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带空冷系统的电机技术方案

技术编号:29413736 阅读:18 留言:0更新日期:2021-07-23 22:56
一种电机技术领域的自带空冷系统的电机,包括电机轴、外转子支撑、外转子、集成扇叶、扇叶盖板、内定子、内定子支撑;外转子支撑、外转子、集成扇叶、扇叶盖板、内定子、内定子支撑均与电机轴同轴线布置;外转子、外转子支撑、电机轴为套合装配关系,外转子与外转子支撑的外侧部位连接在一起,电机轴与外转子支撑的中心部位连接在一起;内定子、内定子支撑为套合装配关系,内定子与内定子支撑的内侧连接在一起,内定子支撑与电机轴连接在一起;集成扇叶与外转子支撑的中间部位连接在一起,扇叶盖板与集成扇叶的侧壁连接在一起,集成扇叶用于带动空气对电机内部部件进行散热。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可以解决电机的散热问题,可以使电机高效、安全的运行。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自带空冷系统的电机
本技术涉及的是一种电机
的空冷电机,特别是一种带有集成叶片的自带空冷系统的电机。
技术介绍
电机温升直接影响绕组绝缘寿命,从而关系到电机的运行寿命和可靠性。现代电机设计多采用较高的电磁负荷,导致电机运行时的温升明显增大,因此,电机热分析显得尤为重要,电机的热源来源于它自身的损耗,包括铁芯损耗,绕组损耗,机械损耗。电机本身是一个热源的传导体,其热量传递过程主要是热传导和对流换热过程,即导热和对流的综合过程。由于局部部件发热,电机中常用的铜、铝、合金铝、银铜和钎焊材料等金属材料的强度和硬度会逐步下降,从而引起结构部件严重变形,导致机组振动危及电机运行安全。正确研究和计算电机各部件温升情况,考虑电机的散热问题,不仅可以优化电机设计,还为今后电机高效、安全运行奠定了坚实的基础。目前,主流的电机冷却方式种类较多,从总体结构上分,主要有水氢冷,全氢冷,双水内冷及全空冷。从定子通风结构又分单风区,多风区,正向通风与逆向通风等不同结构。而最近,自带空冷系统成为了新兴的冷却方式之一,值得关注。但是,在现有技术中,自带空冷的电机结构还比较复杂。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针对现有技术的不足,提出一种自带空冷系统的电机,它不但结构简单,还可以解决电机的散热问题,可以使电机高效、安全的运行。本技术是通过以下技术方案来实现的,本技术包括电机轴、外转子支撑、外转子、集成扇叶、扇叶盖板、内定子、内定子支撑;外转子支撑、外转子、集成扇叶、扇叶盖板、内定子、内定子支撑均与电机轴同轴线布置;外转子、外转子支撑、电机轴为套合装配关系,外转子与外转子支撑的外侧部位连接在一起,电机轴与外转子支撑的中心部位连接在一起;内定子、内定子支撑为套合装配关系,内定子与内定子支撑的内侧连接在一起,内定子支撑与电机轴连接在一起;集成扇叶与外转子支撑的中间部位连接在一起,扇叶盖板与集成扇叶的侧壁连接在一起,集成扇叶用于带动空气对电机内部部件进行散热。进一步地,在本技术中,内定子支撑与电机轴通过轴承连接在一起。更进一步地,在本技术中,集成扇叶的叶片设计为叶尖窄、叶根宽、偏扭角渐变结构。与现有技术相比,本技术具有如下有益效果为:本技术设计合理,结构简单,可以让更多的空气源源不断地流经定子绕组等发热部件,经过对流和热传导两种方式带走发热部件的热量,加快其冷却速度。附图说明图1为本技术实施例的结构示意图;图2为图1中外转子部位的局部放大图;图3为图1中集成扇叶部位的局部放大图;其中,1、电机轴,2、外转子支撑,3、外转子,4、集成扇叶,5、扇叶盖板,6、内定子,7、内定子支撑。