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支索器复位系统及缆索吊机技术方案

技术编号:37309828 阅读:27 留言:0更新日期:2023-04-21 22:53
本发明专利技术涉及一种缆索吊机,特别是一种支索器复位系统及缆索吊机,支索器复位系统包括驱动轴,相邻轮轴之间连接有离合器,离合器能够将相邻轮轴相互脱离,轮轴驱动连接有牵引滑轮组,牵引滑轮组上配合有第一支索牵引绳,第一支索牵引绳连接有支索器,支索器用于支撑跑车系统一侧的起重索和/或跑车牵引索。本申请的一种支索器复位系统,能够将出现偏差的支索器调整至预定设计位置,之后闭合离合器,使得所有轮轴同轴一体转动,之后继续进行正常工作,本申请的一种支索器复位系统,能够通过离合器来单独调整部分支索器的位置,从而能够支索器的位置出现偏差后及时纠偏,以保证较好的支索效果。效果。效果。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支索器复位系统及缆索吊机


[0001]本专利技术涉及一种缆索吊机,特别是一种支索器复位系统及缆索吊机。

技术介绍

[0002]传统大跨径拱桥主要通过缆索吊机修建,具体地,缆索吊机包括承重索和跑车系统,跑车系统通过起重索连接吊钩组件,用于起吊被吊装件,缆索吊机两端设置有索塔,索塔上设置有索鞍跑车系统与索塔之间设置支索器,承重索两端分别穿过两端索塔的索鞍后锚固于地面,承重索为跑车系统和支索器提供运行轨道,各跑车牵引索和各起重索主要通过索鞍上的索鞍轮组进行转向,并通过各自对应的卷扬机进行张拉收放,使得跑车牵引索实现跑车系统顺桥向行驶,起重索实现吊运物件竖向移动。
[0003]目前,传统大跨径拱桥缆索吊机在使用过程中,各起重索、牵引索和承重索采用被动式支索器系统,被动式支索器系统中的各支索器设置于缆索起重机的跑车沿起重索长度方向的前后方,由跑车直接推动或拉动各支索器行走,导致支索器运行过程中灵活性较差,也无法较为精确地控制各个支索器运行的速度,也无法精确地控制支索器的位置,从而导致支索器无法达到较好的支索效果。
[0004]而主动式支索器能够较好地解决上述问题,在设计原理上,在两端索塔之间的每个支索器均连接对应支索牵引绳,并统一由支索器调速装置来对所有支索牵引绳提供不同的运行速度,来匹配不同支索器的移动速度,以精确地控制支索器的位置,从而达到较好的支索效果,但在实际实验过程中,在支索器使用一段时间后,受缆索吊机承重索垂度、跑车移动以及工程环境等影响,部分支索器实际位置会与预定设计位置之间存在一定的偏差,其会影响支索效果,或者当调速机出现偏差,各支索器不能按照规定的速度行驶,导致相邻支索器拥挤碰撞的情况。

