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脑壳体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3732134 阅读:151 留言:0更新日期:2012-04-11 18:40
一种电脑壳体,包括一可卸式侧板,该侧板可封闭该电脑壳体侧壁的开口。该侧板的第一侧缘垂直延伸出一凸缘,而该凸缘则又垂直延伸出一锚形片。该电脑壳体侧壁开口的对应边缘形成有一阶部,其上开设有容置锚形片的狭槽,从而使凸缘与阶部靠接以防电磁辐射外漏。侧板的相对第二侧缘形成若干个锁固折片,并在电脑壳体的后板对应开设有一切口及一可活动装设在该电脑壳体后板的锁固杆,该锁固杆对应切口开设槽口。当锁固杆处于释放位置时,该锁固折片可同时穿设该后板的切口与该锁固杆的槽口。当该锁固杆处于锁扣位置时,该锁固杆槽口的边缘卡合在该侧板锁固折片的凹部中以锁合该侧板。在该锁固杆与该电脑壳体之间设置有一弹簧,其可使锁固杆回复锁扣位置。该锁固杆还形成一可供使用者手动调节该锁固杆的手持部。(*该技术在2020年保护过期,可自由使用*)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专利技术是关于一种电脑壳体,特别是关于一种通过锁固机构将电脑组件,如硬盘驱动器及侧板,快速锁固或拆卸的电脑壳体。本案为1998年7月30日提出申请,目前仍在审查中的美国专利申请第09/126,623号案的部份连续案。一般应用于个人电脑的磁盘驱动器大多是通过螺丝直接栓锁在电脑壳体的磁盘驱动器架中,例如软盘驱动器栓锁装设在电脑壳体的磁盘驱动器架中。请参阅附图说明图1,其为5.25″规格的光盘驱动器100装置在电脑壳体101磁盘驱动器架120'的相对侧壁120a间,其中通过一螺丝穿设该磁盘驱动器架侧壁的孔并栓锁在该光盘驱动器侧壁的螺孔中,将该光盘驱动器锁固在该磁盘驱动器架上。然而在拆装光盘驱动器100时必须一手握住光盘驱动器100,以将螺孔140对正磁盘驱动器架120'上相对的孔160,再以螺丝180锁固,这种固定装设方法对于组装拆修显然十分不方便。为解决以上问题,业界常在磁盘驱动器两侧加设滑轨。请参阅图2,为相同的光盘驱动器100两侧装置滑轨200必须先将滑轨200分别以螺丝锁固在光盘驱动器100两侧,再配合磁盘驱动器架220侧壁220a的轨道260装入,再用螺丝250锁固或以弹片(图未示)卡扣在电脑壳体。上述加装滑轨方式固然使得光盘驱动器100组装便利,然而,滑轨200必须先以螺丝锁固在光盘驱动器100两侧壁100a的步骤,实际上则并未真正简化组装的步骤。另,由于电脑硬件发展迅速,工作在更高频率下的芯片等电子元件将发射出非常强的电磁辐射。业界通常采用金属电脑壳体来屏蔽电子元件向外发射电磁辐射。为有效屏蔽电磁辐射,芯片等电子元件必须紧密封闭在电脑壳体中,然而,此举却会使拆修电脑时,电脑壳体不易拆装。为克服上述困难,在电脑壳体侧壁设置一开口,并通过一可卸式侧板装设在该开口以达封闭及屏蔽该电脑主机的目的。业界常采用螺丝将该可卸式侧板锁固在电脑壳体上。然而,此种螺丝锁固方式耗时费力,且在电脑壳体与侧板的接缝处仍将有电磁辐射泄泄漏。本专利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能将电脑组件与基座迅速卡合/拆卸,并能有效屏蔽电磁辐射的电脑壳体。本专利技术的目的是通过以下技术特征实现一种电脑壳体,包括侧壁、侧板及锁固机构,其中侧壁上开设有一开口,侧板可装设在侧壁上用来封闭侧壁开口,其具有相对的第一及第二侧缘,该第一侧缘设置有用以卡合侧壁开口对应侧缘的啮合装置,第二侧缘则设置有至少一开设一凹部的锁固折片,该锁固机构为一锁固杆,其可在一锁扣位置与一释放位置之间滑动,并对应电脑壳体的切口开设有至少一槽口。当锁固杆调至释放位置时,该侧板的锁固折片可同时穿过该电脑壳体的切口与该锁固杆的槽口,当该锁固杆调至锁扣位置时,该锁固杆槽口的边缘则可卡合在该锁固折片的凹部以锁合该侧板。本专利技术与此现有技术比较,其优点在于本专利技术所提供的电脑机壳不仅能将电脑组件与基座迅速卡合/拆卸,而且还能有效屏蔽电磁辐射。下面参照附图,结合实施例对本专利技术作进一步的说明。图1是现有电脑壳体采用螺丝锁固光盘驱动器的立体分解图。图2是现有电脑壳体采用滑轨装置光盘驱动器的立体分解图。图3是本专利技术电脑壳体用以固定光盘驱动器在固定架的立体图。图4是本专利技术电脑壳体装设光盘驱动器在固定架的正视图。图5是本专利技术电脑壳体固定架装设光盘驱动器后的正视图。图6是本专利技术电脑壳体装设固定架前的立体图。图7是本专利技术电脑壳体固定架第二实施例的立体图。图8是本专利技术电脑壳体固定架第二实施例装设光盘驱动器前的立体图。图9是本专利技术电脑壳体固定架第三实施例的立体图。图10A是本专利技术电脑壳体锁固杆的立体图。图10B是本专利技术电脑壳体锁固杆的剖视图。