺,可用于泵前池进水的预处理,减小水泵叶轮的磨损;或用于市政及工业水厂的预处理,减小水处理设施的运行负荷,降低运行费用,保证出水水质。现有装置通过泵前池进水的预处理,减小水泵叶轮的磨损;但是现有装置中,沉淀池中的落叶和杂质不能进行有效的清除,导致落叶容易堵塞沉淀池内的出泥管出泥。因此,提出废水气浮沉淀一体化沉淀池。
术内容
[0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废水气浮沉淀一体化沉淀池,包括沉淀池(1),其特征在于:所述沉淀池(1)内部设置有防护机构(2)和刮泥机构(3),所述刮泥机构(3)位于防护机构(2)下方;所述防护机构(2)包括动力部和防护部;所述防护部位于动力部下方;所述防护部包括网板(204),所述网板(204)位于沉淀池(1)内部,所述网板(204)外侧面固定连接有第一刮板(205),所述第一刮板(205)侧面与沉淀池(1)内壁滑动连接,所述沉淀池(1)内壁贯通开设有空槽,所述第一刮板(205)外侧面固定连接有限位杆(206),所述限位杆(206)外端面与空槽内壁滑动连接。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废水气浮沉淀一体化沉淀池,其特征在于:所述动力部包括支撑板(201),所述支撑板(201)底面与沉淀池(1)顶面固定连接,所述支撑板(201)顶面固定连接有电机(202),所述电机(202)输出杆底端面贯穿支撑板(201)顶面延伸至支撑板(201)下方,所述电机(202)输出杆底端面固定连接有往复螺纹杆(203),所述往复螺纹杆(203)底端面贯穿网板(204)顶面延伸至网板(204)下方,所述往复螺纹杆(203)表面与网板(204)内壁螺纹连接,所述往复螺纹杆(203)底端面固定连接有底座(207)。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废水气浮沉淀一体化沉淀池,其特征在于:所述沉淀池(1)左侧设置有进水管(4),所述进水管(4)右端面固定贯穿沉淀池(1)左侧面延伸至沉淀池(1)内部,所述进水...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万卫强
申请(专利权)人:安徽晋杰环境工程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