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专利查询>潘艳专利>正文

定制出行城市交通系统的轨道及轨换向机构方案技术方案

技术编号:37347486 阅读:22 留言:0更新日期:2023-04-22 21:43
一种定制出行城市交通系统的轨道及轨换向机构方案,通过预约乘车和交通系统大型计算机群精确计算规划和精准控制,为每个乘客“量身定制”运输效率最高的直达目的地的“定制专列”,发明专利技术了适用于包含超大型城市在内的所有城市的超高运输效率的定制出行城市交通系统。本发明专利技术又通过轨道及轨换向机构方案解决了定制出行城市交通系统必须解决的轨路切换课题,保障了整个定制出行城市交通系统的高效率运行。该技术方案可以解决包含超大城市在内的所有城市的市民上下班出行难题。有城市的市民上下班出行难题。有城市的市民上下班出行难题。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定制出行城市交通系统的轨道及轨换向机构方案


[0001]一种定制出行城市交通系统的轨道及轨换向机构方案,尤其是解决包括几千万人口超大城市在内所有城市市民上下班难题的定制出行城市交通系统的轨道及轨换向机构方案。

技术介绍

[0002]伴随着城市化的发展,城市交通的拥堵也越来越严重,以至于使世界包括中国大部分城市的交通在上下班期间近乎瘫痪。
[0003]专利技术人在专利技术《一种城市交通系统和方法》(专利技术号ZL201610071046.1)中提出了一种城市交通系统和方法。这种交通系统提出了一种车辆轻型窄体、乘坐“预约直达”、车辆集中统一控制的轨道交通系统方案。但该专利技术并没有提出完整的定制出行城市交通系统方案。同时,定制出行城市交通系统中最重设计之一是轨换向机构方案怎么设计。定制出行城市交通系统是轻载轨路,而且采用上下单轨方式,车辆全部自动化行驶,需要按照预定的运行计划,自动变更运行轨道。定制出行城市交通系统对变轨方案的要求,一是要快速高效。不能快速高效就满足不了超高效率交通系统的要求;二是安全可靠。需要对这些课题进行全新的专利技术设计,真正构建出超高效率的交通系统。

