具有用于冷却发热件的散热器的电子器械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3731780 阅读:165 留言:0更新日期:2012-04-11 18:40
一电子器械(1)具有包括一发热件(18)及一散热器(21)的壳体(4)。壳体(4)可在使通气口(29)被置于正常开口形状的第一使用方式和使通气口(29)置于被扩张得比正常开口形状大的第二使用方式间转换。散热器(21)有多个散热片(40、50、60、70)。散热片(40、50、60、70)的散热区域在壳体(4)从第一使用方式转换到第二使用方式时扩张,在壳体(4)从第二使用方式转换到第一使用方式时则减小。(*该技术在2021年保护过期,可自由使用*)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专利技术涉及如便携电脑那样的包括发热件的电子器械,尤其涉及用于改善发热件冷却功能的结构。近来,以笔记本便携电脑、移动信息器械以及类似物为代表的各种便携电子器械已经上市供应。这类器械装备有处理各种信息的MPUs(微处理器)。在这些MPUs中的电能耗费随着处理速度和多功能数量的增大而稳定地增大,因此,在运作期间所产生的热量也趋向于迅速增加,为了确保MPU的稳定运作,而必须改进MPUs的散热。因此,如散热器、电扇及其类似物那样的散热/冷却机构是不可缺少的。一般说来,在安装有产生大量热的-MPU的便携电脑中,在配置着MPU的电路板上设置一散热器。散热器与MPU有热传递方式的连接,而且通过电扇将冷却空气强制地送至该散热器上。在这种传统的冷却方法中,冷却空气用作从MPU上带走热量的介质。因此,在许多MPUs中,其冷却能力取决于冷却空气流的强度。但是,便携电脑被设计成有一用于安装MPU、散热器及类似物的薄而紧凑的壳体。因此不能确保在壳体内有理想的空气流以使空气能被正常地排放。其结果是,由于缺乏适当的冷却空气排放量而使MPU的温度升高。因此,不可能获得对MPU满意的冷却性能。具有敞开面积可根据要求扩长的排放口的便携电脑作为解决上述问题的一种方案是公知的。在这种便携电脑中,其壳体周壁的一部份是由可动壁构成的,此可动壁的一端与该排放口相邻接。此可动壁可在第一、二位置间移动在第一位置时,该排放口被确定有一标准的形状;在第二位置时,排放口要比其为标准形状时扩大许多。当可动壁从第一位置移动到第二位置时,该排放口的敞开面积被扩大,从而使冷却空气更容易地被排出。因此,冷却空气能容易地排出壳体,从而使导向散热器的冷却空气量增多。这样就使冷却空气与散热器之间的热交换能有效地进行,从而改善MPU的冷却性能。但是,就传统的便携电脑来说,虽然导向散热器的冷却空气量被增多,但是与所产生的热量相比,冷却空气流量的增加是很小的,此外,对散热作贡献的散热器散热面积没改变而仍维持在通常水平上。因此,即使导向散热器的冷却空气量有所增多,也不可能期望MPU的冷却性能有显著的提高。用于便携电脑的MPUs期望在最近以及将来能有更快的速度和能实现更多的功能。因此,MPU所产生的热量也预计有显著的增多。所以不能说只是扩张排放口敞开面积的传统冷却方法足以应付MPU这种发热量增长的情况。因而认为MPU的冷却能力是不足的或是有限的。本专利技术的目的是提供一种电子器械,它能使散热器的散热能力明显改善提高,从而使发热构件维持一种正常运作环境温度。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根据本专利技术第一方面的电子器械具有一有一排放口及可在第一、二使用形式间移动的壳体,在第一使用形式中,排放口被置于一正常开口形状,在第二种使用形式中,该排放口被扩张得比正常的开口形状大;一装在该壳体中的发热构件;及与该发热构件有传热连接并也装于此壳体内、面向排放口的一散热器,散热器有多个散热片,当壳体从第一使用形式移动到第二使用形式时,散热片的散热范围扩大;反之,其散热范围将减小。在此结构中,发热件的热通过热传导传送至散热器,然后经散热器及散热片的表面,在壳体中扩散。当电子器械壳体从第一使用形式移动至第二使用形式时,散热片就变形使其散热区域扩大。散热片与空气之间的接触面积以这种方式扩大,从而使由发热件产生的热能有效地散发。因此,在发热件产生的热量增大时,散热器散热能力能通过移动壳体而随着发热量的增大而提高。因此,即使在由于壳体大小尺寸而使散热器安装空间受限制的情况下,也可以维持发热件的充分冷却性能。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专利技术第二方面的电子器械包括一含有一发热件的壳体;一装在该壳体中、用于接收该发热件所产生的热的散热器。散热器有多个用形状记忆合金制作的散热片。