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具有自动卸料机构的模具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37330021 阅读:11 留言:0更新日期:2023-04-21 23:07
本发明专利技术涉及模具的技术领域,更具体地,涉及一种具有自动卸料机构的模具,包括设有冲头的上模组件,以及设有凹模孔的下模组件,所述冲头对应所述凹模孔设置,还包括设置在所述上模组件和下模组件之间的卸料板,所述卸料板滑动装配于所述上模组件;本发明专利技术的卸料结构装配于模具的原始结构,通用性好,伴随模具的上下运动形成有规律的卸料动作,拉钩与底勾座的锁定与模具同步,动作不干涉,稳定性高,不需要额外的驱动源输入和控制,具有结构简单,使用成本低的优点,有效解决了现有技术中卸料装置的使用成本高、难以控制的技术问题。难以控制的技术问题。难以控制的技术问题。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具有自动卸料机构的模具


[0001]本专利技术涉及模具的
,更具体地,涉及一种具有自动卸料机构的模具。

技术介绍

[0002]冲孔模具因其较高的生产效率,已得到越来越广泛的使用。但现有的冲孔模具多没有用于对冲孔落料进行卸料的卸料装置,冲孔后因卸料困难,会造成冲孔后制件平面不平整,光亮部分不整齐,从而导致制件品质的下降。
[0003]现有技术提供了一种可卸料的冲孔模具,包括设有凹模孔的下模座,以及设有冲头的上模座,所述冲头对应于凹模孔设置,并因所述上模座与下模座间的相对运动而对置于下模座上的制件进行冲孔加工,在所述下模座内形成有与所述凹模孔相通,以使制件冲孔后的落料由凹模孔内流出的卸料部;还包括设置在所述下模座上的,在所述冲头自制件上脱出时,于所述冲头的周侧对制件施加压紧力的制件压紧机构;所述制件压紧机构包括设置于所述下模座上的驱动部,以及与所述驱动部的驱动端传动连接的带有压紧端的压紧部;所述压紧端因所述驱动部的驱使而可抵置于所述制件上,且在所述压紧端上形成有供所述冲头穿过的通孔。该方案通过设置制件压紧机构,可在冲头自制件中脱出时,在冲头的周侧对制件进行压紧,从而可避免因冲头的带料作用,而导致制件冲孔处出现不平整,不整齐等缺陷,能够保证制件冲孔加工的品质,压紧部转动设置在下模座上可便于压紧部的布置,以及在驱动部驱使下对制件进行压紧。
[0004]然而现有技术的卸料装置需要依靠驱动源的驱动才可实现对制件的压紧,不仅需要额外的能源消耗,并且还要对驱动源进行精确的控制才可匹配模具的连续冲孔,若压紧动作与冲孔匹配不到位则会导致制件由下模座脱落,或造成冲孔后制件平面不平整,从而无法保证制件冲孔加工的品质,存在卸料装置的使用成本高、难以控制的技术问题。

