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滤水设备流道逆止结构,其滤水设备具有数个过滤组件,该数个过滤组件是利用接头经由水管达到彼此间的相互连结,并以所述接头接设水源,且至少一所述接头内安装有一逆止阀组,该逆止阀组包含有一逆止阀与一单向件,其中,所述逆止阀具有一弹性管,该弹性管一端设有一鸭嘴型阀门,另一端连接有一底座,且该底座中央是以一套孔贯入所述弹性管中,所述单向件设置呈两阶状,而具有一较大径的第一本体部与一较小径的第二本体部,所述单向件中央则设有一连续贯穿所述第一本体部与第二本体部的通过孔,利用所述通过孔的孔径明显小于所述弹性管的管径的设计,配合所述逆止阀的安装,便能达到确实的逆止效果。能达到确实的逆止效果。能达到确实的逆止效果。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滤水设备流道逆止结构
[0001]本专利技术是涉及滤水设备
,尤其是关于一种滤水设备流道逆止结构,以避免滤水设备在使用时发生水逆流现象。
技术介绍
[0002]现今工业发展快速,相对造成空气、土地及水源被过分污染,虽然自来水在输送到每一用户前,都会在净水场经过沉淀、消毒、曝晒等净水程序,但这些程序并无法将各式污染物给完全去除,使用时也会危害健康,而为了确保用水安全,许多人都会先利用各式滤水设备将水源过滤后再做食用或饮用,该众多的滤水设备中又以RO逆渗透净水器最为常见。
[0003]而目前已知的RO逆渗透净水器是具有数个过滤组件,该过滤组件是滤心、RO膜与压力桶,所述过滤组件上设有接头,以所述接头经由水管达到所述过滤组件间的相互连接,并能以所述接头接设水源,通过所述滤心与RO膜过滤水源,以产生出纯水,并同时将无法穿透所述滤心与RO膜的各种杂质及有害物质随着浓缩废水排出,便能获得一相当纯净的生活用水。
[0004]然而,如上所述的已知结构于实际应用中仍存在有下述的问题点:所述接头只能提供水源通过,而无逆止功能,故在制水时如发生水逆流现象,恐会造成所述过滤组件损坏,并会导致所述纯水中再混入所述废水,此情况会让用水质量无法获得确保。
[0005]故本专利技术人即有鉴于此,乃思及创作的意念,遂以多年的经验加以设计,经多方探讨并试作样品试验,及多次修正改良,乃推出本专利技术。
技术实现思路
[0006]欲解决的技术问题点:已知滤水设备的接头只能提供水源通过,而无逆止功能,此乃欲解决的技术问题点。
[0007]解决问题的技术特点:本专利技术的滤水设备流道逆止结构,其滤水设备具有数个过滤组件,该数个过滤组件是利用接头经由水管达到彼此间的相互连结,并以所述接头接设水源,且至少一所述接头内安装有一逆止阀组,该逆止阀组包含有一逆止阀与一单向件,其中,所述接头具有一第一端口与一第二端口,该第一端口是一入水部、第二端口是一出水部,以所述第一端口提供所述逆止阀组做安装,所述逆止阀具有一弹性管,该弹性管一端设有一可变形开启或关闭的鸭嘴型阀门,另一端连接有一底座,且该底座中央是以一套孔贯入所述弹性管中,所述单向件设置呈两阶状,而具有一较大径的第一本体部与一较小径的第二本体部,该第二本体部的外径是与所述逆止阀的套孔的内径做配合,让所述单向件能够在所述逆止阀放入所述接头的第一端口内后,再以所述第二本体部穿入套接在所述逆止阀的套孔中,该单向件中央设有一连续贯穿所述第一本体部与第二本体部的通过孔,利用所述通过孔的孔径明显小于所述弹性管的管径的设计,配合所述逆止阀的安装,便能达到确实的逆止效果;借此,以
构成该滤水设备流道逆止结构。
[0008]对照先前技术的功效:(一)本专利技术的滤水设备流道逆止结构,其利用所述逆止阀组的安装,可避免所述滤水设备在使用过程发生水逆流的现象,让用水质量可获得确保,也能防止所述滤水设备因为水逆流而损坏。
[0009](二)本专利技术的滤水设备流道逆止结构,所述逆止阀组利用所述逆止阀与单向件的相互配合,可让逆止效果发挥至极致,也能防止因为水逆流所产生的高压将所述逆止阀冲离所述接头,定位效果佳。
附图说明
[0010]图1为本专利技术中滤水设备的立体图。
[0011]图2为本专利技术中接头与逆止阀组的立体组合图。
[0012]图3为本专利技术中接头与逆止阀组的立体分解图。
[0013]图4为本专利技术中接头与逆止阀组的组合剖面图。
[0014]图5为本专利技术中阀门开启的状态图。
[0015]图6为本专利技术的逆止状态图。
[0016]图7为本专利技术另一较佳实施例图。
[0017]图8为本专利技术又一较佳实施例的立体分解图。
[0018]图9为本专利技术又一较佳实施例的组合剖面图。
