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炉辊清洗机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37337196 阅读:14 留言:0更新日期:2023-04-22 14:34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提供了一种炉辊清洗机,包括底座、支架、固定板、移动装置、刷环和水循环装置,底座上两端固定有固定板,两块固定板顶部转动连接有炉辊,支架固定在底座上,支架上端固定有移动装置,移动装置下端固定有刷环,所述刷环套设在炉辊上,水循环装置固定在底座上且正位于炉辊下方。通过喷淋水使炉辊上的结瘤残渣软化,让刷环的反复来回刷,更快速的清理了结瘤和残渣,再通过水循环装置,更好的收集残渣和结瘤,使喷淋的水能循环利用,更加环保和减小了工人在清洗过后再去清洗地板的工作强度减小了工人的劳动强度,提高了工作效率。提高了工作效率。提高了工作效率。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炉辊清洗机


[0001]本技术涉及热处理炉炉辊清理
,具体地,涉及一种炉辊清洗机。

技术介绍

[0002]辊底式热处理炉因其热处理产量高、成本低、产品质量好等优势,被广泛应用于中厚板的淬火、正火和回火,但辊底式热处理炉在使用过程中,经常出现因炉底辊结瘤导致的钢板下表面麻面的问题,严重影响了产品的质量和产量,现有技术中采用人工或是机械对炉底辊结瘤进行处理,但人工处理加大了工人的劳动强度,且处理效率偏低,机械处理虽然处理效率较高,但是处理效果并不理想,且处理的废料没做回收处理和对清理产生的废水进行循环利用。

