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专利查询>西门子公司专利>正文

在基底上装配元件的方法技术

技术编号:3731670 阅读:131 留言:0更新日期:2012-04-11 18:40
若装配物分配在多个处于一条线上的加工区域(6,11)而且装配物较少,那么由于要附带地测量在基底(1)上的标记并对装配头(4)上的许多固定装置(5)进行数量化,因而就形成了不利的辅助时间。按照本发明专利技术规定,当装配物较少时则整个装配物就都在一个加工区域内(6)装配。若应用多个运输装置(7,12),那么就形成多条相互独立作业的装配线。(*该技术在2020年保护过期,可自由使用*)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国外来华专利技术】
本专利技术涉及一种按照权利要求1或者2的前序部分所述的用于。在基底上尤其是在印刷线路板上装配元件时借助于装配头从供给单元上取出元件,并由装配头定位在基底上的一个规定的位置上。为获得高的安装效率(单位时间内装配的基底数),就要在单位时间内使尽可能多的元件在基底上定位。对此,WO 98/37744已知有一种用于制造电气元部件的装置,该装置在一个中央部位有两个紧邻着的平行的线型纵向导向装置,在此导向装置内可以使小车相应地移动。这些小车各有一个横梁,各用于悬挂一个装配头。此时就形成了两个分开的加工区域,它们可以相互独立地地工作。因此就可以使该装置具有高的装配效率。对于更高的装配效率来说就要在一条线上装有自动装配机。不同的自动装配机储存有不同类型的元件,并且可以对各种类型的元件专门进行设计。处在一条线上的自动装配机因而就构成了处在一条线上的加工区域,其中单个的加工区域各包括有一个装配头,而且为装配头配置的供给单元都配备有一定类型的元件。用于单个基底的所有装配物那么就分配在两个加工区域上,也就是说,连供给单元也都分配在单个的加工区域里。为了不将辅助时间,例如基底移入加工区域里,考虑进装配效率,应用了两种运输装置。诚然,当基底具有较少装配物(<约100个元件)时,必须考虑到辅助时间就占有了很高的百分比。例如在运输进入下一个加工区域之后就必须重新测量在基底上的参照标记。当装配物较少时,导致效率损失的另一种原因是要根据位于装配头上的抽吸管(如12或18)进行数字量化。尽管如此,一种只是局部装满的装配头也必须运动几乎所有数量的装配头循环,如同一个完全装满了的装配头那样。因而本专利技术的任务是指明一种用于在基底上进行装配元件的方法,当安装元件较少而且有多个加工区域时,这种方法可以实现高的装配效率。按照本专利技术所述,用开头所述类型的具有权利要求1或者2所述特征的方法来解决此项任务。按本专利技术所述的方法使得在待装配元件数量小于或等于加工区域内供给单元数量时,整个的基底就在第一个加工区域内装配。因此就不会附带形成不必要的辅助时间,如重新在第二个加工区域内测量基底上的标记那样,或者就会使辅助时间减少,如通过较少数量的待移动的装配头那样。按权利要求2另外还规定了,当待装配的元件类型较少时就附加地以理论上根据装配头的假设时间特性来求得,是否通过在一个加工区域里的装配而节省了时间,并且只有在节省时间时才在一个加工区域里进行装配。时间的节省一般来说首先是在装配物较少时,也就是说待装配元件的数量较少时。在按权利要求3所述方法的有利的技术方案中,当应用所谓双运输时就采用了两个基本上平行布置的运输装置,这就确保了在装配物较少时可以使用两条基本上相互分开作业的装配线。那么在这种情况下就在第一个加工区域内对第一个基底进行装配,因而在第二个加工区域内就不再需要装配了,而第二个基底则就在第二个加工区域内在第二个运输装置上进行装配。如果待装配元件类型的数量少于供给单元的数量,供给单元可以布置在一个运输装置的一侧,那么按权利要求4所述,有利的是将在供给单元里的所有类型的元件都布置在运输装置的一侧,该侧靠近待装配基底所位于的运输装置。如果装配件较少的基底位于两个运输装置上,那么有利的是按照权利要求5所述,使得为这两个装配过程所要保证储备的元件类型分别布置在运输装置的一侧,该侧靠近着待装配的基底所位于的运输装置。按照实施例和附图所示对本专利技术进行详细叙述。附图说明图1当待装配的元件数量很多时具有两个加工区域的用于装配元件的一条装配线的俯视图;图2当待装配的元件数量较少时加工区域内一条装配线的俯视图;图3按本专利技术方法的第一个实施例的流程图4按本专利技术方法的第二个实施例的流程图;图1表示了加工区域6,11的一条装配线的俯视图。在第一加工区域6内对第一个基底1装上在供给单元5里供使用的元件2。