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汽车内饰件生产用注塑模具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32036563 阅读:18 留言:0更新日期:2022-01-27 14:12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汽车内饰件生产用注塑模具,包括注塑模具主体,所述注塑模具主体的最上侧位置处设置有上模盖,所述上模盖的左下侧位置处设置有固定装置,所述固定装置的右侧位置处设置有固定限位装置,所述固定限位装置的右侧位置处设置有注入口,所述注入口的右侧位置处设置有插口,所述注塑模具主体的最下侧位置处设置有下模盖,所述下模盖的上侧位置处设置有推杆座,所述推杆座的上侧位置处设置有推出杆,所述推出杆的右侧位置处设置有限位装置,所述推出杆的上侧位置处设置有模具,移动限定装置与滚珠在注塑模具主体之间的配合,使移动限定装置在移动时,不会对注塑模具整体造成磨损,保护了注塑模具主体。保护了注塑模具主体。保护了注塑模具主体。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汽车内饰件生产用注塑模具


[0001]本技术属于一种汽车内饰件生产用注塑模具
,具体涉及一种注塑模具。

技术介绍

[0002]模具是一种在外力作用下使坯料成为有特定形状和尺寸的制件的工具,广泛用于冲裁、模锻、冷镦、挤压、粉末冶金件压制、压力铸造,以及工程塑料、橡胶、陶瓷等制品的压塑或注塑的成形加工中,模具具有特定的轮廓或内腔形状,应用具有刃口的轮廓形状可以使坯料按轮廓线形状发生分离(冲裁),应用内腔形状可使坯料获得相应的立体形状,模具一般包括动模和定模(或凸模和凹模)两个部分,二者可分可合,分开时取出制件,合拢时使坯料注入模具型腔成形,模具是精密工具,形状复杂,承受坯料的胀力,对结构强度、刚度、表面硬度、表面粗糙度和加工精度都有较高要求,模具生产的发展水平是机械制造水平的重要标志之一。
[0003]现有的一种汽车内饰件生产用注塑模具存在以下问题:目前的注塑模具主体在长时间使用后,移动限定装置会在注塑模具主体内产生刮痕,使注塑模具主体的使用寿命降低,且可能在模具时产生误差的问题。