技术实现思路

[0003]为了克服现有技术的不足,本技术提供了一种炉辊清洗机。
[0004]本技术的技术方案如下:
[0005]一种炉辊清洗机,包括底座、支架、固定板、移动装置、刷环和水循环装置,所述底座上两端固定有所述固定板,两块所述固定板顶部转动连接有炉辊,所述支架固定在所述底座上,所述支架上端固定有所述移动装置,所述移动装置下端固定有所述刷环,所述刷环套设在所述炉辊上,所述水循环装置固定在所述底座上且正位于所述炉辊下方。
[0006]进一步的,所述固定板上端转动连接有抱箍,所述抱箍另一端与所述固定板可拆卸连接。
[0007]进一步的,所述刷环包括弹性管卡、上刷环和下刷环,所述弹性管卡固定在所述上刷环的上端侧面,且所述上刷环和下刷环内周面均设有刷毛,所述上刷环与所述下刷环的一端可拆卸连接,另一端转动连接。
[0008]进一步的,所述移动装置包括水平移动机构,所述水平移动机构包括电机、丝杆、导向杆和滑移块,所述丝杆一端与所述支架转动连接另一端贯穿过所述支架与所述电机连接,所述丝杆旁设有所述导向杆且固定连接在支架内,所述丝杆和所述导向杆上连接有所述滑移块。
[0009]进一步的,所述移动装置还包括连接于所述水平移动机构下方的纵向移动机构,所述纵向移动机构包括连接在滑移块下端面的电动缸,所述电动缸的输出杆连接所述刷环的上端面。
[0010]进一步的,所述水循环装置包括收集斗、水箱、水泵和喷淋管,所述收集斗下方连接在所述水箱上,所述水箱侧面下端面连接有所述水泵,所述水泵上连接有所述喷淋管,所述喷淋管的喷淋口处与弹性管卡连接。
[0011]进一步的,所述收集斗内部上端设有过滤网。
[0012]进一步的,所述喷淋口呈扩口设置。
[0013]本技术的有益效果为:
[0014](1)本技术通过喷淋水使炉辊上的结瘤残渣软化,让刷环的反复来回刷,更快速的清理了结瘤和残渣,减小了工人的劳动强度,提高了工作效率。
[0015](2)本技术通过水循环装置,更好的收集残渣和结瘤,使喷淋的水能循环利用,更加环保和减小了工人在清洗过后再去清洗地板的工作强度。
附图说明:
[0016]图1为本技术所述一种炉辊清洗机;
[0017]图2为本技术所述一种炉辊清洗机;
[0018]图3为本技术所述一种炉辊清洗机;
[0019]图4为本技术所述一种炉辊清洗机;
[0020]附图标记:
[0021]1、底座;2、支架;3、固定板;31、抱箍;4、移动装置;41、水平移动机构;42、纵向移动机构;411、电机;412、丝杆;413、导向杆;414、滑移块;421、电动缸;5、刷环;51、弹性管卡;52、上刷环;53、下刷环;54、刷毛;6、水循环装置;61、收集斗;611、过滤网;62、水箱;63、水泵;64、喷淋管;7、炉辊。
具体实施方式
[0022]为了使本技术的技术目的,技术方案及技术效果更加清楚明白,下面结合具体实施方式对本技术做进一步的说明。应理解,此处所描述的具体实施例,仅用于解释本技术,并不用于限定本技术。
[0023]在本技术的描述中,需要说明的是,术语“中心”、“上”、“下”、“左”、“右”、“竖直”、“水平”、“内”、“外”等指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为基于附图所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仅是为了便于描述本技术和简化描述,而不是指示或暗示所指的装置或元件必须具有特定的方位、以特定的方位构造和操作,因此不能理解为对本技术的限制。
[0024]参照图1,一种炉辊清洗机,包括底座1、支架2、固定板3、移动装置4、刷环5和水循环装置6,所述底座1上两端固定有所述固定板3,两块所述固定板3顶部转动连接有炉辊7,所述支架2固定在所述底座1上,所述支架2上端固定有所述移动装置4,所述移动装置4下端固定有所述刷环5,所述刷环5套设在所述炉辊7上,所述水循环装置6固定在所述底座1上且正位于所述炉辊7下方。
[0025]参照图1,所述固定板3上端转动连接有抱箍31,所述抱箍31另一端与所述固定板3通过螺栓与固定板3螺纹连接使抱箍31抵紧在所述固定板3上,使炉辊7在清洗的时候不能脱离固定板3。
[0026]参照图2,所述刷环5包括弹性管卡51、上刷环52和下刷环53,所述弹性管卡51固定在所述上刷环52的上端侧面,且所述上刷环52和下刷环53内周面均设有刷毛54,刷毛54一般选用较为硬度较高的材质,避免刷毛54太过于柔软无法将结瘤刷落,所述上刷环52与所述下刷环53的一端相抵接贯穿有螺栓下端有螺母抵紧,使其相互贴紧,另一端通过转动杆转动连接。
[0027]参照图3,所述移动装置4包括水平移动机构,所述水平移动机41构包括电机411、丝杆412、导向杆413和滑移块414,所述丝杆412一端与所述支架2转动连接另一端贯穿过所
述支架2与所述电机411连接,所述丝杆412旁设有所述导向杆413且固定连接在支架2内,所述丝杆412和所述导向杆413上连接有所述滑移块414,通过丝杆412的旋转带动滑移块414水平方向移动。所述移动装置4还包括连接于所述水平移动机构41下方的纵向移动机构42,所述纵向移动机构42包括连接在滑移块414下端面的电动缸421,所述电动缸421的输出杆连接所述刷环5的上端面,通过电动缸421的输出杆伸缩来调整刷环5与炉辊7的圆心距离。
[0028]参照图4,所述水循环装置6包括收集斗61、水箱62、水泵63和喷淋管64,所述收集斗61下方连接在所述水箱62上,所述水箱62侧面下端面连接有所述水泵63,所述水泵63上连接有所述喷淋管64,所述喷淋管64的喷淋口处与弹性管卡51连接,当所述刷环5移动时喷淋管64也跟随着移动,避免时间久了喷淋的水掉落,残渣和结瘤又硬化。所述收集斗61内部上端设有过滤网611,锅炉网的孔径小于结瘤或残渣的体积,使掉落的残渣和结瘤无法掉落到水箱62内,避免了水泵63堵塞的问题,所述喷淋管64的喷淋口呈扩口设置,让水更大面积的喷洒在所述炉辊7的表面上。
[0029]本技术的工作原理:先把使用后的炉辊两端放置在固定板上,翻转抱箍然后拧紧螺栓使炉辊固定在固定板上,再驱动电机使滑移块移动到一端,然后打开下刷环,驱动电动缸使刷环与炉辊同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炉辊清洗机,其特征在于,包括底座(1)、支架(2)、固定板(3)、移动装置(4)、刷环(5)和水循环装置(6),所述底座(1)上两端固定有所述固定板(3),两块所述固定板(3)顶部转动连接有炉辊(7),所述支架(2)固定在所述底座(1)上,所述支架(2)上端固定有所述移动装置(4),所述移动装置(4)下端固定有所述刷环(5),所述刷环(5)套设在所述炉辊(7)上,所述水循环装置(6)固定在所述底座(1)上且正位于所述炉辊(7)下方。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炉辊清洗机,其特征在于,所述固定板(3)上端转动连接有抱箍(31),所述抱箍(31)另一端与所述固定板(3)可拆卸连接。3.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炉辊清洗机,其特征在于,所述刷环(5)包括弹性管卡(51)、上刷环(52)和下刷环(53),且所述上刷环(52)和下刷环(53)内周面均设有刷毛(54),所述弹性管卡(51)固定在所述上刷环(52)的上端侧面,所述上刷环(52)与所述下刷环(53)的一端可拆卸连接,另一端转动连接。4.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炉辊清洗机,其特征在于,所述移动装置(4)包括水平移动机构(41),所述水平移动机构包括电机(411)、丝杆(412)、导向...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王震商存亮李红星李金丽柳民涛王子龙高敏刘杰岳伟超周思远刘志伟
申请(专利权)人:安钢集团冷轧有限责任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