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用于电芯生产工艺的注液治具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37336357 阅读:16 留言:0更新日期:2023-04-22 14:33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提供一种用于电芯生产工艺的注液治具,所述注液治具包括连接管;其中,所述连接管为扁管构造;所述连接管具有用于承接电解液的近端和用于封装在软包电芯内的远端,用于作为将电解液注入到软包电芯内的通道,和/或,作为将软包电芯内的气体排出的通道。该注液治具的使用可替代气袋结构,减少铝塑膜的使用,降低电芯的生产成本。相较于圆形注液管,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使用扁形的连接管,可大大加快注液的速度,或者可同时进行排气,加快注液速度,减少电解液注满整个电芯的用时。电解液注满整个电芯的用时。电解液注满整个电芯的用时。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用于电芯生产工艺的注液治具


[0001]本技术涉及电池
,尤其涉及一种用于电芯生产工艺的注液治具。

技术介绍

[0002]相关技术中,在电芯的加工过程中,需要进行注液、化成等工序,注液工序向电芯内注入电解液,化成工序使电池活化,并排出活化过程中产生的气体。
[0003]如图2所示,现有技术中,软包电芯通过使用铝塑膜将裸电芯封装在内获得的,电芯的封装需要拆分为一次封装和二次封装,一次封装后,裸电芯固定在裸电芯放置区200,并预留出一个气袋结构400;在铝塑膜内,裸电芯放置区200和气袋结构400是连通的,注液和排气均是通过气袋结构400来实现的;例如,一封时,在气袋结构400的侧边预留注液口,注液完成后再将该注液口热封;化成时产生的废气预存在该气袋结构400内,使用铡刀刺破气袋结构400后抽真空即可将废气排放。完成化成工序后,进行二次封装,最后将气袋结构400裁切,软包电芯基本成型。气袋结构400的面积与电芯区域的面积大致相同,裁切后的气袋结构铝塑膜均属于废弃物,现有技术中的这种生产工艺存在材料浪费、物料成本高的问题;此外,由于铝塑膜是柔性的,若气袋结构400的铝塑膜晃动,也可造成注液过程中的注液针不能对准注液口的情况。