图11是本专利技术电脑壳体同时装设锁固杆与固定架的立体图。图12是本专利技术电脑壳体装设锁固杆的局部剖视图。图13是本专利技术电脑壳体装设侧板的立体图。图14是本专利技术电脑壳体后板及装设在后板的锁固杆的立体图。图15是本专利技术电脑壳体侧板的立体图。请参阅图3,固定架1包括一基板10、第一侧壁11及第二侧壁12,其中该第一侧壁11与第二侧壁12分别从该基板10的两相对侧缘10a、10b垂直同向延伸而出。请参阅图4,在该第一侧壁11与该第二侧壁12之间形成一可容置光盘驱动器20的容置空间(未标示)。该第一侧壁11的末端11a水平向内延伸一可牢固卡合该光盘驱动器20的端缘13,且从该端缘13的自由端13a向内延伸出二可与光盘驱动器20对应开孔21达成干涉配合的凸梢15。该凸梢15也可替换为与该光盘驱动器20形成一直接干涉配合的倒钩。该第二侧壁12向内延伸设置一对弹片14,其中该弹片14包括一弯折部14a及一平行于第二侧壁12的垂直部14b。该弹片14是从该第二侧壁12末端12a悬空延伸而出,且该弹片14的垂直部14b可绕一悬空延伸端14c旋转。请参阅图4,该向内悬空延伸的弹片14导致其与第一侧壁11之间的距离小于光盘驱动器20的宽度。当将该光盘驱动器20装入该容置空间时,该弹片14将发生变形以提供一弹力使该光盘驱动器20与该凸梢15干涉配合。请同时参阅图4及图5,该弹片14的垂直部14b开设有一供螺丝25穿设并与该光盘驱动器20对应开孔(未标出)配合的孔14d,从而将该光机碟20锁固在该固定架1上。请参阅图6,将锁固在该固定架1中的光盘驱动器20安装至电脑壳体40的磁盘驱动器架41上。该磁盘驱动器架41设有若干个支撑部42,其中该支撑部42为该磁盘驱动器架41侧壁41a的延伸体42a构成。该支撑部42抵靠在该固定架1的底面10c,从而将该光盘驱动器20安置在该电脑壳体40中。该固定架1的第二侧壁12延伸设置一锁扣片18,且该锁扣片18开设有一可供螺钉18b穿设并配合锁入该磁盘驱动器架41前部41b固定孔41c的螺孔18a,从而将该固定架1与该光盘驱动器20一体安装在该电脑壳体40上。请参阅图7及图8,为本专利技术固定架的第二实施例,固定架1'包括一对弹片18',该对弹片18'不同于图3至图5中所示固定架的弹片18。该对弹片18'分别从该第一侧壁11及第二侧壁12向前延伸张开形成一卡合凸体18a'及一捏持部18b'。请参阅图8,当安装锁固有一光盘驱动器20的固定架1'时,该磁盘驱动器架41的支撑部42抵靠在该固定架1'的底面10c,该卡合凸部18a'卡合在该磁盘驱动器架41的对应槽41d中,用来将固定架1'固定在该磁盘驱动器架41中。拆卸该固定架1'时,向内按压弹片18'的捏持部18b'以使卡合凸部18a'从槽41d中退出,从而将固定架1'从该磁盘驱动器架41卸下。在本实施例中,将固定架1'的一弹片14上的孔14d改为与光盘驱动器20对应开孔(未标示)配合的凸点14e,以定位并卡合光盘驱动器20。通过凸点14e,可省去固定架组装过程中所需的部分螺丝25以简化整个组装过程。本专利技术固定架的第三实施例中,将固定架1'所有弹片14上的孔14d都改为凸点14e则可省去固定架1'组装过程中所需的全部螺丝25。请参阅图9至图12,本专利技术固定架110的第四实施例中固定架110在第二侧壁12上形成一配合锁固杆150将固定架110锁合在该磁盘驱动器架41上的固定垂片118。该固定垂片118设有一卡钩部119,且该卡钩部119向后延伸并与固定架110的第二侧壁12平行,其中卡钩部119包括一推拔凸部119a及一与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一种电脑壳体,包括一侧壁、一侧板及一锁固机构,其中侧壁上开设有一开口,侧板可装设在该侧壁上以封闭该侧壁的开口,其特征在于:侧板具有相对的第一及第二侧缘,其中第一侧缘设置有用于卡合侧壁开口对应侧缘的啮合装置,第二侧缘则设置有至少一开设一凹部的锁固折片,锁固机构包括一锁固杆,其可在一锁扣位置与一释放位置之间滑动,且对应电脑壳体后板所设置的切口开设至少一槽口,当该锁固杆调至释放位置时,该侧板的锁固折片可以同时穿过电脑壳体的切口与锁固杆的槽口,当锁固杆被调至锁扣位置时,其槽口边缘将卡合在锁固折片的凹部中以锁合侧板。

【技术特征摘要】
...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刘建忠刘宇泰陈允隆陈光裕
申请(专利权)人:富金精密工业深圳有限公司鸿海精密工业股份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94[中国|深圳]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
相关领域技术
  • 暂无相关专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