[0019]附图中的符号说明:10 滤水设备;11 过滤组件;20 接头;201 第一端口;202 第二端口;21 水管;30 逆止阀组;31 逆止阀;311 弹性管;312 阀门;313 底座;314 套孔;315 止水缘;32 单向件;321 第一本体部;322 第二本体部;323 通过孔。
具体实施方式
[0020]为使对本专利技术的目的、特征及功效能够有更进一步的了解与认识,以下请配合图式详述如后:通常根据本专利技术,先请由图1至图4所示观之,本专利技术提供一种滤水设备流道逆止结构,其滤水设备10具有数个过滤组件11,这些过滤组件11是利用接头20经由水管21达到彼此间的相互连结,并以所述接头20接设水源,且至少一所述接头20内安装有一逆止阀组30,该逆止阀组30包含有一逆止阀31与一单向件32,其中,所述接头20具有一第一端口201与一第二端口202,该第一端口201是一入水部、第二端口202是一出水部,以所述第一端口201提供所述逆止阀组30做安装,所述逆止阀31具有一弹性管311,该弹性管311一端设有一可变形开启或关闭的鸭嘴型阀门312,另一端连接有一底座313,且该底座313中央是以一套孔314贯入所述弹性管311中,所述单向件32设置呈两阶状,而具有一较大径的第一本体部321与一较小径的第二本体部322,该第二本体部322的外径是与所述逆止阀31的套孔314的内径做配合,让所述单向件32能在所述逆止阀31放入所述接头20的第一端口201内后,再以所述第二本体部322穿入套接在所述逆止阀31的套孔314中,该单向件32中央设有一连续贯穿所述第一本体部321与第二本体部322的通过孔323,利用所述通过孔323的孔径明显小于
所述弹性管311的管径的设计,配合所述逆止阀31的安装,便能达到确实的逆止效果。
[0021]本专利技术提供一种滤水设备流道逆止结构,其中,所述滤水设备10是RO逆渗透净水器,而所述过滤组件11则是滤心、RO膜与压力桶等设备。
[0022]本专利技术提供一种滤水设备流道逆止结构,其中,所述逆止阀组30是安装在用来接设所述水源的所述接头20中。
[0023]本专利技术提供一种滤水设备流道逆止结构,其中,所述逆止阀组30是安装在用来提供所述过滤组件11做连接的所述接头20中。
[0024]本专利技术提供一种滤水设备流道逆止结构,其中,所述接头20是一快速接头(请同时由图1至图6所示观之),让所述水管21能以按压的方式快速做拆装。
[0025]本专利技术提供一种滤水设备流道逆止结构,其中,所述接头20是一螺锁接头(请同时由图7所示观之),让所述水管21能螺接在该接头20上。
[0026]本专利技术提供一种滤水设备流道逆止结构,其中,所述单向件32的第二本体部322是与所述逆止阀31的套孔314做相互的紧密配合。
[0027]本专利技术提供一种滤水设备流道逆止结构,其中,所述逆止阀31的弹性管311上环设有往外做凸出的止水缘315。
[0028]本专利技术提供一种滤水设备流道逆止结构,其中,所述逆止阀31的阀门312是延长设置,让该逆止阀31能具有较佳的逆止效果(请同时由图8及图9所示观之)。
[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滤水设备流道逆止结构,其特征在于,其滤水设备具有数个过滤组件,该数个过滤组件是利用接头经由水管达到彼此间的相互连结,并以所述接头接设水源,且至少一所述接头内安装有一逆止阀组,该逆止阀组包含有一逆止阀与一单向件,其中:所述接头具有一第一端口与一第二端口,以所述第一端口提供所述逆止阀组做安装;所述逆止阀具有一弹性管,该弹性管一端设有一可变形开启或关闭的鸭嘴型阀门,另一端连接有一底座,且该底座中央是以一套孔贯入所述弹性管中;所述单向件设置呈两阶状,而具有一较大径的第一本体部与一较小径的第二本体部,该第二本体部的外径是与所述逆止阀的套孔的内径做配合,让所述单向件能够在所述逆止阀放入所述接头的第一端口内后,再以所述第二本体部穿入套接在所述逆止阀的套孔中,该单向件中央设有一连续贯穿所述第一本体部与第二本体部的通过孔,所述通过孔的孔径小于所述弹性管的管径,以配合所述逆止阀的安装。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滤水设备流道逆止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滤水设备是RO逆渗透净水器,而所述过滤组件则是滤心、RO膜与压力桶。...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王江全,
申请(专利权)人:均贺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