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疲劳监测预警系统、方法、设备及存储介质
[0001]本专利技术属于疲劳驾驶检测
,具体涉及一种疲劳监测预警系统、方法、设备及存储介质。
技术介绍
[0002]随着智能驾驶技术及车辆网联化的发展,对汽车行车安全相关的要求也越来越高。部分国家与地区已经出台了一系列相关法律,强制要求车辆安装具备某些行车安全相关功能的系统。例如欧盟的通用安全法规(GSR法规)就规定车辆必须具备DDAW(driver drowsiness and attention warning)系统,要求车辆可以监测驾驶员的嗜睡程度,并且在驾驶员疲劳驾驶时发出警报。
[0003]如公开号CN112863128A公开了一种基于面部特征的疲劳驾驶识别系统,涉及防疲劳驾驶领域,包括:视野采集装置,用于采集驾驶员面朝位置的视野图像数据;面部采集装置,用于采集驾驶员的面部图像数据;控制装置,设置在驾驶舱内,分别连接视野采集装置、面部采集装置,用于在车辆行驶时,控制视野采集装置对视野图像数据进行采集;在视野图像数据于一预设时间范围内未发生变化时,控制装置生成一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疲劳监测预警系统,其特征在于:包括域控制器以及与域控制器通信连接的人机交互系统、智能前置摄像头、电动助力转向系统、电容方向盘;智能前置摄像头用于检测车辆行驶信息;电动助力转向系统用于检测方向盘的状态信息;电容方向盘用于检测方向盘上的受力,并判断是否脱手;域控制器用于接收状态信息,并基于所述状态信息判断驾驶员的疲劳程度;人机交互系统用于接收域控制器的指令,发出疲劳报警信号。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疲劳监测预警系统,其特征在于:定义初始疲劳程度等级为f,则f=W
i1
X1+W
i2
X2+W
i3
X3+θ;W
i1
、W
i2
、W
i3
分别为X1、X2、X
3 的权重系数;θ为偏置量,通过实车测试结果与理论结果的拟合获得;X1为智能前置摄像头检测的周期内车辆非预期压线和偏离车道中心行驶行为次数;X2=K1P+K2Q;K1、K2分别为P、Q的权重系数;P为电动助力转向系统检测的周期内方向盘上的手力矩超出手力矩预设范围所占的时间比例;Q为周期内方向盘转动角度、方向盘转动角速度超出合规区间所占的时间比例;所述方向盘转动角度、方向盘转动角速度的合规区间为基于正常驾驶时方向盘转动角度、方向盘转动角速度拟合曲线,并设定容差得到的;X3为周期内脱手次数;f用于与疲劳等级对照表匹配,确定对应的疲劳等级。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疲劳监测预警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疲劳等级对照表为KSS嗜睡表。4.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疲劳监测预警系统,其特征在于:域控制器还用于通过获取驾驶员的正常驾驶时的数据作为训练集,基于神经网络算法,调整对驾驶员疲劳程度的判断。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疲劳监测预警系统,其特征在于:定义驾驶员疲劳程度等级为F,F=R1f+R2f
’
+Ω;f
’
是根据正常驾驶时的数据进行学习训练计算的疲劳程度等级,其计算方法同f;Ω为设定的偏置;R1、R2分别为f、f
’
的权重系数,R1、R2通过前馈神经网络算法获得,且R
1+
R2≤1,R2R1;F用于与疲劳等级...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毛健,朱书林,杜军洋,
申请(专利权)人:知行汽车科技苏州股份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