零件装配方法及零件装配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3732894 阅读:154 留言:0更新日期:2012-04-11 18:40
一种零件装配方法,是从依次向零件供给位置(52a)供给多个零件的多个零件供给装置(52)依次取出零件(62-65),并把这些零件(62-65)依次搬运到规定的装配位置(54a、154a、157a)装配成产品(61),然后将装配好的产品(61)搬运到具有多个保持凹部的产品存放装置(53、153)的各个保持凹部中保持。采用本零件装配方法,可以用小型、结构简单的零件装配装置来装配产品,同时可以把产品以保持在产品存放装置的保持凹部内的形式向下一道工序供给。(*该技术在2017年保护过期,可自由使用*)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专利技术涉及将各种零件装配成产品的零件装配方法及其装置。
技术介绍
传统的零件装配装置一般是沿着设有多个装配夹具的传送带构成的装配线设立多个装配工位,各装配工位由向装配夹具供给零件并进行装配的装配机械手以及向该装配机械手供给装配零件的零件供给装置构成。另外,在装配夹具内装配好的产品用取出机械手从装配夹具中取出,存放保持在设于譬如托盘或带状体上的产品保持部中向下一道工序供给。然而,由于上述传统的零件装配装置必须是用传送带构成的装配线,故不仅构造复杂,规模庞大,设备成本高,而且在装配线上装配后还必须有一道将产品存放在带状体等中的工序,如果再包括向下一道工序的供给方式,则其装配工时多,总体的装配成本高。鉴于上述问题,本专利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可以用简单的装置结构装配产品、同时可降低装配成本的零件装配方法及其装置。专利技术的公开本专利技术第1方案的零件装配方法是通过向具有可保持产品的多个保持凹部的带状体的各保持凹部供给零件并在各保持凹部内装配产品,在把带状体自身作为装配媒体使用的同时又原封不动地作为产品的供给媒体使用,以此来减少装配装置及装配工时,降低装配成本。在第1方案中,如果从一开始就把将成为产品基体的主体零件保持在带状体的保持凹部内,则可以把该带状体兼作零件供给装置,故可进一步简化装配装置。另外,通过一边使带状体间歇移动,一边在多个保持凹部的各停止位置上分别把各种零件向保持凹部供给以装配产品,可以一边使带状体移动一边依次进行装配,同时可以简化各零件的供给装配工序,从而可以用简单的装置有效地装配产品。本专利技术第2方案的零件装配装置设有使具有可保持产品的多个保持凹部的带状体沿一定的运送路径间歇移动的带状体运送装置、在运送路径上的多个保持凹部的停止位置上向保持凹部供给零件并装配产品的多个零件供给装配装置,从而可实施上述零件装配方法。在实施时,如果用零件搬运装配装置和零件供给装置构成零件供给装配装置,则可将零件搬运装配装置做成简单的2轴动作结构等,同时可采用已有的零件供给装置,从而可以价廉地构成。另外,如果该零件供给装置用从存放多个零件的带状零件集合体取出零件后供给的带状零件供给装置构成,则可以用带状体供给零件,同时可将产品保持在带状体上向下一道工序供给,能实现装配的标准化和单元化,可实现更加简单的装配工序。另外,由于在任意的零件供给装配装置上设置可拆卸的多个零件供给装置,并使零件搬运装配装置可以从任一零件供给装置中有选择地取出零件并供给,故当某一零件供给装置中的零件用完时,可以从其他的零件供给装置供给零件,而不会使装配中断,可连续地进行装配,同时可通过更换零件用完的零件供给装置而实现连续生产。在这种场合,如果任意的零件供给装配装置用单一的零件搬运装配装置、多个零件供给装置、以及为了从任意的零件供给装置向零件搬运装配装置供给零件而将各零件供给装置的位置进行切换的装置构成,则可以简化零件搬运装配装置的结构。本专利技术第3方案的零件装配方法是从依次向零件供给位置供给多个零件的多个零件供给装置依次取出零件,并把这些零件依次搬运到规定的装配位置装配成产品,然后将装配好的产品搬运到具有多个保持凹部的产品存放装置的各个保持凹部中保持,或是将取出的零件搬运到具有多个保持凹部的产品存放装置的、定位在装配位置上的保持凹部内装配成产品,并原封不动地保持产品。通过这样用零件供给装置将零件向其零件供给位置供给,可以用设有单一搬运装配机械手的小型结构有效地装配产品,同时可以把产品以保持在产品存放装置的保持凹部内的形态向下一道工序供给。