技术实现思路

[0004]鉴于此,本技术实施例提供了一种用于电芯生产工艺的注液治具,以消除或改善现有技术中存在的一个或更多个缺陷。
[0005]本技术的技术方案如下:
[0006]所述注液治具包括连接管(10);其中,所述连接管(10)为扁管构造;所述连接管(10)具有用于承接电解液的近端和用于封装在软包电芯内的远端,用于作为将电解液注入到软包电芯内的通道,和/或,作为将软包电芯内的气体排出的通道。
[0007]在一些实施例中,所述连接管(10)的截面形状为长圆形或椭圆形,其两侧为弧面。
[0008]在一些实施例中,所述连接管(10)的近端一体成型或安装有接液部(13),所述接液部(13)呈漏斗型构造。
[0009]在一些实施例中,所述连接管(10)上还固定设置有贴合胶(14),所述贴合胶(14)靠近所述远端;在与所述连接管(10)的连接区域,所述贴合胶(14)包覆于所述连接管(10)的所有外表面,所述贴合胶(14)的长度大于所述连接管(10)的宽度,以将所述连接管(10)封装在所述软包电芯的铝塑膜内。
[0010]在一些实施例中,所述连接管(10)的厚度被配置为小于其用于注液和/或排气的软包电芯的厚度。
[0011]在一些实施例中,所述连接管(10)的内部为直通管的结构;或者,所述连接管(10)的内部具有单向注液的结构;或者,所述连接管(10)的内部具有单向注液结构及单向排气结构。
[0012]在一些实施例中,在所述连接管(10)的内部具有单向注液结构及单向排气结构的情况下,所述单向注液结构通过第一单向阀(20)实现向外截止,所述第一单向阀(20)包括:阀体(21)以及阀芯(22),所述阀体(21)固设于所述连接管(10),所述阀芯(22)可运动地设置于连接管(10),由内向外推抵所述阀体(21);所述单向排气结构通过第二单向阀(30)实现向内截止,所述第二单向阀(30)包括:膜片(31)以及固定板(32),所述固定板(32)设置在所述膜片(31)朝向所述远端的一侧,所述固定板(32)具有排气孔,用于固定所述膜片(31)并与所述连接管(10)相连。
[0013]在一些实施例中,所述连接管(10)的内部通过隔板分隔开有两个通道,分别为注液通道(11)和排气通道(12),所述单向注液结构布置于所述注液通道(11)内,所述单向排气结构布置于所述排气通道(12)内。
[0014]在一些实施例中,所述连接管(10)内仅具有一个共用通道(15),所述单向注液结构与所述单向排气结构集成于所述共用通道(15);所述第二单向阀(30)集成于所述第一单向阀(20),所述阀体(21)的至少部分形成为所述固定板(32);所述第一单向阀(20)相较所述第二单向阀(30)邻近所述连接管(10)的所述远端。
[0015]在一些实施例中,所述膜片(31)倾斜设置于所述固定板(32);和/或,所述阀芯(22)在与所述排气孔在所述连接管(10)的延伸方向上的投影间隔开。
[0016]根据本技术实施例的用于电芯生产工艺的注液治具,该注液治具的使用可替代气袋结构,减少铝塑膜的使用,降低电芯的生产成本。相较于圆形注液管,本技术使用扁形的连接管,可大大加快注液的速度,或者可同时进行排气,加快注液速度,减少电解液注满整个电芯的用时。
[0017]本技术的附加优点、目的,以及特征将在下面的描述中将部分地加以阐述,且将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研究下文后部分地变得明显,或者可以根据本技术的实践而获知。本技术的目的和其它优点可以通过在书面说明及其权利要求书以及附图中具体指出的结构实现到并获得。
[0018]本领域技术人员将会理解的是,能够用本技术实现的目的和优点不限于以上具体所述,并且根据以下详细说明将更清楚地理解本技术能够实现的上述和其他目的。
附图说明
[0019]此处所说明的附图用来提供对本技术的进一步理解,构成本申请的一部分,并不构成对本技术的限定。附图中的部件不是成比例绘制的,而只是为了示出本技术的原理。为了便于示出和描述本技术的一些部分,附图中对应部分可能被放大,即,相对于依据本技术实际制造的示例性装置中的其它部件可能变得更大。在附图中:
[0020]图1是根据本技术实施例的注液治具的立体结构示意图;
[0021]图2是现有技术的半成品电芯的示意图;
[0022]图3是采用本技术实施例的注液治具进行加工的半成品电芯的示意图;
[0023]图4是根据本技术实施例的注液治具的示意图;
[0024]图5是根据本技术第一实施例的注液治具的示意图;
[0025]图6是根据本技术第二实施例的注液治具的示意图。
[0026]附图标记:
[0027]注液治具100,裸电芯放置区200,连接区300,气袋结构400,
[0028]连接管10,注液通道11,排气通道12,接液部13,贴合胶14,共用通道15,
[0029]第一单向阀20,阀体21,阀芯22,
[0030]第二单向阀30,膜片31,固定板32。
具体实施方式
[0031]为使本技术的目的、技术方案和优点更加清楚明白,下面结合实施方式和附图,对本技术做进一步详细说明。在此,本技术的示意性实施方式及其说明用于解释本技术,但并不作为对本技术的限定。
[0032]在此,还需要说明的是,为了避免因不必要的细节而模糊了本技术,在附图中仅仅示出了与根据本技术的方案密切相关的结构和/或处理步骤,而省略了与本技术关系不大的其他细节。
[0033]应该强调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用于电芯生产工艺的注液治具,其特征在于,所述注液治具包括连接管(10);其中,所述连接管(10)为扁管构造;所述连接管(10)具有用于承接电解液的近端和用于封装在软包电芯内的远端,用于作为将电解液注入到软包电芯内的通道,和/或,作为将软包电芯内的气体排出的通道。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用于电芯生产工艺的注液治具,其特征在于,所述连接管(10)的截面形状为长圆形或椭圆形,其两侧为弧面。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用于电芯生产工艺的注液治具,其特征在于,所述连接管(10)的近端一体成型或安装有接液部(13),所述接液部(13)呈漏斗型构造。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用于电芯生产工艺的注液治具,其特征在于,所述连接管(10)上还固定设置有贴合胶(14),所述贴合胶(14)靠近所述远端;在与所述连接管(10)的连接区域,所述贴合胶(14)包覆于所述连接管(10)的所有外表面,所述贴合胶(14)的长度大于所述连接管(10)的宽度,以将所述连接管(10)封装在所述软包电芯的铝塑膜内。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用于电芯生产工艺的注液治具,其特征在于,所述连接管(10)的厚度被配置为小于其用于注液和/或排气的软包电芯的厚度。6.根据权利要求1至4之一所述的用于电芯生产工艺的注液治具,其特征在于,所述连接管(10)的内部为直通管的结构;或者,所述连接管(10)的内部具有单向注液的结构;或者,所述连接管(10)的内部具有单向注液结构及单向排气结构。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用于电芯生产工艺的注液治具,其特征在于,在所述连接管(10)的内部...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高晓东
申请(专利权)人:重庆太蓝新能源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