可转动式电气构件固定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3735156 阅读:165 留言:0更新日期:2012-04-11 18:40
一种可转动式电气构件固定装置,包括一基座及一电气构件固定架,其中基座上设有枢转孔,而电气构件固定架上则对应设有枢耳,以使电气构件固定架可转动装置于基座并用以装置如资料存取器、电源供应器等电气构件;且基座上设有一固定弹片,当电气构件固定架旋入电脑基座后,可通过固定弹片卡固电气构件固定架。(*该技术在2009年保护过期,可自由使用*)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技术是关于一种可转动式电气构件固定装置,特别是指一种整体装配简单方便的可转动式电气构件固定装置。随着电子装置不断朝向轻、薄、短、小的趋势发展,人们要求其体积日益变小且功能日益增强,从而需要充分利用一些以前未曾利用的空间以装置如资料存取器、电源供应器等电子构件,而以往不可转动的框架结构就益发暴露出诸多不便以及空间的浪费,如果资料存取器的固定框架是以螺丝锁固于机壳,那么不但会使其内的资料存取器的安装、组拆及检修极为不便,而且必须将框架整个取下才能对装置其下方的元件进行组拆及维修。为此,一些可转动式框架便应运而生。如附图说明图1至图3所示台湾专利第85209373号可旋式磁碟机避震框架,其对应于磁碟机固定框架1的两侧,在机箱底板2上分别设一固定板21、22,并在二固定板21、22的凸出部上各嵌设有一具圆孔222的避震胶垫,而框架1的后上方及前下方的两侧分别延设有一对垂直定位板11、12及水平定位板13、14,其中垂直定位板11、12并分别向外凸设一螺孔柱121,另框架1的水平定位板13、14上亦可分别嵌设一具圆孔222的避震胶垫,且机箱底板的适当位置处设有对应的螺孔柱121,通过螺丝对应穿置圆孔222并分别螺合于螺孔柱121,得以使框架1定位于机箱底板。而将框架1前端的水平定位板13、14上的螺丝取下后,框架1后方的一对固定点即形成转轴而可使其向上转动。然而,旋式磁碟机避震框架的框架1必须通过若干螺丝锁固才能定位于机箱底板2,且必须通过螺丝起子将其水平定位板13、14上的螺丝取下后,才能使框架1得以转动,其组拆及转动过程较为复杂,且由于要使用若干螺丝,因而成本较高。故,上述结构实有待改良。本技术的目的是提供一种转动方便、易于装卸、方便维修、成本较低且定位效果良好的可转动式电气构件固定装置。本技术的目的是通过下述技术方案实现的一种可转动式电气构件固定装置,包括一基座及一电气构件固定架。该基座包含前板、横梁及固定在横梁上的固定弹片,前板上设有二枢转孔,固定弹片上设有一卡钩;该电气构件固定架上设有二枢耳及若干折片,其中一折片上设一卡固口。其中,电气构件固定架可借其枢耳枢转于基座的枢转孔,以使电气构件固定架可转动装置于基座并用以装置如资料存取器、电源供应器等电气构件,并通过电气构件固定架折片的卡固口卡固于基座固定弹片的卡钩,以实现电气构件固定架良好定位于基座。通过上述技术方案,本技术可使电气构件转动装置于基座并使其良好定位,不仅使得资料存取器、电源供应器等电气构件易于装卸于电气构件固定架,而且可方便维修、降低成本。图1是现有可旋式磁碟机避震框架的立体组合图。图2是图1可旋式磁碟机避震框架的部分立体放大图。图3是图1可旋式磁碟机避震框架的另一部分立体放大图。图4是本技术可转动式电气构件固定装置的立体分解图。图5是本技术可转动式电气构件固定装置基座固定弹片的立体放大图。图6是本技术可转动式电气构件固定装置的电气构件固定架初步装入基座的立体图。图7是本技术图5电气构件固定架的折片卡入基座的固定弹片前的部分立体放大剖图。图8是本技术可转动式电气构件固定装置的电气构件固定架完全装入基座后的立体图。图9是本技术图6电气构件固定架的折片卡入基座的固定弹片的部分立体放大剖图。图10是本技术可转动式电气构件固定装置的电气构件固定装置与基座解除定位关系后向外旋出的立体图。请参阅图4,本技术的可转动式电气构件固定装置包括基座40及电气构件固定架70,电气构件固定架70可转动装置于基座40并用以装置光碟机(图未示)。其中基座40包括前板42、后板44、中桥46、横梁48及固设于横梁48上的固定弹片50。前板42上设有一开口52,开口52两侧各向外翻折一凸耳54,凸耳54上均设有一枢转孔56,而凸耳上各设一与枢转孔56通连的导入口58。