车辆控制方法、装置及车辆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37319988 阅读:12 留言:0更新日期:2023-04-21 23:00
本公开涉及一种车辆控制方法、装置及车辆。车辆中设置有第一回路和第二回路,第一回路流经吸收式制冷机(1)、第一水泵(2)和换热器(3),第二回路流经燃料电池(4)、第二水泵(5)和换热器,第一回路与第二回路中的介质通过换热器进行热交换,吸收式制冷机与车辆的乘客舱连通,方法包括:获取第二回路在换热器进水口处的介质温度和乘客舱的环境温度;若第二回路在换热器进水口处的介质温度大于预定的温度阈值,且乘客舱的环境温度大于预定的舒适温度区间的最大值,则控制第一水泵、第二水泵和吸收式制冷机运行,以对乘客舱进行降温。这样,提高了燃料电池产生的热量的利用率,提升了车辆的经济性。经济性。经济性。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车辆控制方法、装置及车辆


[0001]本公开涉及车辆领域,具体地,涉及一种车辆控制方法、装置及车辆。

技术介绍

[0002]随着清洁能源的发展,新能源车辆已经成为了重要的交通工具。一些新能源车辆包括燃料电池和动力电池。燃料电池在运行过程中会产生大量热量,燃料电池产生的大部分热量通常需要通过散热器散出。在相关技术中,在低温环境下,通常利用燃料电池产生的热量对车辆的动力电池和车内的乘客舱进行升温来提高燃料电池产生热量的利用率。