技术实现思路

[0005]本专利技术的目的在于:针对
技术介绍
存在的主动式支索器使用一段时间后,受缆索吊机承重索垂度、跑车移动以及工程环境等影响,部分支索器实际位置会与预定设计位置之间存在一定的偏差,其会影响支索效果的速度问题,提供一种支索器复位系统及缆索吊机。
[0006]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专利技术采用的技术方案为:
[0007]一种支索器复位系统,包括支索器调速装置,所述支索器调速装置包括驱动轴,所述驱动轴包括至少两个同轴设置的轮轴,相邻所述轮轴之间连接有离合器,所述离合器能够将相邻所述轮轴相互脱离,所述轮轴驱动连接有牵引滑轮组,所述牵引滑轮组上配合有第一支索牵引绳,所述第一支索牵引绳连接有支索器,所述支索器用于支撑跑车系统一侧的起重索和/或跑车牵引索。
[0008]优选地,所述离合器为牙嵌式离合器。
[0009]优选地,所述支索器包括:
[0010]跨中支索架体,与所述第一支索牵引绳相连接;
[0011]跨中支索滑轮组,用于支撑于承重索上,且能够与承重索移动配合,所述跨中支索滑轮组与所述跨中支索架体相连接;
[0012]跨中支索组件,设置于所述跨中支索架体上部,所述跨中支索组件包括跨中支索索架和跨中支索滑轮组,所述跨中支索滑轮组包括第一跨中支索滑轮和第二跨中支索滑轮,所述第一跨中支索滑轮和第二跨中支索滑轮分别与所述跨中支索索架转动连接,所述第一跨中支索滑轮的绳槽与第二跨中支索滑轮的绳槽共同形成用于所述第一支索牵引绳穿过的第二配合空间。
[0013]优选地,所述轮轴通过传动机构驱动连接有牵引滑轮组,至少两个传动机构的传动比不同。
[0014]优选地,所述轮轴连接有驱动装置,当所述轮轴与相邻轮轴脱离时,所述驱动装置能够驱动对应所述轮轴转动。
[0015]优选地,所述牵引滑轮组包括间隔设置的调速轮和转向滑轮,所述轮轴与对应的牵引滑轮组上的调速轮驱动配合,调速轮上具有与对应第一支索牵引绳相配合的第一轮槽,所述转向滑轮与所述调速轮间隔设置,所述转向滑轮与所述调速轮平行设置,所述调速轮上设置有至少两个第一轮槽,所述转向滑轮上设置有第二轮槽,所述第二轮槽的数量比所述第一轮槽的数量少一个。
[0016]优选地,所述第一支索牵引绳的两端均连接有所述支索器,所述第一支索牵引绳两端的所述支索器之间还连接有第二支索牵引绳,所述第一支索牵引绳、第二支索牵引绳和两端对应的所述支索器围成闭环。
[0017]本申请还公开了一种缆索吊机系统,包括承重索、跑车系统、换向滑轮组和如本申请所述的一种支索器复位系统,其中:
[0018]所述跑车系统下部通过起重索连接有吊钩组件,所述跑车系统和支索器均支撑于所述承重索上,且所述跑车系统和能够通过跑车牵引索与所述承重索移动配合,所述支索器能够通过所述第一支索牵引绳或第二支索牵引绳与所述承重索移动配合,
[0019]所述第一支索牵引绳绕过所述换向滑轮组后与对应的所述牵引滑轮组相配合,所有所述支索器位于所述换向滑轮组与所述支索器调速装置之间,所述跑车系统位于所述第一支索牵引绳两端的支索器之间。
[0020]优选地,所述支索器调速装置还包括驱动滑轮组,所述驱动滑轮组能够驱动所述驱动轴转动,所述驱动滑轮组上配合有支索驱动牵引绳,所述支索驱动牵引绳的一端与所述跑车系统相连,所述支索驱动牵引绳的另一端依次绕过换向滑轮组和驱动滑轮组后与所述跑车系统相连。
[0021]优选地,所述跑车系统上连接有第一跑车支索器,所述第一跑车支索器包括索架和跑车支索滑轮组,所述跑车支索滑轮组包括第一跑车支索滑轮和第二跑车支索滑轮,所述第一跑车支索滑轮和第二跑车支索滑轮分别与所述索架转动连接,所述第一跑车支索滑轮的绳槽与第二跑车支索滑轮的绳槽共同形成所述第二支索牵引绳穿过的第一配合空间,所述第一配合空间数量与所述第二支索牵引绳数量相对应。
[0022]综上所述,由于采用了上述技术方案,本专利技术的有益效果是:
[0023]1、本申请所述的一种支索器复位系统,在正常使用时,所述离合器闭合,所有轮轴
同轴一体转动,进而驱动各个牵引滑轮组转动,牵引滑轮组驱动对应的第一支索牵引绳运动,第一支索牵引绳来带动支索器运动,从而以精确地控制支索器的位置,当出现部分支索器实际位置与预定设计位置之间存在一定的偏差时,将出现偏差的支索器对应的轮轴与相邻的轮轴通过离合器相脱离,再通过人工或者辅助的动力设备来单独驱动出现偏差的支索器对应的轮轴转动,来将出现偏差的支索器调整至预定设计位置,之后闭合离合器,使得所有轮轴同轴一体转动,之后继续进行正常工作,本申请所述的一种支索器复位系统,能够通过离合器来单独调整部分支索器的位置,从而能够支索器的位置出现偏差后及时纠偏,以保证较好的支索效果。
