鉴定气单胞菌的特异性新分子靶标及其快速检测方法技术

技术编号:37318054 阅读:18 留言:0更新日期:2023-04-21 22:59
本发明专利技术公开了鉴定气单胞菌的特异性新分子靶标及其快速检测方法。所述的气单胞菌属的分子靶标核苷酸序列如SEQ ID NO.1所示,嗜水气单胞菌的分子靶标核苷酸序列如SEQ ID NO.2所示,维氏气单胞菌的分子靶标核苷酸序列如SEQ.ID No.3所示,豚鼠气单胞菌的分子靶标核苷酸序列如SEQ.ID No.4所示。本发明专利技术采用泛基因组方法获得气单胞菌属及属内3个常见致病菌种的特异性核心基因,设计获得能灵敏检测气单胞菌属及3个常见致病菌种的特征引物,同时该方法能快速、简便地区分气单胞菌及其它微生物菌株。本发明专利技术具有操作简便快捷、特异性高、可定量、检测费用低廉的优点。检测费用低廉的优点。检测费用低廉的优点。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鉴定气单胞菌的特异性新分子靶标及其快速检测方法


[0001]本专利技术属于微生物
以及医药
,具体涉及鉴定气单胞菌的特异性新分子靶标及其快速检测方法。

技术介绍

[0002]气单胞菌是一种革兰氏阴性、兼性厌氧的杆状细菌,气单胞菌普遍存在于空气、水体及鱼类中,是一种常见条件致病菌。以往认为气单胞菌对人类危害小,致病性弱,因此对气单胞菌的治疗与防护研究较为匮乏。但近年来,随诊临床诊疗技术的进步,临床上发现许多不明病原体感染实为气单胞菌感染,其中又以嗜水气单胞菌、维氏气单胞菌和豚鼠气单胞菌最为常见。这些气单胞菌对临床常用的药物如青霉素、头孢、碳青霉素等多种抗生素均呈天然耐药,因此患者在感染后即使及时接受了抗生素治疗,病情仍难以控制,气单胞菌感染极易转为败血症,预后极差。因此,对于气单胞菌的精准、快速检测对于防控气单胞菌感染具有重要的意义。
[0003]目前,气单胞菌属的检测主要依据国家标准化管理委员会制定的传统培养方法(GB/T18652

2002、SNT 2695

2010),该方法需要进行多次选择性培养、在获得单菌落后进行系列的生化鉴定,实验耗时长、操作繁复、成本高,不利于对病原菌的及时检出与鉴定。另外,2019年首都医科大学周妍妍等研究指出,VITEK II的生化鉴定对于气单胞属的鉴定率仅为89.2%,而在种型鉴定上鉴定率为0%,即常规的生化鉴定无法对气单胞菌种型进行良好的区分。近年来,以PCR为基础的分子生物学检测以其快速、简便、准确、费用低等特点,已逐步取代传统培养及生化检测,成为致病微生物的最具潜力的新型检测技术之一。
[0004]分子生物学检测方法的关键是寻找微生物特有的核苷酸序列进行检测设计。既往有研究采用NCBI数据库内的部分气单胞菌基因组数据,与相近物种进行比对查找,获得相近物种中不携带的基因序列,继而设计引物进行气单胞菌的检测。这种设计策略由于分析的菌株数量有限,实际应用中存在难以覆盖全部气单胞菌的检出、难以区分气单胞菌与其他非近源微生物等的问题。
[0005]2005年,Tettelin等研究者提出了微生物泛基因组的概念(pangenome),泛基因组即某一物种全部基因的总称。采用高性能计算机/服务器采集某一物种的所有全基因组信息,通过泛基因组分析手段,可获得该物种的核心基因。核心基因是指控制着该种生命体基本新陈代谢的功能,广泛存在于物种的所有个体中,是该物种不可缺少的基因。近年来,应用泛基因组分析获得物种的核心基因,后用核心基因比对数据库内其他物种,继而根据该物种特异的核心基因设计检测引物,已成为更精准的微生物检测方式。

技术实现思路

[0006]本专利技术的目的在于克服现有技术的不足而提供用于检测及鉴别气单胞菌属及3种常见气单胞菌嗜水气单胞菌、维氏气单胞菌、豚鼠气单胞菌的特异性新靶标及其相应的检测方案。
[0007]本专利技术根据原核生物泛基因组自动化分析软件(Pan