技术实现思路

[0003]本公开的目的是提供一种车辆控制方法、装置和车辆,在车辆处于高温环境下,能够利用燃料电池产生的热量对车辆的乘客舱进行降温。
[0004]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公开提供一种车辆控制方法,所述车辆中设置有第一回路和第二回路,所述第一回路流经吸收式制冷机、第一水泵和换热器,所述第二回路流经燃料电池、第二水泵和所述换热器,所述第一回路与所述第二回路中的介质通过所述换热器进行热交换,所述吸收式制冷机与所述车辆的乘客舱连通,所述方法包括:
[0005]获取所述第二回路在所述换热器进水口处的介质温度和所述乘客舱的环境温度;
[0006]若所述第二回路在所述换热器进水口处的介质温度大于预定的温度阈值,且所述乘客舱的环境温度大于预定的舒适温度区间的最大值,则控制所述第一水泵、所述第二水泵和所述吸收式制冷机运行,以对所述乘客舱进行降温。
[0007]可选地,所述吸收式制冷机包括蒸发器,所述车辆中布设有流经所述蒸发器和动力电池的通风管道;
[0008]所述若所述第二回路在所述换热器进水口处的介质温度大于预定的温度阈值,且所述乘客舱的环境温度大于预定的舒适温度区间的最大值,则控制所述第一水泵、所述第二水泵和所述吸收式制冷机运行,以对所述乘客舱进行降温,包括:
[0009]获取所述动力电池的温度;
[0010]若所述第二回路在所述换热器进水口处的介质温度大于预定的温度阈值,所述乘客舱的环境温度大于预定的舒适温度区间的最大值,且所述动力电池的温度大于预定的最佳工作温度区间的最大值,则控制所述第一水泵、所述第二水泵和所述吸收式制冷机运行,以同时对所述乘客舱和所述动力电池进行降温。
[0011]可选地,所述方法还包括:
[0012]在同时对所述乘客舱和所述动力电池进行降温的过程中,若所述乘客舱的环境温度处于所述舒适温度区间,则控制所述第一水泵降低功率运行;
[0013]在同时对所述乘客舱和所述动力电池进行降温的过程中,若所述乘客舱的环境温度小于所述舒适温度区间的最小值,则控制所述第一水泵关闭。
[0014]可选地,所述车辆中设置有用于为所述动力电池散热的散热器,所述方法还包括:
[0015]在控制所述第一水泵降低功率运行或关闭的同时,控制开启所述散热器,以对所述动力电池进行降温。
[0016]可选地,所述方法还包括:
[0017]在控制开启所述散热器之后,若所述动力电池的温度处于所述最佳工作温度区间,则控制所述散热器降低功率运行。
[0018]可选地,所述车辆中设置有用于为所述动力电池加热的第一加热器,所述方法还包括:
[0019]若所述第二回路在所述换热器进水口处的介质温度不大于所述温度阈值,且所述动力电池的温度小于所述最佳工作温度区间的最小值,则控制所述第一加热器运行,以对所述动力电池加热。
[0020]可选地,所述车辆中设置有用于为所述乘客舱加热的第二加热器,所述方法还包括:
[0021]若所述第二回路在所述换热器进水口处的介质温度不大于所述温度阈值,且所述乘客舱的环境温度小于所述舒适温度区间的最小值,则控制所述第二加热器运行,以对所述乘客舱加热。
[0022]本公开还提供一种车辆控制装置,所述车辆控制装置包括吸收式制冷机、第一水泵、第二水泵、换热器、第一回路、第二回路和控制器,所述第一回路流经所述吸收式制冷机、所述第一水泵和所述换热器,所述第二回路流经燃料电池、所述第二水泵和所述换热器,所述第一回路与所述第二回路中的介质通过所述换热器进行热交换,所述吸收式制冷机与所述车辆的乘客舱连通,所述控制器用于:
[0023]获取所述第二回路在所述换热器进水口处的介质温度和所述乘客舱的环境温度;
[0024]若所述第二回路在所述换热器进水口处的介质温度大于预定的温度阈值,且所述乘客舱的环境温度大于预定的舒适温度区间的最大值,则控制所述第一水泵、所述第二水泵和所述吸收式制冷机运行,以对所述乘客舱进行降温。
[0025]可选地,所述吸收式制冷机包括蒸发器,所述装置还包括流经所述蒸发器和动力电池的通风管道;
[0026]所述控制器还用于:
[0027]获取所述动力电池的温度;
[0028]若所述第二回路在所述换热器进水口处的介质温度大于预定的温度阈值,所述乘客舱的环境温度大于预定的舒适温度区间的最大值,且所述动力电池的温度大于预定的最佳工作温度区间的最大值,则控制所述第一水泵、所述第二水泵和所述吸收式制冷机运行,以同时对所述乘客舱和所述动力电池进行降温。
[0029]本公开还提供一种车辆,包括燃料电池和上述的车辆控制装置。
[0030]通过上述技术方案,第一回路流经吸收式制冷机、第一水泵和换热器,第二回路流经燃料电池、第二水泵和换热器,第一回路与第二回路中的介质通过换热器进行热交换,吸收式制冷机与车辆的乘客舱连通,当燃料电池产生的热量较高,且乘客舱的温度较高需要进行散热(例如夏季)时,通过控制第一水泵、第二水泵和吸收式制冷机运行,能够利用燃料电池产生的热量对车辆的乘客舱进行降温,提高了燃料电池产生的热量的利用率,提升了车辆的经济性。
[0031]本公开的其他特征和优点将在随后的具体实施方式部分予以详细说明。
附图说明
[0032]附图是用来提供对本公开的进一步理解,并且构成说明书的一部分,与下面的具体实施方式一起用于解释本公开,但并不构成对本公开的限制。在附图中:
[0033]图1是一示例性实施例提供的车辆中换热回路的示意图。
[0034]图2是一示例性实施例提供的车辆控制方法的流程图。
[0035]图3是又一示例性实施例提供的车辆中换热回路的示意图。
[0036]图4是又一示例性实施例提供的车辆控制方法的流程图。
[0037]图5是一示例性实施例提供的车辆控制装置的示意图。
[0038]附图标记说明
[0039]1 吸收式制冷机
ꢀꢀꢀꢀꢀ
2 第一水泵
ꢀꢀꢀꢀꢀꢀꢀꢀ
3 换热器
[0040]4 燃料电池
ꢀꢀꢀꢀꢀꢀꢀꢀꢀ
5 第二水泵
ꢀꢀꢀꢀꢀꢀꢀꢀ
6 动力电池
[0041]7 蒸发器
ꢀꢀꢀꢀꢀꢀꢀꢀꢀꢀꢀ
8 控制器
具体实施方式
[0042]以下结合附图对本公开的具体实施方式进行详细说明。应当理解的是,此处所描述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车辆控制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车辆中设置有第一回路和第二回路,所述第一回路流经吸收式制冷机(1)、第一水泵(2)和换热器(3),所述第二回路流经燃料电池(4)、第二水泵(5)和所述换热器(3),所述第一回路与所述第二回路中的介质通过所述换热器(3)进行热交换,所述吸收式制冷机(1)与所述车辆的乘客舱连通,所述方法包括:获取所述第二回路在所述换热器(3)进水口处的介质温度和所述乘客舱的环境温度;若所述第二回路在所述换热器(3)进水口处的介质温度大于预定的温度阈值,且所述乘客舱的环境温度大于预定的舒适温度区间的最大值,则控制所述第一水泵(2)、所述第二水泵(5)和所述吸收式制冷机(1)运行,以对所述乘客舱进行降温。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吸收式制冷机(1)包括蒸发器(7),所述车辆中布设有流经所述蒸发器(7)和动力电池(6)的通风管道;所述若所述第二回路在所述换热器(3)进水口处的介质温度大于预定的温度阈值,且所述乘客舱的环境温度大于预定的舒适温度区间的最大值,则控制所述第一水泵(2)、所述第二水泵(5)和所述吸收式制冷机(1)运行,以对所述乘客舱进行降温,包括:获取所述动力电池(6)的温度;若所述第二回路在所述换热器(3)进水口处的介质温度大于预定的温度阈值,所述乘客舱的环境温度大于预定的舒适温度区间的最大值,且所述动力电池(6)的温度大于预定的最佳工作温度区间的最大值,则控制所述第一水泵(2)、所述第二水泵(5)和所述吸收式制冷机(1)运行,以同时对所述乘客舱和所述动力电池(6)进行降温。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方法还包括:在同时对所述乘客舱和所述动力电池(6)进行降温的过程中,若所述乘客舱的环境温度处于所述舒适温度区间,则控制所述第一水泵(2)降低功率运行;在同时对所述乘客舱和所述动力电池(6)进行降温的过程中,若所述乘客舱的环境温度小于所述舒适温度区间的最小值,则控制所述第一水泵(2)关闭。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车辆中设置有用于为所述动力电池(6)散热的散热器,所述方法还包括:在控制所述第一水泵(2)降低功率运行或关闭的同时,控制开启所述散热器,以对所述动力电池(6)进行降温。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方法还包括:在控制开启所述散热器之后,若所述动力电池(6)的温度处于所述...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刘继红王超黄金金周恩飞
申请(专利权)人:北京福田欧辉新能源汽车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