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汽车内饰件用注塑工艺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37344653 阅读:15 留言:0更新日期:2023-04-22 21:36
本发明专利技术公开一种汽车内饰件用注塑工艺,包括以下生产步骤:原料准备,原料烘干,加工原料的制备,加压处理,加热注塑成型,脱模去毛边,对第六步中进行注塑成型的汽车内饰件进行脱模,脱模后对汽车内饰件进行去毛边处理;质检入库。本发明专利技术的有益效果是:该技术方案通过加有塑料抗氧化剂、塑料融合剂和催化稳定剂能够使得汽车内饰件的塑料部分在高温环境下使用时,也不会释放出有毒物质,更加的绿色环保,能够有效地保证驾驶人员的生命健康,使得汽车内饰件的塑料部分可以更加的经久耐用,提高汽车内饰件的使用效率,保证将汽车内饰件的实用性提升至最大化。提升至最大化。提升至最大化。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汽车内饰件用注塑工艺


[0001]本专利技术涉及注塑工艺
,尤其涉及一种汽车内饰件用注塑工艺。

技术介绍

[0002]汽车内饰系统是汽车车身的重要组成部分,而且内饰系统的设计工作量占到车造型设计工作量的60%以上,远超过汽车外形,汽车内饰件是车身最重要的组成部分。每个整车厂通常都由一个庞大的汽车内饰团队,来完成与内饰相关的大量工程工作。
[0003]汽车内饰主要包括以下子系统:仪表板系统、副仪表板系统、门内护板系统、顶棚系统、座椅系统、立柱护板系统、其余驾驶室内装件系统、驾驶室空气循环系统、行李箱内装件系统、发动机舱内装件系统、地毯、安全带、安全气囊、方向盘,以及车内照明、车内声学系统等。
[0004]现有的汽车内饰件大部分为塑料件构成的,汽车一般在户外进行使用的时候,夏天高温的环境下,汽车内饰件的塑料上的温度可达50~80摄氏度,在高温下,会汽车内饰件的塑料部分会释放出一定量的甲醛,严重时会影响到驾驶员的生命健康,因此,就必须研制出一种汽车内饰件用注塑工艺,经检索,未发现与本专利技术相同的技术方案。

技术实现思路

[0005]本专利技术主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提供一种汽车内饰件用注塑工艺,解决上述现有技术问题中的一个或者多个。
[0006]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专利技术采用的一个技术方案是:一种汽车内饰件用注塑工艺,其创新点在于:包括以下生产步骤:第一步:原料准备:按照重量份数对原材料进行准备配比,其中ABS塑料45份、TPU塑料45份、塑料抗氧化剂3份、塑料融合剂2份、催化稳定剂4份、塑料香素1份;第二步:原料烘干,将ABS塑料和TPU塑料放置在烘干机内,并对其进行搅拌烘干,搅拌速度为800r/min,烘干温度为130摄氏度,搅拌烘干的时间为10min,停止搅拌,间隔15分钟,继续搅拌,搅拌速度为200r/min,烘干温度为80摄氏度,搅拌烘干的时间为8min;第三步:加工原料的制备,将ABS塑料和TPU塑料放置在融化炉中,并对融化炉进行加热融化,加热温度为195摄氏度,待ABS塑料和TPU塑料全部融化为塑料溶液后,向塑料溶液内加入塑料融合剂和催化稳定剂,并对塑料溶液进行搅拌,搅拌速度为2500r/min,搅拌时间为35min,然后对塑料溶液进行冷冻,冷冻温度为零下18摄氏度,冷冻时间为2h,得到固态塑料;第四步:稳定处理,对固态塑料进行二次加热处理,加热温度为210摄氏度,待固态塑料完全融化为二次塑料溶液后,向二次塑料溶液内加入塑料抗氧化剂和塑料香素,然后对二次塑料溶液进行搅拌,搅拌速度为1200r/min,搅拌时间为15min,搅拌停止后,停止对二次塑料溶液进行加热,并使二次塑料溶液进行自然的降温,待二次塑料溶液降温后可得二次固态塑料;
第五步:加压处理,将第四步中的二次固态塑料进行加压处理,压强为15MPa,加压时间为8min;第六步:加热注塑成型,将第五步中加压后的二次固态塑料进行加热融化,然后将融化后的溶液进行注塑成型;第七步:脱模去毛边,对第六步中进行注塑成型的汽车内饰件进行脱模,脱模后对汽车内饰件进行去毛边处理;第八步:质检入库,对第七步中去毛边处理后的汽车内饰件进行外表的检查,并将合格的产品进行封装入库。
[0007]在一些实施方式中,塑料抗氧化剂由对苯二酚和二苯胺组成,且每1千克的苯二酚和二苯胺的混合物中加有3克的甘油。
[0008]在一些实施方式中,塑料融合剂由合成树脂和聚乙烯醇组成,且合成树脂和聚乙烯醇的质量之比为1:4。
[0009]在一些实施方式中,催化稳定剂由苯甲酸钡和环烷酸锌组成,且每1千克的苯甲酸钡和环烷酸锌混合物中加有8克的亚磷酸二苯一辛酯。
[0010]在一些实施方式中,塑料香素由3

