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发明专利技术公开一种半挂车对接模拟装置,涉及车辆技术领域,包括:牵引头、挂车、2个第一支撑模块、2个第二支撑模块、2个万向轮机构和2个第二定向轮;牵引头用于放置牵引座;2个万向轮机构固定设置在牵引头远离挂车的一侧的两端;2个第一支撑模块固定设置在牵引头靠近挂车的一侧的两端;挂车靠近牵引头的一侧的上端部向外延伸设定长度的连接板;连接板的下端部固定设置有牵引销;2个第二支撑模块固定设置在挂车靠近牵引头的一侧的两端;2个第二定向轮固定设置在挂车远离牵引头的一侧的两端。本发明专利技术通过对牵引车的甩换挂进行实况模拟,验证不同实况下进行甩换挂,牵引座的潜在失效模式,同时为牵引座产品的前期验证开发提供可行性验证支持。证支持。证支持。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半挂车对接模拟装置
[0001]本专利技术涉及车辆
,特别是涉及一种半挂车对接模拟装置。
技术介绍
[0002]半挂牵引车是装备有特殊装置用于牵引半挂车的商用车辆。有驱动能力的车头为牵引车,后面没有牵引驱动能力的车为挂车,挂车被牵引车拖着走。牵引车和挂车的连接方式有两种:第一种连接方式是挂车的一半搭在牵引车后段的牵引座上,牵引车还承受挂车的一部分重量,这就是半挂车;第二种连接方式是挂车的前端连接在牵引车的后端,牵引车仅提供向前的拉力,不承受挂车向下的重量,这就是全挂车。
[0003]半挂车的牵引座在出厂之前要进行可控性测试,来测试牵引座是否存在潜在失效风险,现在技术中并没有通过进行半挂车对接模拟来对牵引座的潜在失效风险进行测试。
技术实现思路
[0004]本专利技术的目的是提供一种半挂车对接模拟装置,通过对牵引车的甩换挂进行实况模拟,来验证不同实况下进行甩换挂,牵引座的潜在失效模式,同时为牵引座产品的前期验证开发提供可行性验证支持。
[0005]为实现上述目的,本专利技术提供了如下方案:
[0006]一种半挂车对接模拟装置,包括:牵引头、挂车、2个第一支撑模块、2个第二支撑模块、2个万向轮机构和2个第二定向轮;
[0007]所述牵引头用于放置牵引座;2个所述万向轮机构固定设置在所述牵引头远离所述挂车的一侧的两端;2个所述第一支撑模块固定设置在所述牵引头靠近所述挂车的一侧的两端;2个所述第一支撑模块用于改变所述牵引头的姿态;
[0008]所述挂车靠近所述牵引头的一侧的上端部向外延伸设定长度的连接板;所述连接板的下端部固定设置有牵引销;2个所述第二支撑模块固定设置在所述挂车靠近所述牵引头的一侧的两端;2个所述第二定向轮固定设置在所述挂车远离所述牵引头的一侧的两端;2个所述第二支撑模块用于改变所述挂车的姿态。
[0009]优选地,所述第一支撑模块第一升降机构和第一定向轮;
[0010]所述第一升降机构固定设置在靠近所述挂车的一侧的任意一端;所述第一定向轮与所述第一升降机构的下端部固定连接。
[0011]优选地,所述第一升降机构为气缸、液压缸和丝杆机械结构中任意一者。
[0012]优选地,当所述第一升降机构为丝杆机械结构时,所述第一升降机构包括:第一安装座、第一套筒、第一螺纹杆、第一电机、第一升降杆和第一螺纹槽;
[0013]所述第一安装座固定设置在所述牵引头靠近所述挂车的一侧的任意一端;所述第一套筒固定设置在所述第一安装座的下端部;
[0014]所述第一套筒内设置有所述第一螺纹杆,所述第一电机设置在所述第一套筒内;第一螺纹杆的一端与所述第一电机的输出轴连接;
[0015]所述第一螺纹杆的下方设置有所述第一升降杆,所述第一升降杆的上端开设有开口朝上设置的所述第一螺纹槽;所述第一螺纹杆的另一端与所述第一螺纹槽螺纹连接;
[0016]所述第一电机转动带动所述第一螺纹杆转动,所述第一螺纹杆转动带动所述第一升降杆进行上下运动。
[0017]优选地,所述万向轮机构包括:底板、万向轴、推力轴承、向心轴承、轴承座、转板、脚轮架和脚轮;
[0018]所述底板固定设置在所述牵引头远离所述挂车的一侧的任意一端;所述底板的下端固定连接所述万向轴;
[0019]所述推力轴承套接在万向轴的上端,所述向心轴承套接在万向轴的下端;所述万向轴为阶梯轴;
[0020]所述推力轴承和所述向心轴承位于所述轴承座内的阶梯孔内,所述推力轴承位于阶梯孔的上台阶上,所述向心轴承位于阶梯孔的下台阶上;
[0021]所述轴承座下端与所述转板的上端固定连接,所述转板的下端与所述脚轮架固定连接,所述脚轮安装在所述脚轮架上。
[0022]优选地,所述牵引头上还设置有第一控制面板;
[0023]所述第一控制面板用于控制所述第一电机的运行状态;所述运行状态包括停止、正转和反转。
[0024]优选地,所述第二支撑模块为气缸、液压缸和丝杆机械结构中任意一者。
[0025]优选地,当所述第二支撑模块为丝杆机械结构时,所述第二支撑模块包括:第二安装座、第二套筒、第二螺纹杆、第二电机、第二升降杆、第二螺纹槽和支撑板;
[0026]所述第二安装座固定设置在所述挂车靠近所述牵引头的一侧的任意一端;所述第二套筒固定设置在所述第二安装座的下端部;
[0027]所述第二套筒内设置有所述第二螺纹杆,所述第二电机设置在所述第二套筒内;第二螺纹杆的一端与所述第二电机的输出轴连接;
[0028]所述第二螺纹杆的下方设置有所述第二升降杆,所述第二升降杆的上端开设有开口朝上设置的所述第二螺纹槽;所述第二螺纹杆的另一端与所述第二螺纹槽螺纹连接;
[0029]所述第二升降杆的下端与所述支撑板固定连接;