技术实现思路

[0004]本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汽车内饰件生产用注塑模具,以解决上述
技术介绍
中提出目前注塑模具主体在长时间使用后,移动限定装置会在注塑模具主体内产生刮痕,使注塑模具主体的使用寿命降低,且可能在模具时产生误差的问题。
[0005]为实现上述目的,本技术提供如下技术方案:一种汽车内饰件生产用注塑模具,包括注塑模具主体,所述注塑模具主体的最上侧位置处设置有上模盖,所述上模盖的左下侧位置处设置有固定装置,所述固定装置的右侧位置处设置有固定限位装置,所述固定限位装置的右侧位置处设置有注入口,所述注入口的右侧位置处设置有插口,所述注塑模具主体的最下侧位置处设置有下模盖,所述下模盖的上侧位置处设置有推杆座,所述推杆座的上侧位置处设置有推出杆,所述推出杆的右侧位置处设置有限位装置,所述推出杆的上侧位置处设置有模具,所述推出杆的左侧位置处设置有移动限定装置,所述移动限定装置的中间位置处设置有凹口,所述移动限定装置的下侧位置处设置有滚珠。
[0006]优选的,所述滚珠共设置有两个,且两个滚珠分别设置在移动限定装置的下侧位置处。
[0007]优选的,所述固定限位装置和移动限定装置的凹口相互卡合,且固定限位装置通过螺栓连接方式和注塑模具主体连接。
[0008]优选的,所述限位装置和插口相互卡合,且限位装置通过一体化连接方式和注塑模具主体连接。
[0009]优选的,所述推出杆共设置有两个,且两个推出杆分别设置在推杆座的上侧位置
处,所述推出杆通过螺栓连接方式和推杆座连接。
[0010]优选的,所述滚珠通过嵌入连接方式在注塑模具主体上与移动限定装置连接,且移动限定装置能通过滚珠在注塑模具主体上进行移动。
[0011]与现有技术相比,本技术提供了一种汽车内饰件生产用注塑模具,具备以下有益效果:
[0012]1、该汽车内饰件生产用注塑模具,通过移动限定装置与滚珠在注塑模具主体之间的配合,使移动限定装置在移动时更加快速,提高效率。
[0013]2、该汽车内饰件生产用注塑模具,通过移动限定装置与滚珠在注塑模具主体之间的配合,使移动限定装置在移动时,不会对注塑模具整体造成磨损,保护了注塑模具主体。
[0014]该装置中未涉及部分均与现有技术相同或可采用现有技术加以实现,本技术通过上模盖下压,移动限定装置通过固定限位装置配合滚珠向右侧移动,滚珠设置在移动限定装置的下侧位置,所连接位置处设置有凹槽,在移动限定装置向左侧移动时带动滚珠转动,减少移动限定装置在移动时的对注塑模具主体所造成的摩擦,保护注塑模具主体,并提高了注塑模具主体的使用寿命。
附图说明
[0015]附图用来提供对本技术的进一步理解,并且构成说明书的一部分,与本技术的实施例一起用于解释本技术,并不构成对本技术的限制,在附图中:
[0016]图1为本技术提出的一种汽车内饰件生产用注塑模具正面结构图示意图;
[0017]图2为本技术提出一种汽车内饰件生产用注塑模具中移动限定装置的正面结构示意图;
[0018]图3为本技术提出的一种汽车内饰件生产用注塑模具中移动限定装置底部滚珠与凹槽的正面结构示意图;
[0019]图中:1、注入口;2、上模盖;3、模具;4、限位装置;5、注塑模具主体;6、推出杆;7、下模盖;8、推杆座;9、固定限位装置;10、固定装置;11、移动限定装置;12、滚珠;13、凹口;14、插口。
具体实施方式
[0020]下面将结合本技术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技术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技术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技术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技术保护的范围。
[0021]在本技术的描述中,需要说明的是,术语“上”、“下”、“内”、“外”“前端”、“后端”、“两端”、“一端”、“另一端”等指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为基于附图所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仅是为了便于描述本技术和简化描述,而不是指示或暗示所指的装置或元件必须具有特定的方位、以特定的方位构造和操作,因此不能理解为对本技术的限制。此外,术语“第一”、“第二”仅用于描述目的,而不能理解为指示或暗示相对重要性。
[0022]在本技术的描述中,需要说明的是,除非另有明确的规定和限定,术语“安装”、“设置有”、“连接”等,应做广义理解,例如“连接”,可以是固定连接,也可以是可拆卸连
接,或一体式连接;可以是机械连接,也可以是电连接;可以是直接相连,也可以通过中间媒介间接相连,可以是两个元件内部的连通。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而言,可以具体情况理解上述术语在本技术中的具体含义。
[0023]请参阅图1

3,本技术提供一种技术方案:
[0024]实施例一
[0025]请参阅图1、图2,本技术提供一种技术方案:一种汽车内饰件生产用注塑模具,包括注塑模具主体5,注塑模具主体5的最上侧位置处设置有上模盖2,上模盖2的左下侧位置处设置有固定装置10,固定装置10的右侧位置处设置有固定限位装置9,固定限位装置9的右侧位置处设置有注入口1,注入口1的右侧位置处设置有插口14,注塑模具主体5的最下侧位置处设置有下模盖7,下模盖7的上侧位置处设置有推杆座8,推杆座8的上侧位置处设置有推出杆6,推出杆6的右侧位置处设置有限位装置4,推出杆6的上侧位置处设置有模具3,推出杆6的左侧位置处设置有移动限定装置11,移动限定装置11的中间位置处设置有凹口13,移动限定装置11的下侧位置处设置有滚珠12,滚珠12能辅助移动限定装置11移动,防止对注塑模具主体5造成磨损。
[0026]实施例二
[0027]请参阅图1、图2、图3,本技术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汽车内饰件生产用注塑模具,包括注塑模具主体(5),其特征在于:所述注塑模具主体(5)的最上侧位置处设置有上模盖(2),所述上模盖(2)的左下侧位置处设置有固定装置(10),所述固定装置(10)的右侧位置处设置有固定限位装置(9),所述固定限位装置(9)的右侧位置处设置有注入口(1),所述注入口(1)的右侧位置处设置有插口(14),所述注塑模具主体(5)的最下侧位置处设置有下模盖(7),所述下模盖(7)的上侧位置处设置有推杆座(8),所述推杆座(8)的上侧位置处设置有推出杆(6),所述推出杆(6)的右侧位置处设置有限位装置(4),所述推出杆(6)的上侧位置处设置有模具(3),所述推出杆(6)的左侧位置处设置有移动限定装置(11),所述移动限定装置(11)的中间位置处设置有凹口(13),所述移动限定装置(11)的下侧位置处设置有滚珠(12)。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汽车内饰件生产用注塑模具,其特征在于:所述滚珠(12)共设置有两个,且两...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刘斌
申请(专利权)人:苏州睿晨联创精密科技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