中桥46及横梁48均是跨设于基座40的前板42与后板44之间,并分别位于开口52的两侧,中桥46上设有狭长的滑槽60,横梁48是一开口向下的槽状体,其上壁则相继设有二狭长的滑槽60、61。请一并参照图5,固定弹片50由一固定部62、一凸出部64、一按压部66及一卡钩68组成,固定弹片50的固定部62可固定于横梁48内侧,按压部66则是外露于横梁48外侧,而凸出部64及卡钩68则是位于横梁48的内部,并位于横梁48的滑槽61下方。请再参照图4,电气构件固定架包括一底板72、二侧壁74及二侧翼76,二侧壁74是底板72沿两侧向上垂直弯折延伸一段距离而形成,而二侧壁74继而分别向其外侧水平弯折延伸形成二侧翼76。二侧壁74前端各向外弯折有一可枢转于基座40枢转孔56的枢耳78及一导引片80。另二侧翼76的前部均垂直向下弯折形成有一折片82,而其中靠近横梁48的侧翼76的后部则更形成有一折片84,折片84上设有一与固定弹片50的卡钩68卡固的卡固口86。续请参阅图6及图7,电气构件固定架70置入基座40的中桥46及横梁48间的第一位置,其两侧翼76的折片82、84分别进入中桥46及横梁48的滑槽60、61内,并且电气构件固定架70的折片84是位于固定弹片50的固定部62附近,而电气构件固定架70的枢耳78则对准凸耳54的导入口58。请一并参阅图8及图9,从前述第一位置推动电气构件固定架70至第二固定位置,使其沿中桥46及横梁48向前板42滑移,进而使电气构件固定架70的枢耳78沿凸耳54的导入口58滑入枢转孔56中。在此同时,侧翼76的折片84则沿固定弹片50的固定部62滑动,继而越过固定弹片50的凸出部64推动固定弹片50向内移动,而使固定弹片50的卡钩68卡入折片84的卡固口86内,以使侧翼76的折片84卡固于固定弹片50的凸出部64与卡钩68之间,以实现电气构件固定架70良好定位于基座40。另请一并参阅图8至图10,按压固定弹片50的按压部66,可使卡钩68向横梁48的内侧移动而解除与折片84的卡固口86的卡固关系,而得以使电气构件固定架70可向上翻转,并通过电气构件固定架70的枢耳78枢转于枢转孔56中而可方便地转动。另在枢耳78枢转于枢转孔56过程中,电气构件固定架70的导引片80可分别抵靠于凸耳54的内侧,以实现电气构件固定架70良好地转动。而欲拆卸电气构件固定架70时,仅需按压固定弹片50的按压部66,并使电气构件固定架70沿中桥46与横梁48背向基座40的前板42滑动,即可将其垂直向上取出于基座40。权利要求1.一种可转动式电气构件固定装置,包括一基座及一电气构件固定架,基座包含有前板、横梁等,其特征在于该前板上设有二枢转孔,而横梁上固定有一固定弹片,且固定弹片上设有一卡钩;电气构件固定架上设有可枢转于枢转孔的二枢耳及若干折片,且其中一折片上设有一卡固于固定弹片卡钩的卡固口。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可转动式电气构件固定装置,其特征在于上述前板设有一开口,开口两侧各向外凸伸有一凸耳。3.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可转动式电气构件固定装置,其特征在于上述凸耳上各设有一枢转孔。4.如权利要求3所述的可转动式电气构件固定装置,其特征在于上述凸耳上更设有与枢转孔通连,以导引枢耳进入枢转孔的导入口。5.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可转动式电气构件固定装置,其特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一种可转动式电气构件固定装置,包括一基座及一电气构件固定架,基座包含有前板、横梁等,其特征在于:该前板上设有二枢转孔,而横梁上固定有一固定弹片,且固定弹片上设有一卡钩;电气构件固定架上设有可枢转于枢转孔的二枢耳及若干折片,且其中一折片上设有一卡固于固定弹片卡钩的卡固口。

【技术特征摘要】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廖年强
申请(专利权)人:富金精密工业深圳有限公司鸿海精密工业股份有限公司
类型:实用新型
国别省市:94[中国|深圳]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