技术实现思路

[0005]本专利技术的目的在于克服现有技术中卸料装置的使用成本高、难以控制的不足,提供一种具有自动卸料机构的模具。
[0006]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专利技术采用的技术方案是:
[0007]提供一种具有自动卸料机构的模具,包括设有冲头的上模组件,以及设有凹模孔的下模组件,所述冲头对应所述凹模孔设置,并因所述上模组件与下模组件的相对运动而对置于所述下模组件上的制件进行冲孔加工,还包括设置在所述上模组件和下模组件之间的卸料板,所述卸料板滑动装配于所述上模组件且相对所述上模组件的运动方向平行于所述上模组件相对下模组件的运动方向,所述冲头穿设于所述卸料板,所述卸料板可抵接于所述制件上方,当所述卸料板未与所述制件抵接时在自身重力作用下与所述上模组件保持间隔;所述下模组件装配有底勾座,所述卸料板装配有可与底勾座固定的拉勾组件,所述上模组件装配有用于配合所述拉勾组件的叉架;当所述卸料板与所述制件抵接且所述冲头穿设在所述凹模孔内时,所述叉架使所述拉勾组件与所述底勾座固定;当所述卸料板未与所
述制件抵接时,所述叉架使所述拉勾组件脱离与所述底勾座的固定。
[0008]本专利技术的一种具有自动卸料机构的模具,上模组件相对下模组件的上下运动实现冲头穿过凹模孔完成对制件的冲孔加工,设置在上模组件和下模组件之间的卸料板滑动装配于上模组件且相对上模组件的运动方向平行于上模组件相对下模组件的运动方向,并且设置当卸料板未与制件抵接时在自身重力作用下与上模组件保持间隔,使卸料板可以在上升过程中与上模组件不同步运动;装配于上模组件的叉架可以与拉勾部件配合,当卸料板抵接在制件上方且冲头穿设在凹模孔内时,上模组件与卸料板的间距缩短的过程中叉架使拉勾部件与底勾座固定,从而使卸料板与下模组件锁定,当冲头由凹模孔内脱离出的过程中,冲头与制件所产生的卸料力会由制件传递作用在卸料板上,由于卸料板与下模组件锁定,卸料板会将制件牢牢压紧在下模组件上,直至冲头完全脱离凹模孔时,叉架使拉勾部件脱离与底勾座的固定,卸料组件也随着上模组件的上升向上远离制件,完成对制件的卸料;本专利技术的卸料结构装配于模具的原始结构,通用性好,伴随模具的上下运动形成有规律的卸料动作,拉钩与底勾座的锁定与模具同步,动作不干涉,稳定性高,不需要额外的驱动源输入和控制,具有结构简单,使用成本低的优点,有效解决了现有技术中卸料装置的使用成本高、难以控制的技术问题。
[0009]进一步地,所述拉勾组件包括固定座以及转动装配于固定座的拉钩,所述叉架可与所述拉钩配合;当所述卸料板与所述制件抵接且所述冲头穿设在所述凹模孔内时,所述叉架使所述拉钩转动至钩住所述底勾座;当所述卸料板未与所述制件抵接时,所述叉架使所述拉钩转动至脱钩于所述底勾座。设置叉架与拉钩配合控制拉钩的转动,当卸料板抵接在制件上方且冲头穿设在凹模孔内时,上模组件与卸料板的间距缩短,拉钩与底勾座靠近后叉架使拉钩转动至钩住底勾座,卸料板与下模组件锁定;当冲头完全脱离出凹模孔时,叉架使拉钩恢复转动至脱钩于底勾座的位置,卸料板与下模组件解除锁定,卸料板也随着上模组件的上升向上远离制件,完成对制件的卸料,具有结构简单,稳定性高的优势。
[0010]进一步地,所述拉钩设有转动销,所述叉架包括顺序相连的固定部、锁定部和开合部,所述固定部装配于所述上模组件,所述转动销可抵接于所述锁定部和所述开合部的侧面、且所述转动销可在锁定部和所述开合部之间滑动,所述开合部侧面设有凸起;当所述转动销滑动至所述锁定部侧面时二者之间的作用力为零,所述拉钩在自身重力作用下转动至钩住所述底勾座;当所述转动销滑动至所述开合部侧面时受到所述凸起的作用力,所述拉钩在所述转动销的作用力下转动至脱钩于所述底勾座。设置转动销可滑动且可抵接于锁定部和开合部,由于锁定部和开合部对转动销作用力及作用力的方向不同,实现转动销在锁定部和开合部上滑动时,起到控制拉钩转动的效果,具有结构简单,易于安装和稳定性高的优点。
