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合拼接翘片式少匝绕组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37344909 阅读:11 留言:0更新日期:2023-04-22 21:37
一种电机技术领域的组合拼接翘片式少匝绕组,包括翅片绕组和导电环;翅片绕组和导电环均为多个,二者数量相匹配;翅片绕组为“C”字形状,在一侧带有缺口;多个翅片绕组上下叠放在一起后包裹在铁芯的四周,翅片绕组之间间隔一定距离、互相不接触;导电环布置在翅片绕组之间,翅片绕组通过导电环并联或串联在一起。多个翅片绕组上下叠放在一起时,缺口位置相同。本发明专利技术不仅保证了比较好的散热效果,解决了散热难的问题;因本身绕组采用薄片形式,所以解决了高频集肤效应,可应用在高速电机上。可应用在高速电机上。可应用在高速电机上。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组合拼接翘片式少匝绕组


[0001]本专利技术涉及的是一种电机
的绕组,特别是一种各个翅片绕组可以并联或串联的组合拼接翘片式少匝绕组。

技术介绍

[0002]由电学
的基础常识可以知道,当导体中有交流电或者交变电磁场时,导体内部的电流分布不均匀,电流集中在导体的“皮肤”部分,也就是说电流集中在导体外表的薄层,越靠近导体表面,电流密度越大,导体内部实际上电流较小。结果使导体的电阻增加,使它的损耗功率也增加,这一现象称为趋肤效应,也叫集肤效应。
[0003]现在传统的电机,不但存在匝间绝缘故障问题,还存在热阻大,散热温度梯度大,散热难问题;同时也存在着趋肤效应,使得损耗功率增加。当电机为高速电机时,这些问题更加突出。