在第3方案中,如果所有的零件供给装置的零件供给位置、装配位置和产品存放装置的保持凹部的产品接受位置处在一条直线上,且这些位置之间的零件、产品的搬运在单一轴向进行,或是所述零件供给位置和产品存放装置的保持凹部的装配位置处在一条直线上,且这些位置之间的零件的搬运在单一轴向进行,则可以采用单轴动作结构的搬运装配机械手,可以进一步简化零件装配装置的结构。本专利技术第4方案的零件装配装置通过设有将多个零件依次向零件供给位置供给的多个零件供给装置、具有装配产品用的装配夹具的装配台、具有保持装配好的产品的多个保持凹部且将各保持凹部依次定位在规定的产品接受位置上的产品存放装置、从零件供给装置的零件供给位置依次取出零件并搬运到装配台上装配产品并把装配好的产品搬运到产品存放装置的定位在产品接受位置上的保持凹部中的搬运装配机构手,或是通过省略装配台、而采用把取出的产品搬运到产品存放装置的、定位在装配位置上的保持凹部中装配成产品的搬运装配机械手,可以实施上述零件装配方法。对附图的简单说明附图说明图1是本专利技术第1实施形态的装配装置的俯视图。图2是该实施形态的装配装置的主视图。图3是该实施形态中零件供给装配装置的侧视图。图4是该实施形态中零件供给装配装置的简化主视图。图5(a)、(b)、(c)、(d)是用俯视图和纵剖视图说明该实施形态中保持部内的零件供给装配的各道工序。图6是表示本专利技术第2实施形态的装配装置大致结构的俯视图。图7是该实施形态的动作说明图。图8是该实施形态中产品的分解立体图。图9表示该实施形态的主体零件的零件集合体,(a)是保持该零件的带状体的俯视图,(b)是零件保持状态的纵剖视图。图10表示该实施形态的第1零件的零件集合体,(a)是保持该零件的带状体的俯视图,(b)是零件保持状态的纵剖视图。图11表示该实施形态的第2零件的零件集合体,(a)是保持该零件的带状体的俯视图,(b)是零件保持状态的纵剖视图。图12表示该实施形态的第3零件的零件集合体,(a)是保持该零件的带状体的俯视图,(b)是零件保持状态的纵剖视图。图13是该实施形态的带状零件供给装置及产品存放装置的主视图。图14是表示本专利技术第3实施形态的零件装配装置大致结构的俯视图。图15是本专利技术第4实施形态中零件装配装置的俯视图。图16是本专利技术第5实施形态中零件装配装置的俯视图。实施专利技术的最佳形态以下结合图1~图5说明本专利技术零件装配装置的第1实施形态。在图1和图2中,1是带状体,2是装配装置的台架,台架2的前面两侧设有带状体1的供带轴3和卷带轴4。在台架2的前方上部设有一直线状的运送路径5,从供带轴3送出的带状体1在其上行走,通过运送路径5的带状体1被卷带轴4卷起。在运送路径5的途中设有以规定间距间歇地运送带状体1的间歇运送装置6。本实施形态的带状体1如图5所示,由具有可保持产品的保持凹部7、同时在两端形成可相互连接的连接装置8a、8b、且两侧以规定间距形成运送孔9的保持单体10构成,将多个保持单体10连接成带状而成。从供带轴3拉出的带状体1经过设在摆动杆11尖端的导辊11a而运送到运送路径5一端的圆弧状导入引导部5a运送,摆动杆11由于弹簧12的作用而向把带状体1卷绕到供带轴3的方向轻轻摆动加力。而且,一旦用间歇运送装置6运送带状体1而使摆动杆11克服弹簧12的弹力而摆动到一定角度位置,就驱动供带轴3而送出带状体1。另外,通过了运送路径5的带状体1经过运送路径5另一端的圆弧状排出引导部5b和设在摆动杆13尖端的导辊13a而卷绕到卷带轴4上,摆动杆13由于弹簧14的作用而向把带状体1卷绕到卷带轴4上的方向轻轻摆动加力。而且,一旦用间歇运送装置6运送带状体1而使摆动杆13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一种零件装配方法,其特征在于,一边使具有可保持装配好的产品(45)的多个保持凹部(7)的带状体(1)间歇移动,一边在各停止位置上依次向所述保持凹部(7)内供给零件(42~45)并装配产品(45),然后原封不动地在所述保持凹部(7)内保持产品(45)。

【技术特征摘要】
...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石井好道望月博之
申请(专利权)人:松下电器产业株式会社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JP[日本]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