[0011]进一步地,所述锁定部与所述开合部之间设有缓冲部,所述转动销可滑动且可抵接于所述缓冲部侧面,所述转动销滑动至所述缓冲部侧面时,所述拉钩与所述底勾座之间的作用力为零。在锁定部与开合部之间设置缓冲部,当转动销滑动至缓冲部时,拉钩与底勾座之间的作用力为零,可以避免拉钩脱钩于底勾座时由于承载卸料力而导致产生磨损的情况,起到保护模具的作用,提高模具使用寿命。
[0012]进一步地,所述拉钩与所述固定座之间设有第一弹性部件,所述拉钩可在所述第一弹性部件的作用力下转动至钩住所述底勾座。设置拉钩可在第一弹性部件的作用力下转
动至勾住底勾座,保证拉钩勾住底勾座动作的稳定性。
[0013]进一步地,所述底勾座设有固定孔,所述拉钩包括转动装配于所述拉勾组件的转动台、及连接于所述转动台的固定台,所述固定台可穿入所述固定孔。设置固定台穿入固定孔形成锁定,具有结构简单,稳定实用的优点。
[0014]进一步地,所述拉钩为对称设置的两组,所述固定孔贯穿所述底勾座,两组所述固定台分别由所述固定孔的两端穿入。设置拉钩为对称设置的两组,所以固定台也为对称设置的两组,并设置固定孔贯穿底勾座,两组对称设置的固定台分别由固定孔两端穿入,使拉钩与底勾座之间的锁定更加稳定。
[0015]进一步地,所述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具有自动卸料机构的模具,包括设有冲头(110)的上模组件(100),以及设有凹模孔(210)的下模组件(200),所述冲头(110)对应所述凹模孔(210)设置,并因所述上模组件(100)与下模组件(200)的相对运动而对置于所述下模组件(200)上的制件进行冲孔加工,其特征在于:还包括设置在所述上模组件(100)和下模组件(200)之间的卸料板(300),所述卸料板(300)滑动装配于所述上模组件(100)且相对所述上模组件(100)的运动方向平行于所述上模组件(100)相对下模组件(200)的运动方向,所述冲头(110)穿设于所述卸料板(300),所述卸料板(300)可抵接于所述制件上方,当所述卸料板(300)未与所述制件抵接时在自身重力作用下与所述上模组件(100)保持间隔;所述下模组件(200)装配有底勾座(400),所述卸料板(300)装配有可与底勾座(400)固定的拉勾组件(500),所述上模组件(100)装配有用于配合所述拉勾组件(500)的叉架(600);当所述卸料板(300)与所述制件抵接且所述冲头(110)穿设在所述凹模孔(210)内时,所述叉架(600)使所述拉勾组件(500)与所述底勾座(400)固定;当所述卸料板(300)未与所述制件抵接时,所述叉架(600)使所述拉勾组件(500)脱离与所述底勾座(400)的固定。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具有自动卸料机构的模具,其特征在于:所述拉勾组件(500)包括固定座(530)以及转动装配于固定座(530)的拉钩(510),所述叉架(600)可与所述拉钩(510)配合;当所述卸料板(300)与所述制件抵接且所述冲头(110)穿设在所述凹模孔(210)内时,所述叉架(600)使所述拉钩(510)转动至钩住所述底勾座(400);当所述卸料板(300)未与所述制件抵接时,所述叉架(600)使所述拉钩(510)转动至脱钩于所述底勾座(400)。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具有自动卸料机构的模具,其特征在于:所述拉钩(510)设有转动销(520),所述叉架(600)包括顺序相连的固定部(610)、锁定部(620)和开合部(630),所述固定部(610)装配于所述上模组件(100),所述转动销(520)可抵接于所述锁定部(620)和所述开合部(630)的侧面、且所述转动销(520)可在锁定部(620)和所述开合部(630)之间滑动,所述开合部(630)侧面设有凸起;当所述转动销(520)滑动至所述锁定部(620)侧面时...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雷世俊田常军
申请(专利权)人:鹤山联塑实业发展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