Genomics Analysis Pipeline,PGAP)中的MP方案获得气单胞菌属及3种常见气单胞菌的核心基因组信息。根据NCBI数据库及专利技术人分离检测的全部气单胞菌属及3种常见气单胞菌基因组信息,提取气单胞菌属及3种常见气单胞菌特有基因的蛋白序列,后通过Blast分析比对NCBI数据库中非冗余蛋白数据库,去除能比对至其它物种基因的蛋白序列,获得气单胞菌属及3种常见气单胞菌的特异性分子靶标,包括核苷酸序列SEQ ID NO.1~SEQ ID NO.4,用于识别样本中是否存在气单胞菌属及3种常见气单胞菌。
[0008]本专利技术提供了一组用于检测气单胞菌属及嗜水气单胞菌、维氏气单胞菌、豚鼠气单胞菌的分子靶标,所述的气单胞菌属(Aeromonas)的分子靶标核苷酸序列如SEQ ID NO.1所示,嗜水气单胞菌(Aeromonas hydrophila)的分子靶标核苷酸序列如SEQ ID NO.2所示,维氏气单胞菌(Aeromonas veronii)的分子靶标核苷酸序列如SEQ.ID No.3所示,豚鼠气单胞菌(Aeromonas caviae)的分子靶标核苷酸序列如SEQ.ID No.4所示。
[0009]本专利技术还提供了一组用于检测气单胞菌属及嗜水气单胞菌、维氏气单胞菌、豚鼠气单胞菌的引物组,所述的引物组包括:检测气单胞菌的引物包括SEQ ID NO.5和SEQ ID NO.6所示的引物;检测嗜水气单胞菌的引物包括SEQ ID NO.7和SEQ ID NO.8所示的引物;检测维氏气单胞菌的引物包括SEQ ID NO.9和SEQ ID NO.10所示的引物;检测豚鼠气单胞菌的引物包括SEQ ID NO.11和SEQ ID NO.12所示的引物。
[0010]本专利技术还提供了一种检测气单胞菌属及嗜水气单胞菌、维氏气单胞菌、豚鼠气单胞菌的方法,提取样品的DNA,然后用上述用于检测气单胞菌属及嗜水气单胞菌、维氏气单胞菌、豚鼠气单胞菌的引物组分别进行PCR扩增,如获得条带大小为127bp,则含有气单胞菌;如获得条带大小为386bp,则含有嗜水气单胞菌;如获得条带大小为333bp,则含有维氏气单胞菌;如获得条带大小为259bp,则含有豚鼠气单胞菌。
[0011]优选地,所述的PCR反应体系为2
×
PrimeSTAR Max Premix 12.5μL,正向引物10μmol/L 1μL,反向引物10μmol/L 1μL,模板DNA 2.5ng/μL 1μL,ddH2O 9.5μL。
[0012]优选地,所述PCR反应程序为98℃预变性3min;98℃变性10s、60℃退火5s、72℃延伸5s,共进行35个循环;72℃延伸10min。
[0013]本专利技术还提供了一种对气单胞菌属及嗜水气单胞菌、维氏气单胞菌、豚鼠气单胞菌进行定量的qPCR检测方法,包括如下步骤:
[0014](1)应用上述用于检测气单胞菌属及嗜水气单胞菌、维氏气单胞菌、豚鼠气单胞菌的引物组分别绘制气单胞菌属及嗜水气单胞菌、维氏气单胞菌、豚鼠气单胞菌的标准曲线;
[0015](2)应用上述用于检测气单胞菌属及嗜水气单胞菌、维氏气单胞菌、豚鼠气单胞菌的引物组对样本进行qPCR扩增,获得样本的ct值,根据标准曲线计算该样品中含气单胞菌属、嗜水气单胞菌、维氏气单胞菌或豚鼠气单胞菌的含量。
[0016]优选地,所述的qPCR扩增体系为:2
×
SYBR Green Premix反应液5μL,待测模板DNA 1uL,10μmol/L引物各0.5μL,灭菌双蒸水3μL。
[0017]优选地,所述的qPCR反应程序两步法PCR反应程序:95℃预热30s;两步法扩增95℃5s、60℃退火30s,共进行40个循环。
[0018]本专利技术还提供了一种检测气单胞菌属及嗜水气单胞菌、维氏气单胞菌、豚鼠气单胞菌的试剂盒,其包括上述用于检测气单胞菌属及嗜水气单胞菌、维氏气单胞菌、豚鼠气单
胞菌的引物组。<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组用于检测气单胞菌属及嗜水气单胞菌、维氏气单胞菌、豚鼠气单胞菌的分子靶标,其特征在于,所述的气单胞菌属(Aeromonas)的分子靶标核苷酸序列如SEQ ID NO.1所示,嗜水气单胞菌(Aeromonas hydrophila)的分子靶标核苷酸序列如SEQ ID NO.2所示,维氏气单胞菌(Aeromonas veronii)的分子靶标核苷酸序列如SEQ.ID No.3所示,豚鼠气单胞菌(Aeromonas caviae)的分子靶标核苷酸序列如SEQ.ID No.4所示。2.一组用于检测气单胞菌属及嗜水气单胞菌、维氏气单胞菌、豚鼠气单胞菌的引物组,其特征在于,所述的引物组包括:检测气单胞菌的引物包括SEQ ID NO.5和SEQ ID NO.6所示的引物;检测嗜水气单胞菌的引物包括SEQ ID NO.7和SEQ ID NO.8所示的引物;检测维氏气单胞菌的引物包括SEQ ID NO.9和SEQ ID NO.10所示的引物;检测豚鼠气单胞菌的引物包括SEQ ID NO.11和SEQ ID NO.12所示的引物。3.一种检测气单胞菌属及嗜水气单胞菌、维氏气单胞菌、豚鼠气单胞菌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提取样品的DNA,然后用权利要求2所述的用于检测气单胞菌属及嗜水气单胞菌、维氏气单胞菌、豚鼠气单胞菌的引物组分别进行PCR扩增,如获得条带大小为127bp,则含有气单胞菌;如获得条带大小为386bp,则含有嗜水气单胞菌;如获得条带大小为333bp,则含有维氏气单胞菌;如获得条带大小为259bp,则含有豚鼠气单胞菌。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的PCR反应体系为2
×
PrimeSTAR Max Premix 12.5μL,正向引物10μmol/L 1μL,反向引物10μmol/L 1μL,模板DNA 2.5...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李滢张友雄吴清平谢新强张菊梅丁郁王涓薛亮陈谋通叶青华吴诗庞锐古其会
申请(专利权)人:广东环凯生物科技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