[0030]所述第二电机转动带动所述第二螺纹杆转动,所述第二螺纹杆转动带动所述第二升降杆进行上下运动,所述第二升降杆上下运动带动所述支撑板进行上下运动。
[0031]优选地,所述挂车上还设置有第二控制面板;
[0032]所述第二控制面板用于控制所述第二电机的运行状态;所述运行状态包括停止、正转和反转。
[0033]根据本专利技术提供的具体实施例,本专利技术公开了以下技术效果:
[0034]本专利技术公开一种半挂车对接模拟装置,包括:牵引头、挂车、2个第一支撑模块、2个第二支撑模块、2个万向轮机构和2个第二定向轮;所述牵引头用于放置牵引座;2个所述万向轮机构固定设置在所述牵引头远离所述挂车的一侧的两端;2个所述第一支撑模块固定设置在所述牵引头靠近所述挂车的一侧的两端;2个所述第一支撑模块用于改变所述牵引头的姿态;所述挂车靠近所述牵引头的一侧的上端部向外延伸设定长度的连接板;所述连接板的下端部固定设置有牵引销;2个所述第二支撑模块固定设置在所述挂车靠近所述牵
引头的一侧的两端;2个所述第二定向轮固定设置在所述挂车远离所述牵引头的一侧的两端;2个所述第二支撑模块用于改变所述挂车的姿态。本专利技术通过进行牵引头与挂车的对接模拟,来对牵引座的潜在失效风险进行测试分析,得到牵引座的可靠性。
附图说明
[0035]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专利技术实施例或现有技术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仅仅是本专利技术的一些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性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的附图。
[0036]图1为本专利技术半挂车对接模拟装置结构图;
[0037]图2为本专利技术第一升降机构结构图;
[0038]图3为本专利技术万向轮机构结构图。
[0039]符号说明:1、牵引头;2、挂车;3、第一支撑模块;4、第二支撑模块;5、连接板;6、万向轮机构;7、第二定向轮;31、第一安装座;32、第一套筒;33、第一螺纹杆;34、第一电机;35、第一升降杆;36、第一螺纹槽;37、第一导向槽;38、第一导向杆;61、底板;62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半挂车对接模拟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牵引头、挂车、2个第一支撑模块、2个第二支撑模块、2个万向轮机构和2个第二定向轮;所述牵引头用于放置牵引座;2个所述万向轮机构固定设置在所述牵引头远离所述挂车的一侧的两端;2个所述第一支撑模块固定设置在所述牵引头靠近所述挂车的一侧的两端;2个所述第一支撑模块用于改变所述牵引头的姿态;所述挂车靠近所述牵引头的一侧的上端部向外延伸设定长度的连接板;所述连接板的下端部固定设置有牵引销;2个所述第二支撑模块固定设置在所述挂车靠近所述牵引头的一侧的两端;2个所述第二定向轮固定设置在所述挂车远离所述牵引头的一侧的两端;2个所述第二支撑模块用于改变所述挂车的姿态。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半挂车对接模拟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支撑模块第一升降机构和第一定向轮;所述第一升降机构固定设置在靠近所述挂车的一侧的任意一端;所述第一定向轮与所述第一升降机构的下端部固定连接。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半挂车对接模拟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升降机构为气缸、液压缸和丝杆机械结构中任意一者。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半挂车对接模拟装置,其特征在于,当所述第一升降机构为丝杆机械结构时,所述第一升降机构包括:第一安装座、第一套筒、第一螺纹杆、第一电机、第一升降杆和第一螺纹槽;所述第一安装座固定设置在所述牵引头靠近所述挂车的一侧的任意一端;所述第一套筒固定设置在所述第一安装座的下端部;所述第一套筒内设置有所述第一螺纹杆,所述第一电机设置在所述第一套筒内;第一螺纹杆的一端与所述第一电机的输出轴连接;所述第一螺纹杆的下方设置有所述第一升降杆,所述第一升降杆的上端开设有开口朝上设置的所述第一螺纹槽;所述第一螺纹杆的另一端与所述第一螺纹槽螺纹连接;所述第一电机转动带动所述第一螺纹杆转动,所述第一螺纹杆转动带动所述第一升降杆进行上下运动。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半挂车对接模拟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万向轮机构包括:底板、万向轴、推力轴承、向...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王民,程铸,
申请(专利权)人:合肥久享汽车零部件有限责任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