具体实施方式下面结合附图对本技术的实施例作详细说明,本实施例以本技术技术方案为前提,给出了详细的实施方式和具体的操作过程,但本技术的保护范围不限于下述的实施例。实施例具体实施例图1至图3所示,本技术包括电机轴1、外转子支撑2、外转子3、集成扇叶4、扇叶盖板5、内定子6、内定子支撑7;外转子支撑2、外转子3、集成扇叶4、扇叶盖板5、内定子6、内定子支撑7均与电机轴1同轴线布置;外转子3、外转子支撑4、电机轴为1套合装配关系,外转子3与外转子支撑4的外侧部位连接在一起,电机轴1与外转子支撑4的中心部位连接在一起;内定子6、内定子支撑7为套合装配关系,内定子6与内定子支撑7的内侧连接在一起,内定子支撑6与电机轴1通过轴承连接在一起;集成扇叶4与外转子支撑2的中间部位连接在一起,扇叶盖板5与集成扇叶4的侧壁连接在一起,集成扇叶4用于带动空气对电机内部部件进行散热;集成扇叶4的叶片为叶尖窄、叶根宽、偏扭角渐变结构。在本技术中,集成扇叶4集成在外转子支撑2上;外转子3、外转子支撑2、电机轴1为套合装配关系;内定子6、内定子支撑7也为套合装配关系,内定子支撑7同心支撑于电机轴1上,内定子支撑7与电机轴1之间轴承连接。电机通电,外转子3运转,外转子支撑2同步旋转,集成扇叶4工作,冷空气于轴向进入风机,周向甩出,流经定子绕组等发热部件,从风道导出口流出,从而冷却电机各发热部件。流出空气经过发动机或其它部件,可带走上面部分热量。电机运转时,外转子支撑2随外转子3一起运转,从而带动集成扇叶4工作,它的作用是让更多的空气源源不断地流经定子绕组等发热部件,经过对流和热传导两种方式带走发热部件的热量,加快其冷却速度;同时还可以二次利用,设计针对性的风道导出口,将空气流经发动机,将发动机散发出的热量带走。本设计为了减小集成扇叶4的背压力和涡流阻力,集成扇叶4设计为叶尖窄、叶根宽、偏扭角渐变。以上对本技术的具体实施例进行了描述。需要理解的是,本技术并不局限于上述特定实施方式,本领域技术人员可以在权利要求的范围内做出各种变形或修改,这并不影响本技术的实质内容。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自带空冷系统的电机,包括电机轴,其特征在于,还包括外转子支撑、外转子、集成扇叶、扇叶盖板、内定子、内定子支撑;/n所述外转子支撑、外转子、集成扇叶、扇叶盖板、内定子、内定子支撑均与电机轴同轴线布置;/n所述外转子、外转子支撑、电机轴为套合装配关系,外转子与外转子支撑的外侧部位连接在一起,电机轴与外转子支撑的中心部位连接在一起;/n所述内定子、内定子支撑为套合装配关系,内定子与内定子支撑的内侧连接在一起,内定子支撑与电机轴连接在一起;/n所述集成扇叶与外转子支撑的中间部位连接在一起,扇叶盖板与集成扇叶的侧壁连接在一起,集成扇叶用于带动空气对电机内部部件进行散热。/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自带空冷系统的电机,包括电机轴,其特征在于,还包括外转子支撑、外转子、集成扇叶、扇叶盖板、内定子、内定子支撑;
所述外转子支撑、外转子、集成扇叶、扇叶盖板、内定子、内定子支撑均与电机轴同轴线布置;
所述外转子、外转子支撑、电机轴为套合装配关系,外转子与外转子支撑的外侧部位连接在一起,电机轴与外转子支撑的中心部位连接在一起;
所述内定子、内定子支撑为套合装配关系,内定子与内定子支撑的内侧连接在...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李岳
申请(专利权)人:上海智御动力技术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上海;31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