甲基环十五酮和海狸香素组成,且由3

甲基环十五酮和海狸香素的质量之比为3:1。
[0011]在一些实施方式中,第三步中对融化炉中的塑料溶液进行搅拌,搅拌装置的搅拌头直径为融化炉直径的三分之一。
[0012]在一些实施方式中,第四步中对二次塑料溶液进行搅拌,搅拌装置的搅拌头直径为融化炉直径的四分之一。
[0013]在一些实施方式中,第七步中对脱模后对汽车内饰件进行去毛边处理,在进行去毛边处理的同时,对汽车内饰件进行打磨抛光处理。
[0014]本专利技术的有益效果是:该技术方案通过加有塑料抗氧化剂、塑料融合剂和催化稳定剂能够使得汽车内饰件的塑料部分在高温环境下使用时,也不会释放出有毒物质,更加的绿色环保,能够有效地保证驾驶人员的生命健康,使得汽车内饰件的塑料部分可以更加的经久耐用,提高汽车内饰件的使用效率,保证将汽车内饰件的实用性提升至最大化;在生产加工的过程中向汽车内饰件中添加有塑料香素,能够有效的去除ABS塑料和TPU塑料中的塑料异味,使得驾驶员在进入汽车的内部时有一个比较舒适的气味,使得驾驶员有一个舒适愉悦的心情。
附图说明
[0015]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专利技术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仅仅是本专利技术的一些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它的附图,其中:图1 是本专利技术一种汽车内饰件用注塑工艺的流程图。
实施方式
[0016]下面将对本专利技术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
例仅是本专利技术的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专利技术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它实施例,都属于本专利技术保护的范围。
[0017]如图1所示,本专利技术实施例包括:一种汽车内饰件用注塑工艺,其创新点在于:包括以下生产步骤:第一步:原料准备:按照重量份数对原材料进行准备配比,其中ABS塑料45份、TPU塑料45份、塑料抗氧化剂3份、塑料融合剂2份、催化稳定剂4份、塑料香素1份;第二步:原料烘干,将ABS塑料和TPU塑料放置在烘干机内,并对其进行搅拌烘干,搅拌速度为800r/min,烘干温度为130摄氏度,搅拌烘干的时间为10min,停止搅拌,间隔15分钟,继续搅拌,搅拌速度为200r/min,烘干温度为80摄氏度,搅拌烘干的时间为8min;第三步:加工原料的制备,将ABS塑料和TPU塑料放置在融化炉中,并对融化炉进行加热融化,加热温度为195摄氏度,待ABS塑料和TPU塑料全部融化为塑料溶液后,向塑料溶液内加入塑料融合剂和催化稳定剂,并对塑料溶液进行搅拌,搅拌速度为2500r/min,搅拌时间为35min,然后对塑料溶液进行冷冻,冷冻温度为零下18摄氏度,冷冻时间为2h,得到固态塑料;第四步:稳定处理,对固态塑料进行二次加热处理,加热温度为210摄氏度,待固态塑料完全融化为二次塑料溶液后,向二次塑料溶液内加入塑料抗氧化剂和塑料香素,然后对二次塑料溶液进行搅拌,搅拌速度为1200r/min,搅拌时间为15min,搅拌停止后,停止对二次塑料溶液进行加热,并使二次塑料溶液进行自然的降温,待二次塑料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汽车内饰件用注塑工艺,其特征在于:包括以下生产步骤:第一步:原料准备:按照重量份数对原材料进行准备配比,其中ABS塑料45份、TPU塑料45份、塑料抗氧化剂3份、塑料融合剂2份、催化稳定剂4份、塑料香素1份;第二步:原料烘干,将ABS塑料和TPU塑料放置在烘干机内,并对其进行搅拌烘干,搅拌速度为800r/min,烘干温度为130摄氏度,搅拌烘干的时间为10min,停止搅拌,间隔15分钟,继续搅拌,搅拌速度为200r/min,烘干温度为80摄氏度,搅拌烘干的时间为8min;第三步:加工原料的制备,将ABS塑料和TPU塑料放置在融化炉中,并对融化炉进行加热融化,加热温度为195摄氏度,待ABS塑料和TPU塑料全部融化为塑料溶液后,向塑料溶液内加入塑料融合剂和催化稳定剂,并对塑料溶液进行搅拌,搅拌速度为2500r/min,搅拌时间为35min,然后对塑料溶液进行冷冻,冷冻温度为零下18摄氏度,冷冻时间为2h,得到固态塑料;第四步:稳定处理,对固态塑料进行二次加热处理,加热温度为210摄氏度,待固态塑料完全融化为二次塑料溶液后,向二次塑料溶液内加入塑料抗氧化剂和塑料香素,然后对二次塑料溶液进行搅拌,搅拌速度为1200r/min,搅拌时间为15min,搅拌停止后,停止对二次塑料溶液进行加热,并使二次塑料溶液进行自然的降温,待二次塑料溶液降温后可得二次固态塑料;第五步:加压处理,将第四步中的二次固态塑料进行加压处理,压强为15MPa,加压时间为8min;第六步:加热注塑成型,将第五步中加压后的二次固态塑料进行加热融化,然后将融化后的溶液进行注塑...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刘斌陈卫红
申请(专利权)人:苏州睿晨联创精密科技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