在散热器接收发热件的热,而且在散热片的温度达到形状记忆范围时,散热片就以彼此间维持一间隔的方式直立起来;在散热片的温度低于形状记忆范围时,散热片将弹性地变形。在此结构中,发热件的热经热传导传送至散热器,然后经散热器及散热片的表面在壳体4中散发。在散热片温度到达形状记忆温度之前的一阶段中,该散热片处于柔性状态,并可变形成任何形状。因此,在发热件生成的热量小时,散热片变形成其散热区域小的形状。当散热器片温度到达形状记忆温度时,这些散热片由于形状记忆作用而彼此间维持一定间隙地站立起来,从而使散热区域扩大。由于使相邻散热片运动着彼此分开,从而在这些散热片之间形成允许空气通过的通道。结果使散热片与空气之间的接触面积增多而使从发热件传送至散热片的热能被有效地散发。因此,通过利用散热片的形状记忆作用,可以使散热器的散热能力根据发热件发热量的增多而提高。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专利技术第三方面的电子器械具有一包含一发热件及一排放口的壳体;一与该壳体配合作用的可动壁,此壁构成该排放口的一部份且被支承得可在第一、二位置间运动在第一位置时,排放口由一正常开口形状确定;在第二位置时,该排放口被扩张得比正常开口形状大;一与发热件有热传导连接的散热器,此散热器安置于该壳体中、面向排放口,且有多个散热片,散热片的总散热区域在可动壁运动至第二位置时加大,运动至第一位置时减少,及一包含在该壳体中的风扇,风扇用于向该散热器吹冷却空气。从而使冷却空气在散热片间通过,然后经排放口排到该壳体外面。在此结构中,发热件产生的热经热传导传送到散热器,然后经散热器及散热片的表面散发于该壳体中。散热器接受来自该风扇的冷却空气。从而使来自发热件的传送到散热器及散热片的热被该冷却空气带走。通过与散热器热交换加热了的冷却空气被排至该壳体外面。当可动壁从第一位置运动到第二位置时,该排放口(的形状)被扩大,从而使冷却空气排放阻力减小。该冷却空气以这种方式趋向于从壳体内排至壳外,从而使冷却空气流量加大。此外,随着排放口开口形状的扩大,散热器的散热片为增大其散热区域而被变形。散热片与空气的接触面积以这种方式被扩大。结果就使冷却空气能自动地尽可能多地被导向散热区域已被扩大的散热片。从发热件传送到散热片的热能有效地散发到该壳体的外面,因此,该散热器的散热能力能随着发热件发热量的增大而提高,从而能够维持该发热件的冷却能力。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专利技术第四方面的电子器械具有一包括一发热件的壳体;一包括在该壳体内、与该发热件以热传导方式连接的、有多个散热片的散热器,该散热片的散热区域能根据该发热件的发热量而变化。在此结构中,发热件产生的热经热传导传送至散热器,然后经此散热器及散热片的表面被散发于该壳体中。由于散热片的散热区域能根据发热件发热量变化而变化,就可以根据发热件的发热量来相应地提高该散热器的散热能力。因此,即使在由于壳体的大小尺寸而使散热器的安装空间受限制的情况下,也可以提高该发热件的冷却能力。在接下来的介绍中将展示本专利技术的其它目的及优点,其一部分会从该介绍中显示出来,或者从实施本专利技术中体会到。本专利技术的目的和优点可通过在下面具体指出的装置和组合中认识和得到。作为本说明书一部分的附图介绍本专利技术的实施例,附图与上面给出的总的介绍和下面给出的对实施例详细介绍一起用来解释本专利技术的基本原理。各附图为附图说明图1是一便携电脑的剖视图,此图展示本专利技术第一实施例中的一状态,在此状态中,排放口的开口形状及散热片的散热区域均分别被扩大;图2是一便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一种电子器械,其特征在于具有:一壳体(4),它具有一通气口(29)及可以在通气口(29)被设置于正常开口形状的第一使用方式和通气口(29)被扩张得比正常开口形状大的第二使用方式间转换;一置于壳体(4)内的发热件(18);及一被置于壳体(4)内、与发热件(18)有传热连接以致面向通气口(29)的散热器(21),散热器(21)有多个散热片(40,50,60,70),在壳体(4)从第一使用方式转换至第二使用方式时散热片的散热区域扩大,在壳体(4)从第二使用方式转换至第一使用方式时散热片的散热区域减小。

【技术特征摘要】
...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中村博
申请(专利权)人:株式会社东芝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JP[日本]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