技术实现思路

[0004]本专利技术针对现有技术的不足,提出一种组合拼接翘片式少匝绕组,不仅可以解决散热难的问题;因本身绕组采用薄片形式,也解决了高速电机的高频集肤效应问题。
[0005]本专利技术是通过以下技术方案来实现的,本专利技术包括翅片绕组和导电环;翅片绕组和导电环均为多个,二者数量相匹配;翅片绕组为“C”字形状,在一侧带有缺口;多个翅片绕组上下叠放在一起后包裹在铁芯的四周,翅片绕组之间间隔一定距离、互相不接触;导电环布置在翅片绕组之间,翅片绕组通过导电环并联或串联在一起。
[0006]进一步地,在本专利技术中,多个翅片绕组上下叠放在一起时,缺口位置相同。
[0007]更进一步地,在本专利技术中,翅片绕组带有铜翅片和凹槽,铜翅片布置在翅片绕组的四周,凹槽布置在铜翅片之间;翅片绕组的横截面整体为长方形结构。
[0008]更进一步地,在本专利技术中,翅片绕组通过导电环并联时,各个翅片绕组的首部通过导电环连接在一起,各个翅片绕组的尾部通过导电环连接在一起。
[0009]更进一步地,在本专利技术中,翅片绕组通过导电环串联时,相邻的上下两个翅片绕组的首部和尾部通过导电环连接在一起,各个翅片绕组为等截面绕组。
[0010]更进一步地,在本专利技术中,导电环与翅片绕组的连接方式为焊接或压接。
[0011]与现有技术相比,本专利技术具有如下有益效果为:本专利技术设计合理,结构简单,匝间相隔一定的距离,互相不接触,相互之间绝缘性能良好,不存在因匝间绝缘破坏而出现绝缘故障的问题。因本身就是翅片结构,散热良好,热阻小,同时匝间又存在合适的间隙,形成了冷却通道,可将热量直接传递给冷却介质,从而保证了比较好的散热效果,解决了散热难的问题。因本身绕组采用薄片形式,所以解决了高频集肤效应,可应用在高速电机上。
附图说明
[0012]图1为本专利技术实施例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图1的俯视图;图3为本专利技术实施例中多个翅片绕组并联时的结构示意图;图4为本专利技术实施例中多个翅片绕组串联时的结构示意图;其中,1、第一翅片绕组,2、第二翅片绕组,3、第三翅片绕组,4、第四翅片绕组,5、第一导电环,6、第二导电环,7、第三导电环,8、第四导电环,9、第五导电环,10、第六导电环,11、第七导电环,12、第八导电环,13、第九导电环,14、第十导电环,15、第十一导电环,16、第十二导电环,101、第一翅片绕组铜翅片,102、第一翅片绕组凹槽,103、第一翅片绕组缺口,201、第二翅片绕组铜翅片,202、第二翅片绕组凹槽,301、第三翅片绕组铜翅片,302、第三翅片绕组凹槽,401、第四翅片绕组铜翅片,402、第四翅片绕组凹槽。
实施方式
[0013]下面结合附图对本专利技术的实施例作详细说明,本实施例以本专利技术技术方案为前提,给出了详细的实施方式和具体的操作过程,但本专利技术的保护范围不限于下述的实施例。
实施例
[0014]当多个翅片绕组采用并联形式时的,如图1、图2和图3所示,本专利技术包括第一翅片绕组1、第二翅片绕组2、第三翅片绕组3、第四翅片绕组4、第一导电环5、第二导电环6、第三导电环7、第四导电环8、第五导电环9、第六导电环10。第一翅片绕组1包括第一翅片绕组铜翅片101、第一翅片绕组凹槽102、第一翅片绕组缺口103,两个第一翅片绕组铜翅片101布置在第一翅片绕组1的四周,第一翅片绕组凹槽102布置在两个第一翅片绕组铜翅片101之间,第一翅片绕组缺口103布置在第一翅片绕组1的一侧。第二翅片绕组2包括第二翅片绕组铜翅片201、第二翅片绕组凹槽202,第二翅片绕组铜翅片201为三个,第二翅片绕组凹槽202为两个,第二翅片绕组凹槽202布置在第二翅片绕组铜翅片201之间。第三翅片绕组3包括第三翅片绕组铜翅片301、第三翅片绕组凹槽302,第三翅片绕组铜翅片301为四个,第三翅片绕组凹槽302为三个,第三翅片绕组凹槽302布置在第三翅片绕组铜翅片301之间。第四翅片绕组4包括第四翅片绕组铜翅片401、第四翅片绕组凹槽402,第四翅片绕组铜翅片401为五个,第四翅片绕组凹槽402为四个,第四翅片绕组凹槽402布置在第四翅片绕组铜翅片401之间。第二翅片绕组2、第三翅片绕组3、第四翅片绕组4的一侧也带有和第一翅片绕组缺口103相似的缺口。第一翅片绕组1、第二翅片绕组2、第三翅片绕组3、第四翅片绕组4为“C”字形状,横截面整体均为长方形结构。第一翅片绕组1、第二翅片绕组2、第三翅片绕组3、第四翅片绕组4上下叠放在一起后包裹在铁芯的四周,各个翅片绕组之间间隔一定距离、互相不接触;第一翅片绕组1、第二翅片绕组2、第三翅片绕组3、第四翅片绕组4上下叠放在一起时,缺口位置相同。第一导电环5、第二导电环6布置在第一翅片绕组1、第二翅片绕组2之间,第三导电环7、第四导电环8布置在第二翅片绕组2、第三翅片绕组3之间,第五导电环9、第六导电环10布置在第三翅片绕组3、第四翅片绕组4之间。第一导电环5与第一翅片绕组1、第二翅片绕组2的首部连接在一起,第二导电环6与第一翅片绕组1、第二翅片绕组2的尾部连接在一起;第三导电环7与第二翅片绕组2、第三翅片绕组3的首部连接在一起,第四导电环8与第二翅片绕组2、第三翅片绕组3的尾部连接在一起;第五导电环9与第三翅片绕组3、第四翅片绕组4的首部连接在一起,第六导电环10与第三翅片绕组3、第四翅片绕组4的尾部连接在一起。
第一翅片绕组1、第二翅片绕组2、第三翅片绕组3、第四翅片绕组4在本实施例中均为等截面绕组,纵截面整体上为梯形形状。第一翅片绕组1、第二翅片绕组2、第三翅片绕组3、第四翅片绕组4也可以为非等截面绕组。第一导电环5、第二导电环6、第三导电环7、第四导电环8、第五导电环9、第六导电环10布置在翅片绕组的缺口附近位置。
[0015]在本专利技术的实施过程中,第一翅片绕组1、第二翅片绕组2、第三翅片绕组3、第四翅片绕组4并连在一起后,运转时可以看作是一个大绕组。第一翅片绕组1、第二翅片绕组2、第三翅片绕组3、第四翅片绕组4之间相隔一定的距离,互相不接触,相互之间绝缘性能良好,不存在因匝间绝缘破坏而出现绝缘故障的问题;因本身就是翅片结构,散热良好,热阻小,同时匝间又存在合适的间隙,形成了冷却通道,可将热量直接传递给冷却介质,从而保证了比较好的散热效果,解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组合拼接翘片式少匝绕组,其特征在于包括翅片绕组和导电环;所述翅片绕组和导电环均为多个,二者数量相匹配;所述翅片绕组为“C”字形状,在一侧带有缺口;多个翅片绕组上下叠放在一起后包裹在铁芯的四周,翅片绕组之间间隔一定距离、互相不接触;所述导电环布置在翅片绕组之间,翅片绕组通过导电环并联或串联在一起。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组合拼接翘片式少匝绕组,其特征在于多个翅片绕组上下叠放在一起时,缺口位置相同。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组合拼接翘片式少匝绕组,其特征在于所述翅片绕组带有铜翅片和凹槽,铜翅片布置在翅片绕...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李岳
申请(专利权)人:上海智御动力技术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