[0024]同时,当支索器调速装置出现偏差,各支索器不能按照规定的速度行驶,导致相邻支索器碰撞,可以打开对应位置的离合器,使得对应的轮轴不给提供牵引滑轮组牵引速度,以避免发生相邻支索器持续挤压碰撞的情况,从而保障支索器的工作安全。
附图说明
[0025]图1是本专利技术的一种支索器复位系统的各索缠绕线路图。
[0026]图2是本专利技术的一种缆索吊机的结构示意图。
[0027]图3是本专利技术的一种调速装置的结构立体示意图。...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支索器复位系统,其特征在于,包括支索器调速装置(1),所述支索器调速装置(1)包括驱动轴(15),所述驱动轴(15)包括至少两个同轴设置的轮轴(112),相邻所述轮轴(112)之间连接有离合器(12),所述离合器(12)能够将相邻所述轮轴(112)相互脱离,所述轮轴(112)驱动连接有牵引滑轮组(13),所述牵引滑轮组(13)上配合有第一支索牵引绳(102),所述第一支索牵引绳(102)连接有支索器(4),所述支索器(4)用于支撑跑车系统(6)一侧的起重索(107)和/或跑车牵引索(104)。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支索器复位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离合器(12)为牙嵌式离合器。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支索器复位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支索器(4)包括:跨中支索架体(41),与所述第一支索牵引绳(102)相连接;跨中支索滑轮组(43),用于支撑于承重索(10)上,且能够与承重索(10)移动配合,所述跨中支索滑轮组(43)与所述跨中支索架体(41)相连接;跨中支索组件(42),设置于所述跨中支索架体(41)上部,所述跨中支索组件(42)包括跨中支索索架(421)和跨中支索滑轮组(43),所述跨中支索滑轮组(43)包括第一跨中支索滑轮(423)和第二跨中支索滑轮(424),所述第一跨中支索滑轮(423)和第二跨中支索滑轮(424)分别与所述跨中支索索架(421)转动连接,所述第一跨中支索滑轮(423)的绳槽与第二跨中支索滑轮(424)的绳槽共同形成用于所述第一支索牵引绳(102)穿过的第二配合空间(425)。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支索器复位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轮轴(112)通过传动机构(14)驱动连接有牵引滑轮组(13),至少两个传动机构(14)的传动比不同。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支索器复位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轮轴(112)连接有驱动装置,当所述轮轴(112)与相邻轮轴(112)脱离时,所述驱动装置能够驱动对应所述轮轴(112)转动。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支索器复位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牵引滑轮组(13)包括间隔设置的调速轮(11)和转向滑轮(18),所述轮轴(112)与对应的牵引滑轮组(13)上的调速轮(11)驱动配合,调速轮(11)上具有与对应第一支索牵引绳(102)相配合的第一轮槽(19),所述转向滑轮(18)与所述调速轮(11)间隔设置,所述转向滑轮(18)与所述调速轮(11)平行设置,所述调速轮(11)上设置有至少两个第一轮槽(19),所述转向滑轮(18...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秦大燕杜海龙韩玉罗小斌高丰郑健吕中玉林广泰周广铭朱宗裕宁显东李世俭张程唐睿楷曹璐王楚杰
申请(专利权)人:广西路桥工程集团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