装配头4是用固定装置5,例如抽吸管,将来自供给单元3的元件固定夹持住,通过基本上平行于基底1表面的运动而将它运送至一个位于基底1之上的规定位置并将它们设置在那里的基底1上。装配头4可以在加工区域6之内运动。经由第一个运输装置7使第一个基底1移动至第一个加工区域6里,用第一组的元件8进行装配,并在装配过程之后运送入第二个加工区域11里。这两个加工区域6,11因而布置在一条线上。在第二个加工区域11内借助于第二个装配头10类似地用第二组的元件9从供给单元3里对第一个基底1进行装配。此外在图1里还表示出了第二个基底13,该基底同样也在第二个运输装置12上通过两个加工区域6,11而运动,并在各个加工区域6,11里借助于第一个装配头4和第二个装配头10用第一组8和第二组9里的元件2进行装配。为了装配其它的元件,可以在这装配线里设置另外的加工区域。在每个供给单元3里储存有某种类型的元件2,例如某种阻抗的、某种集成电路的,或者存储有其它某些电子元件。由于将所有的装配物分配在一个加工区域里,首先当待装配元件较少时其不利之处在于在每个加工区域里在真正的装配过程开始之前例如就必须确定单个基底1的位置。此外当待装配的元件2较少时常会出现以下情况在此实例中共具有十二个抽吸管5的装配头4往往并不一定完全装满地走过从供给单元3至基底1的这段路程。从供给单元3至基底1所需的这段时间当然对于装配效率大小,也就是说单位时间内所装配的元件数量,是决定性的。图2表示了所有的装配物,也就是说既包括第一组8也包括第二组9,当待装配元件较少时就只是在两个加工区域之一里进行装配。未表示出来但是可以应用的是,在各加工区域里在运输装置7,12上的各空缺的位置作为对于其它基底的寄存器,以便使交替时间尽可能短。如图3中按流程图简明所示,在第一个实施例中于装配之前就要求出在一个基底上总共待装配的元件类型的数量是否大于在一个加工区域里供给单元的数量。只有当这个数量较大时,才将装配分配在两个加工区域里进行,否则所有的装配物就在一个加工区域里进行装配。图4用另一种形式的流程图表示了另一个实施例。此处考虑到当待装配元件数量较少时,由于只是在一个加工区域里进行装配,那么时间优势就特别明显,因为在这种情况下辅助时间特别有效地减少了。因此在装配之前根据一种所谓的装备优化并考虑到装配头的理论移动时间来求出在元件类型较少时,当把装配物分配到两个加工区域上时是否节省了时间或者不节省。那么根据此结果就在一个或者两个加工区域内进行装配。当使用第一个运输装置7和第二个运输装置12时,这两个运输装置以及这两个加工区域6,11就通过这种方法而基本上就分离开了。因而通过这种方法就可以以更有利的方式在一条装配线上(不需要复杂的改造)以高的装配效率既生产出具有许多装配物的基底然后分配在多个加工区域上装配,又生产出具有较少装配物的基底然后只是在一个加工区域里进行装配。若在基底1,13上待装配的元件类型2的数量小于或者等于在一个组14,15内布置在运输装置7,12的一个侧面上的供给单元3的数量,那么就可以实现装配效率的进一步提高。如果在供给单元3里所有待装配的元件2在第一组14里就直接布置在第一个运输装置7的旁边,那么装配头就只是在供给单元3和基底1之间移动较短的路程。相应地若是第二个基底13在第二个加工区域11里,那么就只是通过第二组15供给单元3里的元件来进行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用于在至少两个前后处于一条线上的加工区域(6,11)里对基底(1,13)装配元件(2)的方法,这些加工区域通过至少一个用于基底(1,13)的运输装置(7,12)而连接起来,并各自至少有一个装配头(4,10)以及各有一些供给单元(3),其中每个供给单元(3)保证储备有一种元件类型的多个元件(2),其特征在于: 各不相同的待装配在基底(1,13)上的元件类型的数量与供给单元(3)的数量相比较;当待装配的元件类型的数量较少或相同时,就在一个加工区域(6,11)里对基底(1,3)进行完全的装配;而当待装配的元件类型的数量较大时,那就至少在两个前后的加工区域(6,11)里对基底(1,13)进行装配。

【技术特征摘要】
【国外来华专利技术】...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M普吕菲尔
申请(专利权)人:西门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DE[德国]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