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具有缓冲层的外延结构及包含该结构的发光二极管
[0001]本专利技术涉及半导体发光二极管
,特别涉及一种具有缓冲层的外延结构及包含该结构的发光二极管。
技术介绍
[0002]GaN材料是一种第三代半导体材料,其具有较宽的禁带宽度,其禁带宽度为Eg=3.36eV,可用于制作从紫光到红光的发光二极管(LED)等半导体电子器件,广泛用于信号灯、车灯、景观及室内照明光源、显示屏等领域,是一种高效环保的新型固态照明光源。
[0003]LED的核心结构是由一组InGaN/GaN材料组成的MQW结构,生长的n型GaN与p型GaN分别提供电子与空穴于MQW结构中复合发光。但由于InGaN与GaN材料的晶格常数不匹配,导致在n型GaN上生长MQW层时,晶体质量偏差,严重影响发光效率;目前主流的技术是在n型GaN与MQW层中间,插入一层InGaN/GaN SLS结构缓冲层,并且缓冲层是有通入一定量的Si杂质。但由于通入过多的Si杂质,会导致晶体质量更差,影响发光亮度;且越接近MQW生长的地方,对MQW的晶体质量影响更严重。r/>[0004]公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具有缓冲层的外延结构,包括衬底(1),以及依次位于衬底(1)上的U型GaN层(2)、N型GaN层(3)、第一缓冲层(4)、第二缓冲层(5)、多量子阱层(6)、低温p型GaN层(7)、p型阻挡层(8)及高温P型GaN层(9);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缓冲层(5)分为二段,靠近所述多量子阱层(6)的第二段的Si掺杂浓度低于远离所述多量子阱层(6)的第一段的Si掺杂浓度。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外延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多量子阱层(6)包括第一多量子阱层(61)及生长在第一多量子阱层(61)上的第二多量子阱层(62),其中,所述第一多量子阱层(61)的Si掺杂浓度低于所述第二多量子阱层(62)的Si掺杂浓度且高于所述第二缓冲层(5)中第二段的Si掺杂浓度。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外延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缓冲层(5)为InGaN/GaN超晶格结构,周期为2
‑
6;和/或,所述第一缓冲层(4)为InGaN/GaN超晶格结构,周期为1
‑
5。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外延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缓冲层(4)中InGaN层的厚度为2
‑
3nm;和/或,所述第二缓冲层(5)中InGaN层的厚度为2
‑
3nm;和/或,所述第二缓...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郭园,王淑姣,吕腾飞,宋长伟,展望,芦玲,
申请(专利权)人:淮安澳洋顺昌光电技术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