技术实现思路

[0004]本专利技术采用轨道作为交通系统的“路”,而且采用上单轨和下单轨构成“路”的技术。和现有平铺双轨道构成的“铁路”不同,本专利技术由上下单轨构成“路”。为了有所区别,本说明将这种由上下单轨构建的“路”称为“轨路”,而将上轨或下轨称为“轨道”。
[0005]本专利技术的任务:第一要创建一种定制出行城市交通系统;第二设计出符合定制出行城市交通系统要求的轨道及轨换向机构技术方案。
[0006]本专利技术首先要创建一个定制出行城市交通系统,在这个基础上专利技术定制出行城市交通系统的轨道及轨换向机构方案,满足定制出行城市交通系统高效率运输的需要。
[0007]定制出行城市交通系统是一种本质区别于现有公共交通系统的交通体系。其最本质的区别在于:第一,定制出行城市交通系统的主要承运对象是包括几千万人口超大城市在内所有城市的数量大、乘车窗口时间短、携带物轻的能较快速上下车的上下班乘客,交通系统的运输效率要远高于现有的“公交”。第二,公共交通系统的线路、车站、行车时间是公交公司确定的,乘客唯一的权力是去适应它。而定制出行城市交通系统则相反,交通系统是按照乘客的“出发地、目的地、出发时间”需要“定制”的出行方案。而且:首先所有乘客都是从出发地直达目的地;其次乘客每次出行的运行方案都是经过大型计算机群优选的“定制”出行方案。第三,公交系统对于乘客而言是“有车有位就上车,没车无位再等车”的“机会被动”乘车机制;而定制出行城市交通系统则是预约直达乘车,是“计划主动”乘车机制。第四,定制交通在为乘客定制交通方案的同时安排车辆,车辆既能满足1个人乘车的需要,也要满足更多人同时乘车的需要。第五,定制出行城市交通系统是通过交通系统集中统一控制下
无人操控的自动交通,在大部分主干路段实现传送带式高效率运输,满足超高运输效率的需要。
[0008]概括起来定制出行城市交通系统的专利技术任务是要专利技术一种适用于包括超大城市在内的所有城市的超高运输效率的按照乘客的“出发地、目的地、出发时间”需要经过大型计算机群优选“定制”的直达目的地的系统性城市交通方案。
[0009]本专利技术的任务是要专利技术有本质特征的定制出行城市交通系统的同时专利技术与之配套的轨道及轨换向机构方案。
[0010]本专利技术是这样实现的:1. 定制出行城市交通系统至少配套设计建设有以下子系统:(1)有以大型计算机(服务器)群为核心的【城市交通管理控制中心】;【城市交通管理控制中心】既是交通信息的管理中心,也是城市交通方案的规划中心和实时调整中心,还是整个城市交通系统的控制中心。(2)以位置信息和设备状态信息传感器、控制设备和通信信道为核心的【信息神经系统】。(3)以轨路、车站轨道、备用轨道为核心的【轨道系统】。(4)以车站和基础车辆、列车为核心的【车站和车辆设备系统】。(5)以乘客互动终端、信道、受理单元、结算单元为核心的【乘用管理系统】。(6)以维护、维修、升级改造部门为核心的【运行保障系统】。(7)以车辆库、编组站为核心的【辅助车站设备系统】。
[0011]这里所述的七个至少系统构建了定制出行城市交通系统的基本架构,对完成本专利技术任务起架构支撑作用,缺少其中任何系统本专利技术定制出行城市交通系统都无法稳定持久地运行。
[0012]2. 定制出行城市交通系统至少实施以下系统层级的技术方案。
[0013]2.1道路采用轨道交通技术方案。
[0014]2.1.1轨道交通方案对定制出行城市交通系统目标的实现非常重要。
[0015](1)轨道交通技术方案仅占用有限的道路空间。轨道将车辆及轨道自身限制在有限的空间范围之内,为有限空间中设计建造多条和多层轨道路铺平了道路,也为车辆上天入地创造了条件,在拥挤的城市中尤为重要。
[0016] (2)轨道交通技术方案实现轨道独占,确保无系统外车辆的行驶干扰。系统内的所有车辆只接受本系统的控制,其行驶路径、速度及交叉通行等完全可以由定制出行城市交通系统独立自主控制。
[0017] (3) 轨路的封闭性、独立性和道路建设的自主性,使系统内的轨道、车辆、控制和采样终端更符合定制出行城市交通系统的统一技术标准和要求,更容易实现系统内的互联互通、更容易实现无人自动运行,更容易进行集中统一控制。
[0018]2.1.2采用上下单轨技术方案:定制出行城市交通系统的轨道方案,一个实施例采用上下单轨构建的轨路:(1)不建路基,用不同的上轨道和下轨道直接架设使用。定制出行城市交通系统车辆是轻载窄体车辆,轨道承载轻,使单轨在无路基下有足够的承载强度来保证安全运行。(2)工厂化批量化预制生产上轨道和下轨道。
[0019]上下单轨技术方案的优势:(1)有最好的抗风、抗侧翻性能。(2)“轨路”方案有最小的视觉侧截面,有最易设计、最易安装、对城市市容“光污染”影响最小的优势。(3)占地少好安装,可以充分利用现有道路两侧的上方空间、绿化地上方空间、河道上方空间建设轨路。
(4)轨道由工厂批量预制;相同安全性下,建设成本最低,最经济。
[0020]2.2所有乘客全部预约乘车。
[0021]2.2.1在定制出行城市交通系统中,所有乘客出行都必须向【城市交通管理控制中心】进行预约申请,确认后按确认的时间和车站计划乘车。
[0022]2.2.2乘客预约时需要至少向【城市交通管理控制中心】提供下述信息:(1)已注册乘客代码;(2)出发地和目的地车站; (3)同出发时间段、同出发地和目的地车站的乘客数量;(4)出发时间的允许范围。
[0023]【城市交通管理控制中心】确认预约的信息则至少包括:(1)已注册乘客代码;(2)上车车站名;(3)上车车站的上车站侧信息,即从车站的哪侧上车;(4)列车号、车门号和座位号;一个单侧上车的一个实施例,标注“先上车乘客坐内侧位”提示;(5)上车时间和最晚发车时间。
[0024]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定制出行城市交通系统的轨道及轨换向机构方案,至少有以大型计算机或服务器群为核心的【城市交通管理控制中心】,至少有以位置信息和设备状态信息传感器、控制设备和通信信道为核心的【信息神经系统】,至少有以轨路、车站轨道、备用轨道为核心的【轨道系统】,至少有以车站和基础车辆、列车为核心的【车站和车辆设备系统】,至少有以乘客互动终端、信道、受理单元、结算单元为核心的【乘用管理系统】,至少有以维护、维修、升级改造部门为核心的【运行保障系统】至少有以车辆库、编组站为核心的【辅助车站设备系统】,其特征是:a.道路采用轨道交通技术方案;b.所有乘客都通过预约且在所述【城市交通管理控制中心】确认后按预约的约定乘车;c.所有乘客均根据预约通过定制专车由出发地直接送达目的地;d.整个交通运行系统由所述【城市交通管理控制中心】实行集中统一控制;e.按预约准时派列车到预定车站接送乘客被所述【城市交通管理控制中心】列为控制中的优先保障任务;f.所有乘客乘坐列车的运行方案都是由所述【城市交通管理控制中心】以交通系统整体高运输效率为出发点为每列乘客量身定制的;g.每条主干轨路网高速轨路都设定额定运行高速速度,在所述【城市交通管理控制中心】的集中统一控制下,车辆全部按高速标准近似均速恒距运行;h.轨路由上单轨道和下单轨道构成;i. 至少有所述【下轨换向器】和所述【上轨换向器】;j. 在可以左右移动的换向移动平台上,至少安装有可以连通各个设计目标方向轨道的所述【连...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潘之凯潘艳
申请(专利权)人:潘艳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